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留学这件事情,在我们的心中,一开始是一件十分令人佩服的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短暂留学的人一般除了“留学生”这一头衔之外,在学习能力上与国内的学生并无任何区别。

甚至在一个节目当中一位国外大学的教授还曾经这样说:“在我看来,中国留学生比你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那么为什么这位教授会这样说呢?其实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对于很多学生存在比较大的影响。

第一、思辨能力比较弱

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征,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习知识,并非是出于兴趣,基本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更多出众的人才在茫茫人海当中崭露头角,学校的课程科目众多,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想要真正的弄清楚一些知识是比较困难的。

就像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走出校园数年之后,对于之前曾经“被迫”去学习过的知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知识只有在生活当中真正的应用以及接触,才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记忆更加清楚。但是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使得这种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所以所谓学习,其实是在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件事情有一种知识深层结构的审视以及思考。假如总是站在应试的角度去学习,那么最终花费大量时间,却只是在短时间内理解,这是付出与回报十分不成正比的。

第二、社会参与能力、表达能力不足

之前那位教授同时在节目当中表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都不喜欢参加集体的活动,也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因为之前接受到的长期教育使得他们十分在乎自己行为的目的,而不是在意过程。

真正的教书育人并不是形式主义的做做样子,而是帮助一个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个体完成成功的过渡,最终拥有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三观以及开发比较完善的个人能力。

在接受了知识之后,还应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帮助自己实践以及开发出来,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这一问题也许还会存在于一些已经走入社会的年轻人身上,就是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

也许很多人都会在一瞬间找到认同,最常见的就是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只是为了生计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

很多人也许只是一时语塞,因为究竟为什么做这份工作,他们其实也不清楚。这是因为他们在一开始就没有思考过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没有清楚的人生规划。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也不完全是其本人的问题,因为一个人除了在一开始会形成一定的想法之外,在之后的教育过程当中,也会接受很多的观念。

真正的学习,是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要有方向性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一个方向上进步,而不至于“走弯路”。

就像是林则徐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过于在意行为的结果以及目的性了,这就导致在努力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功利的思想。

作为家长,假如真的想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孩子确定一个方向之后,不进行任何的干涉,让其自己去发展。

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给其提供一个最好的成长空间。一方面不会让他们感到迷茫,一方面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而误导他们。

切忌“填鸭式”去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以及观念。因为在孩子不感兴趣的前提下,一味强加思想只会引起孩子反感。

尽管文中教授的言论有些令人汗颜,但事实确实也有一些严峻。希望在之后的努力当中,这些弊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之后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是之前“令人失望”的状态。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