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看《知否》时,可能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看盛明兰如何去逆袭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那些“小人物”则容易被忽视。

等到二刷,三刷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些“小人物”也是精彩纷呈,暗藏玄机的,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琢磨。

相信大家对“宫斗高手”孔嬷嬷这个人物都不会陌生。

孔嬷嬷出场次数并不多,却于盛府很多人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孔嬷嬷是全剧中最开始给了盛家风头正盛的林噙霜当头一棒的人,她的出现为林噙霜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孔嬷嬷是皇宫里著名的老妪,很多刚进入皇宫的宠妃都要经过她的教导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因着孔嬷嬷的高贵身份,许多公侯伯府或名门望族都请她来调教自家的女儿,但是都请不来。

盛家之所以能请到孔嬷嬷来家中调教盛家的三个女儿,是因为盛老太太的原因。

盛老太太是毅勇侯府的嫡女,年轻时在静安皇后身边抚养过。

就是那时在宫里时认识了孔嬷嬷,可以说孔嬷嬷是盛老太太年轻时候的闺中密友。

那时候的盛老太太敢爱敢恨,她不顾家里的阻拦,义无反顾地低嫁给探花郎。

可惜这一段感情并不值得盛老太太这样的付出,探花郎宠妾灭妻,探花郎的妾室还害si了盛老太太的嫡子。

从此之后盛老太太的性情变了,不再像原来那般开朗豁达,而是闭门不出、少言少语、不管外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嬷嬷和盛老太太是故交,所以她心里自然是明白盛老太太的。

孔嬷嬷在宫中多年,可谓是城府极深,表面和气实则精明。

她来到盛家,很快就看出这一家子的关系和诟病所在,却不显露。

等到小姐们的矛盾爆发了,她才逮个正着。

正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孔嬷嬷先将家长们都请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地把话摊开说。

又封锁了现场,避免走漏风声,保护大家的名声面子。

同时还准备了执法工具和保护措施,可谓样样周全,滴水不漏。

孔嬷嬷也借着教育女儿,帮盛老太太把不该说的不该做的都教育了一遍,好好地将盛家整顿了一番。

在盛府,林噙霜和她的女儿墨兰靠着卖惨装可怜一度在盛紘身边十分受宠。

不过,她们的好日子因为孔嬷嬷的到来有了改变。

孔嬷嬷深知林噙霜之所以在盛家后宅如此有恃无恐,完全是凭借盛紘的袒护。

在盛紘的眼里,林噙霜足够贴心,而墨兰也是一个乖巧懂事满腹才情的女儿。

对比起来,大娘子王若弗则显得有些不成体统,如兰则过于嚣张跋扈。

不过看女人这事,有时候还是要交给女人评断最客观真实。

历经世事的孔嬷嬷一眼就看出墨兰绝对不是什么乖巧人儿。

她深知墨兰向自己“虚心求教”的目的是什么,于是借着上课休息的时间,看如兰和墨兰吵起来,也因此有了教育三位小姐的机会。

当着盛紘、王若弗、林噙霜的面,孔嬷嬷直接戳穿墨兰为人本质——

你虽是庶女,却吃穿不愁,故意当众撒泼,拿嫡庶之分说事,不是大家闺秀作风。你念头不好,借着学东西的由头,干扰了其他两位妹妹学习机会,为盛家争光是真,但盛家的光荣不是一个人就来争来的。处处争强好胜,一有不如意,就哭天抢地,不顾及姐妹情谊。

孔嬷嬷说这句话的第一个潜台词是:

你不可怜。

再进一步说即是:

你可怜很正常,你不可怜很不正常,因为你是庶女。

明兰出身官宦世家,父亲五品御史,嫡亲的兄长入翰林院为仕,一手将她带大的祖母,是勇毅侯府家的大小姐。

幼时读书走动的玩伴,是平宁郡主家的齐衡公子。

饶是家族地位如此,真到说亲的时候,老太太最初为明兰牵线的,也只是一个祖代行医,家底殷实的白石潭贺家,而没有动高门显贵的心思。

一方面是希望明兰过得舒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庶女的社会地位。

连最天真单纯的如兰都知道:

一个庶出的小丫头,给口吃的就是了,还当千金大小姐了!我听人说,外头人家里的庶出女儿都是当丫头使唤的,随卖随打,哪有这般供着!

而墨兰的生活水平毫不逊色于如兰,还可以与将要嫁入伯爵府的嫡亲大姐姐华兰,享受同等的稀缺高端教育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孔嬷嬷的第二句潜台词便是:

你凭什么?

一个庶女,本应当处处忍让嫡女,可是墨兰很擅长打身份牌卖可怜。

她吃穿用度,处处与嫡女看齐,显然已经逾越了自己的身份。

得到了这样逾制的宠爱,还要贪心不足,现在都已经争到嫡女的头上去了,假装自己是被欺负的弱势可怜人,实则反而将如兰欺负得有口难言。

庶女跟嫡女要公平,是对嫡女最大的不公平。

对庶女的过度宠爱,就是对嫡女的冷漠。

很多人也许会为墨兰打抱不平:嫡庶之辨这种落后产物,意义何在?

可是在当时的年代,你必须承认,嫡长子继承制能存活至清末,就是因为它足够合理。

否则行使这种规则的王朝,早就因争储而灰飞烟灭了。

嫡庶、长幼、君臣之分的目的,就是要将好好的一块蛋糕切成两半,然后让一半更尊贵,一半更卑贱。

一半为主,一半为仆,一半为君,一半为臣。

人为地通过对先天差异的区分,制造出社会地位的高低,然后,对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赋予不同的待遇。

无论继承权,还是财富,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大宗为先,嫡长为先。

权力与利益,从小宗流向大宗,从下属流向上级,从副手流向正职。

最终层层流淌,汇聚向最终的皇权,也是天下最大的大宗,如同千百支流,汇入一脉,归向大海。

这也是孔嬷嬷最反感林噙霜和墨兰的根本渊源——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便宜还卖乖。

对如兰和明兰,孔嬷嬷也是一针见血。

孔嬷嬷训斥如兰:

今日五姑娘真是好威风,原本姐妹拌嘴是常有的事,你气哭了姐姐,还火上浇油,口无遮拦地专戳人的心窝肺管子,要知祸从口出,你的脾气必须要改一改,否则将来要惹大祸的,照我看,你应当比姐妹们罚得更重才是!

如兰这么傲慢的性格,她父亲怎么都打不服她,可这孔嬷嬷几句便让她心服口服了,这是为何呢?

因为公平。

盛紘每次在教训如兰的时候,根本就不相信如兰说的话,就算她说的是实话,可盛紘还是宁愿去相信那个装可怜的墨兰。

在如兰眼里,盛紘从小就偏心墨兰,几乎把墨兰宠上了天,即便自己是嫡亲的女儿,即便自己是尊贵的身份,即便自己很努力,可是盛紘完全就看不到她的好。

这样不公平的待遇让如兰心里很不服气。

她不服气墨兰,更不服气盛紘的管教,所以父女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了。

孔嬷嬷先是一语道破墨兰的伪装,这让如兰的心里平衡了。

于是到了要罚自己的时候,如兰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即便自己罚得比姐妹们更重,可是嬷嬷说的有道理,所以她心里也是服气的。

孔嬷嬷训斥明兰:

六姑娘,你定然觉得自己今天没有错,不该受到牵连,是不是?那我今日告诉你一个道理,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气连枝,共荣共损,日后你若荣耀了,全家都荣耀,你若丢了人,全家都跟着丢了人,没一个跑的,今日你虽然没有错,但你的姐姐们都错了,你没错也错,待会我要一同罚你,你可服气?

盛紘听到这里,心里觉得对明兰有愧,忍不住为她求情。

孔嬷嬷却说:

不成,今日若单饶了她,岂非助长了哥儿姐儿置身事外的风气,日后若手足有事,他们都隔岸观火了如何办?非罚不可,今日明兰姑娘这顿板子,就是让几个姐妹们知道什么是一家人!

隐忍聪慧的明兰立即说:

嬷嬷说的是,我该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嬷嬷原本以为明兰是个老实巴交的姑娘,因为明兰早已习惯了在任何人面前装傻充愣。

但是几天仔细看下来,眼光独到孔嬷嬷发现自己竟走了眼,小看了明兰,原来明兰是个大智若愚的姑娘。

这一方面是因为孔嬷嬷本身识人的本事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嬷嬷和盛老夫人是旧交,是闺蜜,自然也会多关注闺蜜养出来的女孩。

而这一观察,孔嬷嬷就发现,明兰是个有心人,她在上课的时候会记录下孔嬷嬷说的重点。

这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根据孔嬷嬷多年的教习经验,这样的有心人,最后多半会大有所成。

所以,她会跟盛老夫人说:

依我看,养在谁家院子头都不如,养在你屋里的这个姑娘,大智若愚。

可是盛老夫人却在孔嬷嬷夸奖之后,告诉她以后别在其他人面前夸奖明兰,因为明兰的处境确实艰难。

毕竟她的两个姐姐,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宠妾所出,各有各的威严霸气。

可明兰背后只有一个盛老夫人。

盛老太太岁数大了,怕自己有个万一护不住明兰,只能帮着明兰打掩护,藏锋芒,降低存在感,也让那两方放松警惕,少些害明兰的心思。

把话说开之后,孔嬷嬷理解了明兰的苦处,也对她多了心疼。

因此在之后的日子里,孔嬷嬷也是尽可能多的,不着痕迹地提点明兰。

墨兰被狠狠教训了一通,林噙霜自然急了,她怎么会允许当着盛紘的面让女儿被教训呢?

林噙霜装作楚楚可怜的样子,说要和女儿一起承担过错。

话音刚落,就随势跪在孔嬷嬷面前。

这一招太阴了,明着自省,实则胁迫。

不管是否顺她的意,至少她又在纮郎面前留下个一心为了儿女的“慈母”印象。

但孔嬷嬷是什么人?

阅人无数,心中有数,怎么会被她蒙蔽?

之前给过的情面,林噙霜自己不捡,那孔嬷嬷自是不必再留什么好脸。

于是孔嬷嬷毫不留情怼了盛紘的这位宠妾:

林小娘是该好好学习规矩了,不然说话越来越不得体,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教导女儿出了错,岂不是在指王夫人、盛老夫人都出了错?人贵在自知,作为一个小妾,贸然插话是第一个不知,知错却又故意犯错是第二个不知。

孔嬷嬷自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她一看有些人的眼睛转啊转,就知道这些人下一步要做什么。

盛紘作为一个男人,一看谁哭了就心疼谁,男人就是爱“扶弱”。

就是因为盛紘的厚此薄彼,导致如兰越来越言语放纵,而墨兰则是一言不合就哭丧。

孔嬷嬷就不一样了,她见惯了女人间争风吃醋的伎俩,也看穿了墨兰和林噙霜的手段和方法。

她和盛老夫人一样,看不惯这两人。

可站在盛老夫人闺蜜的立场上,她深知,维系好盛家对闺蜜的重要性。

因此,纵使她看不上林噙霜母女俩,也依然对她们给出了恳切的提醒。

而林噙霜在孔嬷嬷教训过盛家三个女儿之后,她又像以往一样站出来要求重罚,博可怜。

按照以往盛家的套路,王若弗被激怒,说出一些难听话,林噙霜就可以趁势装可怜,用柔弱的样子博取盛纮的同情。

最后,盛纮会不忍林噙霜受欺负,在斥责王若弗一番之后,和林噙霜的感情更近一分。

王若弗再迟钝也早看破了林噙霜的招数,却苦于无攻克之法,只能每每打落牙齿和血吞。

可孔嬷嬷不吃这套,多年的宫女熬成精,林噙霜那些心机在她眼里根本就是小儿科。

孔嬷嬷直接挑破了林噙霜的心思,还指出她没规矩没体面,在堂上不顾身份,随意插嘴,还净出些不利于盛家女儿成长的馊主意,着实有失体统,也有损盛家的颜面。

除此之外,孔嬷嬷还点出林噙霜的语言漏洞。

她总说自己错了,可一再装作可怜,装作无知地知错犯错。

林噙霜和墨兰这点小手段在她眼里简直不值一提,只需要三言两语,孔嬷嬷就能把她们怼到颜面尽失。

而平日里一向对林噙霜言听计从的盛紘,面对孔嬷嬷的字字如刀,句句如剑,也忍不住去瞪林噙霜,终于当着众人的面责备了她。

最后,林噙霜只能铩羽而归。

这一段孔嬷嬷的训斥,暴力破解林氏母女“白莲花”,可谓看得大快人心。

而因为之前盛老太太在向孔嬷嬷吐槽自己护不住明兰的时候就已经传达了一个信息给孔嬷嬷,那就是要敲打盛紘。

盛老太太深知,倘若家风不好是会影响仕途的,一旦传出盛紘宠妾灭妻,轻则官位不保,重则抄家灭族。

于是又听孔嬷嬷对盛紘说到:

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宁静;虽说姐妹之间要互相谦让,但也是今日这个让,明日那个让的,没的道理只叫一头让的,日子长了,父女姊妹免不了生出些嫌隙来。老爷,您说是不是?

盛紘点头说:

嬷嬷说的是。

剧中孔嬷嬷二十分钟的训话,精彩绝伦,回味无穷。

全程不带一个脏字,不动气,面不改色心不跳,就教训得在场所有人,服服帖帖。

其实如果林噙霜真的聪明,她就应该明白孔嬷嬷言辞犀利背后的用心,及时反省,并且收敛自己的行为,不要再以柔弱生事。

就像明兰,回到盛老太太那里后,反复咀嚼孔嬷嬷的话。

她原本收敛了所有锋芒和棱角,只为实现亡母心愿,安稳度过余生。

可孔嬷嬷的一番说教,让明兰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在谨小慎微和大胆行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解开了心结,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也为明兰之后的一系列打击报复林噙霜的行动打下基础。

可惜林噙霜始终不明白,还执迷不悟,觉得孔嬷嬷是在为难自己。

这也就导致了在之后的变故中,林噙霜失了先机,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满盘皆输。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如果有幸遇到孔嬷嬷这样能为自己指点迷津的人,可谓人生之大幸。

可若像林噙霜和墨兰一般,听不懂,看不透,依旧自以为是,那就只能任由命运蹉跎。

孔嬷嬷堪称剧中一妙人,她比盛老太太活得更为通透。

面对盛老太太缩在角落对众事不闻不问求清净的做法,孔嬷嬷更是义愤填膺,说道:

不把恶心的事放在心上,该装傻时得装傻,该卑微时就卑微,该吃吃,该享受就享受,也不枉这一辈子。

孔嬷嬷劝解盛老太太不要一味地委曲求全,要懂得为自己争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于是原本一向吃斋念佛的盛老太太醍醐灌顶,她年轻时的干劲似乎又回来了。

为了明兰,盛老太太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重立盛府规矩,该为明兰争取的她定要争取,定要盛紘跟王若弗孝敬的,她定要他们孝敬,不再一味忍让着他们了。

从往事的回忆与未来的打算可以看出,孔嬷嬷知足常乐,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豁达。

她知道过去的事情已成定局,继续纠结下去毫无意义,倒不如过好当下。

但面对不公,孔嬷嬷会拼命争取,本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原则,不会坐以待毙。

能在宫中十几年依旧能全身而退,处理盛家家务得心应手,更是表明孔嬷嬷有拎得清、看得透人情世故,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正视自己、保全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孔嬷嬷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不与他人比较,只需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孔嬷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好好活着,浮华富贵都不是她所求,她的最终目的是重获自由,落叶归根。

孔嬷嬷只是《知否》中的一个小人物,而且一生未嫁,但却是全剧中活得最通透,最懂婚姻的人。

孔嬷嬷的观点对于现代女性也有着非常实用的警醒意义。

每个人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而像孔嬷嬷这样的女人,甭管面对什么样的窘境,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来。

女人要想过好自己的一生,不能太委曲求全了,当然,也不能太由着性子,最重要是学会自爱和独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