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该视频,请升级至最新版浏览器。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敏)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3位常州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建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被家乡人民尊称为“常州三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园第二小学学生向瞿秋白铜像敬礼

瞿秋白36岁从容就义,张太雷29岁牺牲在战斗第一线,恽代英36岁英勇就义,他们的一生短暂而伟大,为了探索革命,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寻求光明,他们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被誉为“永远的青年”。

△瞿秋白就义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瞿秋白

《国际歌》中文歌词的首译者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是瞿秋白生前写下的著名诗句,他自喻为“江南第一燕”,立志要为黑暗的中国衔来春色,带来光明。

1920年,瞿秋白成为一名旅俄特派记者。当时的俄国被称为“饿乡”,连饭都吃不饱,但瞿秋白义无反顾地奔赴苏俄,他说:“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我愿去,我不得不去。”

1923年回国后,瞿秋白主编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在新青年季刊第一期上刊登了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他也是第一个将《国际歌》曲谱与中文歌词配合译出的人。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国民党曾多次劝降,但瞿秋白宁死不从。他说:“人爱自己的历史,胜过鸟爱自己的羽毛,请不要撕毁我的历史。”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一边高唱《国际歌》一边走向刑场,从容就义,年仅36岁。

据瞿秋白纪念馆副馆长唐茹玉介绍,瞿秋白的一生虽短暂,却留下五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瞿秋白与鲁迅被称为“文坛双璧”,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抱病将瞿秋白的译文编成《海上述林》,以“诸夏怀霜”出版社的名义出版。

“‘诸夏怀霜’就是华夏儿女都深深悼念瞿秋白的意思。”唐茹玉说,今年4月上旬,瞿秋白纪念馆恢复开放,取名为“怀霜社”的游客中心投入使用,内设诸夏怀霜专题展、怀霜书社、秋白课堂等,在纪念瞿秋白的同时也拓展了馆内红色文化宣传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太雷

张太雷

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

4月12日晚上,由常州市锡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锡剧《烛光在前》,在江苏大剧院正式首演。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剧目,该剧以张太雷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坚强不屈地生活,追随张太雷的足迹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剧中,张太雷“为人民谋永远幸福”的忠贞信仰,感染了许多观众。有专家评价:“这部剧充分展现了党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从而让‘烛光’愈发闪亮。”

张太雷纪念馆位于常州同济桥畔,一进展厅,墙上“谋将来永远幸福”几个红字就映入眼帘。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黄明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是张太雷家书中的一句话,也是张太雷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1921年春,张太雷接受组织派遣,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临行前,他给家人写了一封长达两千字的家书,他在信中说:“我们现在的分离是暂时的,是为了谋将来永远幸福。”正是这封家书,让张太雷的子女明确了自己的道路,坚定地追随父亲,走红色革命之路。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张太雷亲自上阵指挥战斗,不幸中弹,于12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成员。

“他牺牲时只有29岁,在常州老家留下了年仅4岁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黄明彦说,纪念馆上方高高飘扬的1212条红领带,是广州起义军的标志,也寄托着常州人民对先烈的缅怀与哀思。

△恽代英

恽代英

他在南京监狱中写下《苛刑歌》

恽代英被誉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的足迹遍布全国上百个地方。他创办利群书社,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号召青年学习,他说:“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自己要是不真心救,就是亡国奴的本性!”

恽代英曾经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他曾说过:“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0年5月,恽代英在工作时被捕。由于顾顺章叛变,恽代英的身份暴露。1931年4月29日,他被敌人枪杀在南京监狱中,年仅36岁。

“老虎凳,三上吊,电刑真难熬……”这首歌叫《苛刑歌》,是恽代英在狱中时以学堂乐歌《苏武牧羊》的曲调填词创作的一首狱中斗争歌曲。中共常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康艺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恽代英始终没有屈服,他通过传唱歌曲号召身边的难友们,面对酷刑时也要有毫不动摇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的身上有四点精神特别重要和宝贵,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和传承:勤奋的求知钻研精神;强烈的爱国忧民精神;高尚的道德人格精神;英勇的奋斗牺牲精神。”康艺佳说。

△北环幼儿园在张太雷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一种传承

“常州三杰”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近年来,常州着力打造“常州三杰”红色品牌,“常州三杰”精神也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以瞿秋白命名的“秋白书苑”遍布常州,成为城市的精神文化地标。“秋白读书节”则通过书香滋润心田,激励众多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此外,电影《秋之白华》、舞剧《永远的青年》、中篇弹词《江南第一燕》、小品《夜谈》、话剧《一封家书》、诗朗诵《冠英堂歌》以及刚刚首演的《烛光在前》,一大批反映“常州三杰 ”精神的文艺精品相继涌现,致敬先烈。据黄明彦介绍,常州三杰纪念馆每年接待参观者超百万人次,青少年占了一半左右。

2017年,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成立,旨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研究院院长、教授朱成山表示,“常州三杰”精神引领着常州精神,当下常州正积极建设“五大明星城”,正是红色基因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种传承。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荣凯元表示,“常州三杰”是常州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红色资源,常州积极打造名人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城市文旅品牌,擦亮“三杰故里·红色名城”城市名片,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红色基因传承标志区、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区、红色文旅发展先行区,让“常州三杰”精神树起来,进而走出常州、走向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太雷纪念馆上方高高飘扬的1212条红领带,寄托了家乡人民的哀思

记者手记

红色基因,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对所有常州本地人和新市民而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张太雷母校——常州市怀德苑小学建有“太雷中队”;瞿秋白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设有“秋白团支部”;10家不同风格的“秋白书苑”分布在常州全市;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常州三杰”已成为常州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州三杰”精神早已传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常州三杰”为了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投身革命,这是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面对黑暗敢于斗争,不惜抛洒热血,这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即使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他们依然勤奋读书、学习知识,这是求知若渴的钻研精神……作为一个新市民,我在常州工作、生活已有11年,我欣喜地看到,这些精神已融入常州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创造更多发展奇迹的原动力。

(部分图片由瞿秋白纪念馆、幼儿园、常州三杰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