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粮忻谷都

忻州杂粮和西口文化的历史渊源

《直隶忻州志》载:“忻郡为全晋后藩,三关内障,出入锁钥,诚属要地。”忻州与太原紧相毗连,有着唇齿相依的连带关系。忻州既是历史上太原以北南北交通的唯一通道,又是古代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的后勤保障基地。三关与忻州之间,构成犄角之势,形成扇面,联通一气。三关像指,忻州如掌,进则如掌使指,迅速有力;退则收指如拳,牢不可破,因而被誉为“三关总要”“晋北锁钥”。

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原为土城,经过明清两朝三次大修,砖包完竣,雉垛斯伟,楼橹崇焕,四门齐全,规制完整,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历代多为郡、州治所,人杰地灵,商贸重镇。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让沉寂上百年的忻州古城重获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西口与闯关东,下南洋并称为中国近代三大移民运动。清初,陕北、冀北、甘肃以及山西等地的汉族农民,涌入长城关内外内蒙古广褒无垠的草原瀚海,开垦荒原,挖渠筑道,开启了浩浩荡荡的走西口移民大潮。而忻州人,无疑是走西口的先驱和主力。特别是河曲、保德、偏关三县,与内蒙古或隔黄河相望,或倚长城毗邻而居,所以几乎是家家辈辈有人走西口;东部的忻县、定襄走西口者比比皆是,走西口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一种生活常态,以致出现“从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凡是鸡叫的地方都有忻州人”的局面。

走西口的忻州人,饱尝了开拓与创业的艰辛。他们在开荒种地的过程中,带去了本地的玉米、谷子、莜麦、豆类等种子和种植技术,也将传统的农耕文化带到口外,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的开发建设,成为中原文明的传播者。

同治年间河曲农民杨谦走西口,三代人挖出一条灌溉大渠,总长64公里,可灌耕地130余顷。杨家在这片广褒的土地上,种植高粱、谷子、小麦和各种豆类,收获颇丰。杨家第二代杨米仓挖渠功劳大,傅作义当政时将此地取名米仓县,后更名为杭锦后旗。走西口人深深改变了当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内蒙古历来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现在也成为我国杂粮的主要种植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西口的河路汉

走西口的大潮涌动起来以后,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宽,不少人放下了开垦种地、掏甘草、打短工、背炭等苦力活,涉足经商买卖。特别是忻州、定襄、代县人涉足商业者居多。数十年上百年的摸爬滚打,造就了一批商界精英。到清朝末年,包头商界由十大晋商把控,其中忻州人的商号就有七家。

旅蒙代商

清朝初年,忻州谢光祖在丰镇开创了加工米面油的“万和隆”商号,随后大批忻州商人云集于此,成为张家口与呼和浩特之间最大的贸易城市。直到现在,当地依旧流传着“先有万和隆,后有丰镇城”的说法。当年,丰镇的忻州商人业务范围涵盖了粮、布、油、面、当铺、钱庄等行业,鼎盛时期,这里的商户达到1400多家,其中忻州商人占到70%。

商人的天性就是找市场看需求,山西遇到灾年,粮食减产,这些商人通过旱路马车拉运,水路黄河船运,源源不断粮食从内蒙古运到山西。偏关的关河口,河曲的城关和保德的东关,也因黄河水运,迅速发展起来,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