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中、法、德三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4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重申中国气候行动目标

在峰会上,习近平强调,中方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就应对气候变化同法德加强合作,并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中方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希望发达经济体在减排行动力度上作出表率,并带头兑现气候资金出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充足的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要从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中方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括法、德企业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希望欧方也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对待中国企业,同中方一道做大做强中欧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加强抗疫等领域合作。中方反对“疫苗民族主义”,反对人为制造免疫鸿沟,愿同包括法、德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及时获得疫苗。中方愿同国际奥委会合作,向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提供疫苗。

马克龙表示,法方欢迎中方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法方愿同中方一道,推进法中、欧中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携手帮助非洲实现绿色发展,并就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债作出共同努力。疫苗不应成为大国竞争的工具,法方愿同中方就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合作,就伊朗核等地区问题加强协调。

默克尔表示,德法中三国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具雄心,也富挑战,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欧方愿同中方加强政策沟通与对接。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对世界是好消息。德方重视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给德中、欧中合作带来的重要机遇,愿同中方深化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就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问题加强沟通,对各国企业一视同仁,避免贸易壁垒。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投资协定》尽快批准生效。

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领导人气候峰会取得积极、平衡、务实成果;加强气候政策对话和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统筹办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马赛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等重要多边议程,打造全球环境治理新格局;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促进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维护产业链顺畅稳定,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早日恢复正常;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发展。

峰会时间点引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举行时间比美国牵头的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提前了约一周,后者举办时间为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拜登已邀请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以视频方式参加峰会。会上将宣布美国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俄罗斯与中国领导人均受到了邀请,会议将向公众直播。中法德领导人先于全球峰会之前进行气候主题的会晤,值得关注。

此外,原定于2020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确定将于2021年11月举行。气候专家和活动人士将齐聚一堂,就应对气候紧急状况和推进《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进行重要会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启动了数个旨在推动全社会气候行动和气候雄心的倡议。“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应对新冠疫情的努力并非相互排斥。”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曾表示,如果行动得当,那么走出新冠危机的复苏进程将通向在气候领域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道路。

16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就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的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赵立坚表示,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贯保持密切合作,中方愿继续同法方、德方和欧方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共同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赵立坚指出,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上,谁在行动,谁在空谈,谁在做贡献,谁在谋私利,人们心里都有一本明账,希望美国能够摆正位置。真正回归遵守国际法,遵循多边主义,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合作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正确道路上。

中方表达兑现气候承诺决心

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碳中和、碳达峰问题上表示,中方去年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大体需要50年到60年时间,中方将用短短30年做到。这并非易事,需要开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方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兑现我们的承诺。

围绕16日中法德气候视频峰会的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认为,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主张同样出现在了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上。

而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我国要按部署,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规划,有序推进目标实现,表达了说到做到的决心。这与习主席一直以来在对外公开场合的主张是一致的。

郭焦锋进一步分析,在今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主席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七方面矛盾,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的企业必然会产生很大影响。郭焦锋表示:“这正是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的战略安排和重点工作。峰会也提出要加强中欧的战略合作,这正是我国在运用力所能及的能力,推动中欧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作者:李婷菊 编辑:陈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