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揭秘红色郑州

百年风雨奋进,红色薪火相传。从马克思主义在郑州萌芽,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新时代的曙光;从诞生“二七精神”的英雄城到崛起黄河岸边的大都市……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郑州市档案馆、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揭秘红色郑州》,揭开尘封的记忆,为您讲述红色郑州的故事。

↑点击看视频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湖南救援被吴佩孚击败的唐生智部,从此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北伐军进军线路图

冯玉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玉祥将军

在苏联莫斯科考察的冯玉祥接受共产党员刘伯坚等人的建议,立即决定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响应北伐。1926年9月,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联军在内蒙古绥远“五原誓师”,在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出兵西安,会师郑州”的建议下,确立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首先平定陕、甘,解救了在西安被困8个月之久的杨虎城部,然后东进,出兵潼关、直驱中原,连连告捷,先后攻克洛阳、巩县(今巩义)、郑州,于1927年6月与从武汉北上的唐生智的西路北伐军在郑州会师。

北伐军河南进军线路图

当时,粮饷、军械相当缺乏,冯玉祥将军本人作为最高统帅,在生活上与部下同甘共苦,生活简朴,还要指挥作战、救慰伤员、掩埋阵亡官兵,以及人马、枪弹、粮秣等事务。

冯玉祥将军亲自为士兵作射击示范

冯玉祥所属北伐军师行万里,历百余战,取得了辉煌战果,成为了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节节胜利,占领长江流域诸省,并发展到中原地区,这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冯玉祥北伐军中任中山军士学校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

在黄埔军校创办过程中,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熊雄等共产党人担任军校的领导工作,学生中的进步组织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也是由共产党员蒋先云、陈赓、周逸群等负责领导;

在北伐战争中,朱德、李富春、朱克靖、罗汉、廖乾吾、林伯渠、肖劲光等分别担任北伐军第一、二、三、四、六军党代表;此外,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徐向前、张际春、包惠僧、周士第等;

由贺龙、周逸群率领的独立十五师(后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在进军河南当中,因军纪森严、体恤民情而深受群众爱戴,被称其为“将兵有方、纪律严明、诚可为军官之模范”......

冯玉祥追悼李大钊等同志碑文(局部)

碧沙岗北伐军烈士陵园

1927年6月,冯玉祥所属北伐军与唐生智所属北伐军郑州会师后,冯玉祥主政河南,出任河南省政府主席,随后率师继续东征,转战山东、河北,收复北京、天津。东征胜利,战事稍息。1928年春,冯玉祥将部调回河南境内进行休整。

20世纪30年代碧沙岗烈士陵园的北大门

为瘗葬(yì zàng)历次作战中阵亡的官兵,冯玉祥将军先后拨款20万元,在当时郑州西4公里外一处风沙弥漫、杂草丛生的“白沙岗”上,辟地400亩,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并建祠,以表阵亡将士之志。烈士陵园于1928年3月动工,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书写刻石镶嵌在陵园北大门。

20世纪60年代碧沙岗烈士陵园北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新建的碧沙岗北伐军烈士陵园北大门

此后,经历了8年抗战和3年国内战争,碧沙岗历尽沧桑,屡遭战乱之祸。解放前夕,已是满目荒凉,一片颓垣残壁。

1956年,市政府决定将碧沙岗烈士陵园辟为公园,使这片遍体疮痍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劳动者娱乐、憩息的场所,1000多名北伐牺牲将士的遗骨被迁移到黄岗寺烈士陵园;

1987年4月,国务院拨款15万元用于墓地、烈士祠的修缮;以后郑州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360多万元对陵园进行修葺、改造;

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

碧沙岗烈士陵园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处具有深远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革命旧址,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的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的一场革命战争的最好见证。

碧沙岗内的民族亭位于公园的中轴线上,内有烈士陵园落成纪念碑,刻于1927年9月。碑体呈正方形,碑顶呈覆斗形。碑体、碑座均为汉白玉材质。碑通高3.1米,碑体高2.35米、边长0.8米;碑座呈八角形,高0.75米。

碑体正面是冯玉祥亲书“碧血丹心”四个大字,背面是冯玉祥所撰长达730多字的碑文。

现如今的碧沙岗——沿中轴线拍摄

2008年7月,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州市考古文物研究院研究馆员信应君说:“碧沙岗作为全国唯一一处保存完好、面积最大、遗迹遗物最多的北伐阵亡官兵烈士陵园,见证了郑州在北伐战争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这是一处具有较强影响的、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如今,走进碧沙岗,一派热闹欢快的场面,老人们有的舞剑、有的唱戏,京胡、板胡拉得韵味悠长……

民族亭中央的那块汉白玉石碑,永远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帝国主义者尚高睨阔步,横掠我领土,惨戮我人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灵亦一日不安……”

碑文朴实无华,但掷地有声,力透纸背。

今天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来源:郑说广播

记者:池金山

编辑:尚书

统筹:岳翔、马如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