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大家短暂地实现了足不出户,不用工作,不用上学,过上之前想着就很快乐的日子,本着以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的原则,我们度过3个月的时间,而这年的春节也少了走街串巷的身影,手机成为我们联系彼此的重要沟通工具,同样在这段时间抖音上用户注册数及观看人数增加,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也仿佛成为了上个时代的事,我们都在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关心着与自己相同的观点,排斥甚至抨击与我们观点不一样的发声,看着无数社交媒体上的新鲜事时刻刺激着我们的大脑神经。那一个个鲜红的赞,一系列好玩的交互设计不断挑逗着我们,即使坐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日夜思念的人,是春节前相隔甚远的亲人,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的热情慢慢被等待耗去,大家也仿佛意识到了,之所以会期待那是因为从未尝试过,人对于未知的事总是是充满好奇的,我们之前的喜欢会变成不喜欢,不喜欢的会成为我们所期待的,当然经历过这样一段特殊的时光,也会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什么才是重要的,或许当生活就在你眼前时,你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失去才会教会人们珍惜,我们之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无非都是自己的投射,当真的无法产生沟通,文明会进步呢?还是会退步?

在生活面前我们首先得生存,这意味着每年春节的春运高峰,意味着许多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等待着春节的到来,我们越来越忙碌,越来越焦虑,看到社交媒体上所营造的真实的或者虚假的生活都让我想拼命的钻进去,躲避,营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互联网下的我们,都拥有成为“网红”的梦。对于家人,有很多事,我们不再选择倾述因为一旦知道了拥有逃避的选择权,那倾述将成为不痛不痒的存在。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更愿意对着一个冰冷的通讯工具有着强烈的依赖感,手机上的电量显示仿佛成为了你安全感的显示,街上随处看见低着头的人群,小孩拿着iPad看着动画片。弹珠,皮筋成为了那一代人才知道的“文物”,到底是科技在进步,还是我们太过贪婪,从某某老人由心脏病猝死的新闻标题,再到某大学一大学生猝死的新闻标题,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年代要做到更强的自律,外卖也其实没有你走进店里刚端上来时热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