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泸州地名,泸州人清楚不?这句话问得多奇怪啊?不奇怪哈,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可能都没有关注和关心过这个问题,不仅仅在泸州有这样地名一说在哪里都知道,但是就是一直叫不准确和写不准确的存在。

你要是有兴趣,不如看下去,看看沽酒客总结的对不,还有没有那些遗漏的。

馆驿嘴不是观音嘴

二江交汇对水冲,泸州馆驿嘴,在泸州还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地名,地势比较开阔,又有两江交汇的气势,很多人第一次到泸州,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重庆的朝天门,当然二者还是有区别。

馆驿嘴,民间叫法乱七八糟有人叫观音嘴,也有叫‘观鹰’嘴,虽然我们在这里标志写清楚是馆驿嘴,还是没有几个人清楚为什么这么叫。

其实在在明清时期这里是码头驿站,长江沱江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商贾云集的码头,走上水沱江,走下水长江,把四川和西南地区的很多产品在这里交融,并且也在这里上岸中转补给。

作为一个城市曾经重要的码头口岸,明清时期衙门的税务机构干脆就设立一个在这里,馆驿,就是官方设定的税收驿站,也如同今天过安检记录的地方,凡是货运流量大的地方,就是交易集散的地方,也是产生管理和税收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华和热闹。

清代张问陶来泸州看到了这些情景就写下了:“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的绝句,可以说明当初的繁华。说实话确实不比朝天门差。

至于为什么会喊成观音嘴呢?我想大概因为之前这里俯瞰像一个老鹰嘴,喊观鹰嘴后来传成了观音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凝光门不是泥关门

泸州以前有九道城门,现在只剩下凝光门,也是全国唯一没有重名的一道城门,有人说以前普通城市大不了四道城门,泸州九道比京城还厉害啊。说这话的是泸州本地人某些人,透出一种骨子里的自卑和不自信,我就搞不懂了你读点历史要你老命吗?

重庆十多道城门你没有惊讶一下呢?真是搞笑的很,以前很多城市的老城九道城门都不是什么难事。

古代史料说:城周之基有六里三百三十八步(每步五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泸州城垣再一次扩建,比原旧城长了二里四十步,全长九里十八步。1217年又重修,1282年魏了翁葺治,泸州城郭形成了城门九道:通海门(东门)、通津门(应该挨着会津门江阳沽酒客手头资料有限没有查到,希望有专家可以指点)、临江门(会津门)、来远门(南门)、敷政门(凝光门)、保障门(西门)、汲水门(小西门)、朝天门(大北门)、济川门(小北门)。

凝光门以前细致的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之所以有人叫成泥关门是因为他们习惯性的方言发音,没有仔细了解过,本身没有对错,但是人家解释出来,也没有问题啊,酒要少喝,事情要多知道总是好的。

龙透关不是龙头关,更不是龙秀关

泸州古关隘,在今天城西七里的龙透关,蜀汉就已经有了,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重建,清同治二年再建。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泸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龙‘透’关为惟一通道,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至于叫成龙头关,那是透字谐音头了,不过叫成龙秀关还是有点说不过去,不能总是认字认半边吧。再说透又不是生僻字,你把走之底给拿掉了,它再秀也动不起来啊。当然现在人玻璃心很多,你不能去强迫要求,更不能多提一句,人家说你装文化人,幺不了台,反正我相信大多数人不至于读书,少部分人你当他幽默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街子要读环街子

泸州方言里横的读音是环,形容一个人横的很,也读环的很,这个倒是不能用普通话来说读,因为从民俗,不过读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老泸州人要是读环街子,也不要说人家读错了。

铅店街读成沿店街或者员店街

泸州原来的铜码头和铅码头,变成了铜店街和铅店街的姊妹街,不过老一辈儿读铅对yán,其实并不是读错了,或者认字认半边,这个铅本来就是多音字,中国江西省有个地名铅山,就读yán。

所以这个字今天读成铅反而没有读yán准确哦。

当然除此之外泸州还有很多地方读法,比如抚琴台,应该读缶琴台,茜草肯定不能读成西草对吧,广云路和广营路,大云路和大营路都是一个意思,到底哪个正确,只告诉你一点,这里以前有清代兵营,泸州人营云不分,你说呢?要是你也有疑问的地方或者觉得哪些地方没有从旧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