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河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4个区、3个县,总面积78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4.63万人,城镇人口191.04万人,城镇化率60.72%。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685.80亿元。当然秦皇岛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是著名演员、一位是中科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位:温锡莹

温锡莹,(1920年3月-2008年12月14日)河北秦皇岛,1942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后加入中华剧艺社。1948年,温锡莹开始接触电影,参与演出了国泰影业公司的《痴男怨女》的拍摄。1948年7月,温锡莹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大学中他努力钻研有关电影艺术的各种资料,熟悉、掌握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

1949年8月入华东革命大学学习,在大学里他刻苦钻研有关电影艺术的各种资料,熟悉、掌握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法。同年11月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在《大地重光》、《翠岗红旗》、《宋景诗》、《沙漠里的战斗》、《向海洋》、《林则徐》、《鄂尔多斯风暴》、《年青的一代》、《庐山恋》等十余部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并执导影片《特殊家庭》。无论是演话剧还是拍摄影片,他都不依赖夸张的外部动作,而着意于内心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

建国以来,他拍摄了《鄂尔多斯风暴》《年轻的一代》《林则徐》《钢人铁马》《大地重光》《六十年代第一春》《宋景诗》《沙漠里的战斗》《万紫千红总是春》《庐山恋》等数十部影片,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逐步形成粗犷、朴实的表演风格。温锡莹无论在演话剧还是拍摄影片,都注意不夸张外部动作,而着意于内心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在《鄂尔多斯风暴》中他扮演主人公青年牧民乌力记,就注意通过眼神表达人物感情。

在拍摄前深入内蒙草原,了解当地人生活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人物基调,在表演中着意挖掘动作所包含的丰富的潜台词,注重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手势的传达及表意功能。除表演外,他还为十几部翻译片配音,如《彼得大帝》中的彼得大帝,《华丽的家族》中的万表大介等,其中《钦差大臣》中市长的配音荣获1957年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一等奖。“文革”结束后,温锡莹导演过影片《特殊家庭》。2008年12月14日19时20分不幸去世,享年8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影片《火红的年代》中扮演了一个只抓生产不抓路线的白厂长,这个角色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除表演外,他还为十几部翻译片配音,曾为《小英雄》、《远离莫斯科》、《伟大的力量》、《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彼得大帝》、《伟大的公民》、《奇婚记》、《钦差大臣》、《夜店》、《官场斗法记》、《马克西姆·高尔基传略》、《母亲》、《舞台前后》、《唐·吉可德》、《海之歌》、《白痴》、《特殊任务》、《虎、虎、虎》、《华丽的家族》、《蛇》、《金环蚀》等译制影片配音。

第二位:王大中

王大中,1935年3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昌黎县,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1953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任清华核能所党委常委、设计室主任;1980年赴西德进修;1982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曾获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发明专利。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王大中院士还荣获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法国巴黎中央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20世纪60年代参与领导了中国自建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70年代中以来,主持领导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获德、美、日等国发明专利。主持领导863高技术计划重点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堆研究发展工作,并在中国初步建成高温堆研究基地。80年代,开创了中国核能供热研究新领域,主持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成功世界上第一座5兆壳式核供热堆。并领导了利用核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供、空调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

在清华核研院,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23岁半传奇”的故事。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式核反应堆的建设中。当时学校组建了上百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为23岁半。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团队终于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零功率反应堆和屏蔽试验反应堆。“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时,王大中更愿意将它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过程。

随后,王大中讲述了他远赴德国求学的经历。在球床高温气冷堆之父苏尔登教授的指导下,他从德语零基础到运用德语进行博士论文写作与答辩,仅花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其留德期间的科研选题——“模块式中小型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和研究”,为我国2003年成功修建的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模块式核反应堆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学术名词,王大中院士亲执教鞭,以朴素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他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与福岛事故为引例,娓娓阐释了5兆瓦一体化壳式低温堆及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固有安全性原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几代人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国外赶上我们也得几十年。”语气坚韧,器宇轩昂,颇显一代学术大师的不凡魄力。

1994年,王大中履新清华大学校长一职,开始了他历时十年的治校征程。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角色,他花了大半年时间积极调研各院系工作情况,并组团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此后,他敏思笃行,逐渐明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方向与总部署。“清华是要沿着原来的方向走下去,还是转变为综合性大学,这是一道难题。”王大中在阐述“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九字方针时,特别提及了清华大学力争实现“综合性”目标的过程。在任期间,秉持着“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办学思路,王大中带领全校进行了学科结构的调整,并重点发展了信息、生命科学、能源等一批新兴学科群,为清华的蒸蒸日上铺就了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