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平均1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确诊后的患者,就像被命运判了“死刑”,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疼痛、孤独、焦虑、恐惧成为他们每日遭受的磨难。死亡,成为最直逼人心的拷问。

我还能活多久?我还能怎么活?

活着,健康的活着,精彩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也是《诊途》搭建名医健康科普工作室的初心和祝福。

跟随《诊途·人生》,走进他们的世界,传递健康的希望火种,一起记录人生的精彩,一起创造生命的美好。

01

20%的希望,100%的努力

抗癌30年,只因心中有爱

有这么一位老人:

在她55岁时被诊断为结肠癌,61岁时出现管状腺瘤,癌症复发;63岁时再次复发,73岁时脚上长满血痘,癌细胞肺转移,咳嗽加剧;75岁时癌细胞骨转移,脊柱严重变形,并出现粉碎性坏死,通过往脊柱填充特殊物质,借助腹腰才能勉强走路......

22年与癌症相伴,她依然坚强的活着……

她是怎么活的?这位“命途多舛”的老人,在患癌的近30年时间里,走遍了成都所有三甲医院的肿瘤科、组织开展上万次抗癌志愿服务、影响近数10万名癌症患者重拾对生的希望。她就是成都市抗癌协会爱心乐园园长「孔洁」

初见孔园长,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精神抖擞,有着慈祥笑容的老奶奶竟是一位历经如此磨难,今年已80高龄的癌症患者。交流过程中,她的乐观与洒脱,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起自己的抗癌经历,孔园长非常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癌症≠死亡!她的30年抗癌故事,教会我们“自救”与“被救”
video="http://flv0.bn.netease.com/videolib1/2104/18/0tb8vc4a3l3/SD/movie_index.m3u8,http://flv0.bn.netease.com/videolib1/2104/18/0tb8vc4a3l3/SD/0tb8vc4a3l3-mobile.mp4" img="http://videoimg.ws.126.net/cover/20210418/csyIvkNZe_cover.jpg" alt="" broadcast="in" size="" topicid="1000" commentid="" commentboard="video_bbs" vid="VF6U3OLIB"@@

(下一段视频关键词:"阳光康复" "群体抗癌")

或许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多年。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孔园长感受到了很多的收获,帮助不计其数的病友走出了癌症的心理阴影,走进了阳光康复的抗癌状态。

志愿者工作收获最多的就是一个“爱”字。“当自己的病情出现波动时,能够感受到病友们对我的关心和祝福,我给他们一份爱,他们回报我十分、百分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孔洁的生日聚会 右2为孔洁园长

“此刻,我觉得活在世界上,已经不是为了自己,因为我的生命牵挂到很多病友,我一定要为大家活下去,活个样子给大家看,让所有的病友都能在我身上感受到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形象、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力量。”

“这个事情要一直做下去,要做一辈子”。孔园长坚定地说道。

05

群体抗癌:生命奇迹

5年生存率升至75%

“参与群体抗癌之前,我的生活是灰暗的”。刚确诊癌症时,孔园长常常钻牛角尖,在家感觉任何事情都不顺眼,曾经还去过清静的地方休养,但焦虑、恐惧和痛苦始终围绕着她。

“身上出现莫名疼痛时尤其紧张,肩膀一痛就思考,哎呀,是不是癌细胞转移到骨头去了,肚子一痛,不知道是肝还是脾,就想马上去医院检查,每天都在担心,最害怕听到的两个字就是‘转移’。”

孔园长表示,参加群体抗癌以后,一切都改变了,因为病友之间能够交流,如果担心肩膀痛是不是骨转移,直接询问骨转移病友就好,病友一说:“你这个痛和我不一样,你怕是晚上睡觉被子没盖好吧?”一句话,焦虑的情绪立马得到释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爱心乐园病友活动

群体抗癌的目标就是抱团取暖,自救互助。

根据南京癌友康复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个人抗癌的5年存活率为35%,而群体抗癌保守估计达到了75%左右。

个体抗癌,因为知识面窄,不仅容易胡思乱想,治疗方式也可能出现误差,而群体抗癌,病友在一起,同病相怜,互相体贴,可以减少很多焦虑。特别是现在抗癌群体中还加入了很多医生和专家。

20年来,爱心乐园团队几乎走遍成都各大医院,接触、认识了不计其数的癌症病友,传递了癌症不等于死亡的观念,与病友的交流中,耐心分享抗癌经验,让更多新病友少走冤枉路,避免胡思乱想,为他们加油,打气。

△ 孔洁园长组织志愿队员看望癌症病友

群体抗癌,切切实实能够帮助大家选择科学治疗、学会阳光康复、收获理解与温暖,携手走出癌症阴霾。

“我的目标就是帮助所有的癌症病友,让他们少一点烦恼,多一些幸福。”孔园长说道。

●本次专访特别鸣谢:成都市抗癌协会

文 / 编辑:谢宇纳 制图:junru yun

图片来源:成都市抗癌协会爱心乐园、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