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州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不断跑出新速度、新温度、新高度,抒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客都人家项目历经400多个日夜实现从无到有,为梅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州让“天蓝、水清、地绿”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良好营商环境的底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梅州积极布局“5311”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图为嘉元科技生产车间一角。

梅州正举全市之力建设梅州综保区,打造苏区振兴发展重要引擎。

梅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亦是一座提速奔跑的活力之城。

作为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梅州全面把握“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把苏区精神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与实际行动,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振兴发展成果,奋力推动梅州振兴发展步步高。

近日,《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印发,为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梅州倍增干好工作、推动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如今,梅州正以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新目标。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围绕目标定措施,围绕措施抓落实,“十四五”开局以来,梅州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不断跑出新速度、新温度、新高度,以优质的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作风,抒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速度

加快推进年度311项重点项目建设

1月,粤东地区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初步具备防洪功能。不久的将来,这颗南粤大地的璀璨明珠将润泽粤东地区750万百姓。

2月,梅龙高铁红线内征地任务基本完成,控制性工程点全面开工,刷新全省铁路建设征拆最快速度。

3月,梅州市2021年第一季度总投资180.4亿元的47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再次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4月,巨型“充电宝”——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正式下闸蓄水,为广东省各抽水蓄能电站中水库容量最大的电站。

抢抓梅州综保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机遇,梅州发展定位越来越清晰、趋势越来越集中、潜力越来越突出,也迎来更多出新出彩的机会。

去年以来,梅州狠抓“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夯实10个省级工业园,共引进招商项目135个,计划投资646.97亿元。圣戈班、景田矿泉水、万洋众创城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动工,王老吉、采芝林等新项目建成投产,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展望2021年乃至“十四五”时期,千方百计“抓”项目、积极主动“谋”项目、创新机制“招”项目,仍是梅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

保持奋斗姿态,梅州激荡着迈向新征程的新力量。今年以来,梅州加快推进年度投资计划约420亿元的311项正式重点项目建设,将聚焦基础设施、产业、民生保障三大重点领域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311项正式重点项目计划中基础设施类项目有105项,年度计划投资187亿元;产业类项目143项,年度投资计划158亿元;民生类项目63项,年度投资计划75亿元。

放眼梅州,基础设施类项目、产业类项目、民生类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奋战正酣。

加快推进年度311项重点项目建设,让项目全面“动”起来,梅州以“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拼劲干劲,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月31日,随着第一块高端汽车玻璃下线,梅州圣戈班高端汽车玻璃生产项目投产。从洽谈到签约动工历时仅1个月、再到正式投产仅8个月,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圣戈班集团和广汽集团强强联手、合资兴建的创新型产业项目,梅州圣戈班再次刷新了梅州项目落地建设的速度。

“项目从启动到计划投产的时间,已经创了圣戈班集团在全球的最快速度,设备在4天内实现通关也是创下了法国圣戈班集团在全球的最快速度,这也震惊了我们外方股东。”圣戈班汽车高端玻璃制造项目负责人管春城用“刮目相看”来形容。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上绿色项目,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注入更多振兴发展活力。”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陈志文说,下一步,梅州在研究吃透《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政策的前提下,密切跟进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全面对接落实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

新温度

不断优化梅州营商环境3.0版本

梅州提速的背后,是“梅州服务,天天进步”的优质承诺,更是梅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过去要花几天甚至十几天来办理的事情,现在半天完成,每个环节衔接得特别流畅。”前不久准备开办企业的李先生拿到印章说,这种“缩水”的举措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2020年,梅州持续落实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商业银行开户等改革举措,实现梅州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在0.5个工作日内,指导商业银行开户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便利度显著提升。

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梅州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多个率先。

如在加快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方面,梅州率先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地市节点建设并启动系统迁云上云工作,建成全省首个符合省统一标准的市级政务云平台。

梅州率先在全省推出刻制公章首章免费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企业开办“无费市”政策,对新设企业免收登记费用及提供免费复印、免费邮寄营业执照、免费刻章等服务,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4月1日,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梅州市自然资源局联合举行“不动产过户+用电过户”一窗通办功能上线启动会,梅州市成为全省第5个真正实现不动产与用电联合过户“一窗通办”的地市。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于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是最敏感的。

“因为有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也愿意在梅州发展产业,对未来更有期待。”广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军说,在广梅产业园建设广药大健康产业园,将助力梅州打造南药种植基地、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梅州“5311”绿色发展体系。

梅州服务,永不止步。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居粤东西北首位,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位列全国292个城市第43位,居进步最快城市榜首。

来之不易的两个“首位”,缘于梅州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力度。

2018年,梅州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先进地区以及国家和省要求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连续三年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梅州市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的出台,标志着梅州营商环境3.0版本诞生。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梅州不断自我加压、强化措施、升级版本,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的“运算法则”,努力为苏区振兴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对一座城市来讲,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直接关系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

因此,梅州用心谋项目、用情招项目、用力推项目,更用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推行政企“双月”沟通座谈机制,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和“母亲式”服务,形成新经验、取得梅州成效,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新高度

紧抓新机遇对接“双区”“双城”

苏区风骨,薪火相传。在梅州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先烈曾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统一和繁荣昌盛而奋斗,如今这股热血已融入梅州人的血脉,激励着梅州人民奋勇向前,转化为不懈发展的动力。

今年,《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印发,为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苏区梅州,又一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所当乘者,势也。“十四五”已然开局,梅州保持奋斗姿态,激荡着迈向新征程的新力量:

一个“大”的框架出现了。到2025年,梅州力争打造超百亿元产业和产业集群10个以上,打造超百亿元园区3—4个,着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寿乡富硒食品产业集群、文旅产业集群等市域产业集群。

一场“全”的局面开创了。梅州启动县域经济发展新计划,结合8个县(市、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逐县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方案,加强产业项目滚动储备、实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赛龙夺锦生动局面。

一批“新”的突破启动了。梅州持续抓好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加大科研投入,抓好科技孵化育成重点项目,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建立铜箔、印制电路板、电声、稀土等行业创新联盟,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

实现“大、全、新”的发展局面,离不开重点项目的硬支撑与优质的营商软环境。

近年来,梅州主动适应生态发展区新定位,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功能区先行地,争当绿色发展引领者,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

一方面,美丽与发展,梅州要共赢。梅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天蓝、水清、地绿”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梅州良好营商环境的底色。

另一方面,梅州主动对接“双区”“双城”,深入实施人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龙头企业要进来、货要出去的“三进一出”工程,既瞄准“湾区所需、所向”,又立足梅州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发挥“梅州所长、所能”,找准梅州与“双区”“双城”建设的契合点,实现协同发展。

当前,梅州正在全面探索“企业总部在湾区、生产基地在梅州”“研发孵化在湾区、成果转化在梅州”“生产在梅州、消费在湾区”的产业产品共建模式。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总部经济的好处立竿见影。得益于“梅州服务、天天进步”的营商环境,总部经济亦逐渐在梅州兴起。

“梅州营商环境日新月异,切身感受到梅州崇商重企的态度,因此决定将公司总部迁回。”深圳川海投资公司负责人谢胜权表示,计划在未来5至10年,在梅企业总资产达20亿元以上,总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增加就业岗位约6000个,为梅州创造税收达10亿元以上。

过去一年,中骏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伟光汇通、万洋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交通银行、阿里云、景田集团、法国圣戈班集团和广汽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行业龙头纷纷与梅州签订合作协议,大项目纷纷落地,投资梅州,助力梅州“三进一出”。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当前,梅州正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深入实施人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龙头企业要进来、货要出去“三进一出”工程,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延伸

举全市之力建设梅州综保区 打造苏区振兴发展重要引擎

六大类28条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加快梅州综合保税区(下称“梅州综保区”)建设发展,提升综保区竞争力,打造辐射带动粤东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平台和强大引擎。近日,梅州市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关于促进梅州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下称《措施》)。

《措施》提出28条具体政策措施,分设支持加工制造类企业、培育研发设计和检测维修类企业、鼓励物流分拨类企业、扶持销售服务类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综合保障6个类型板块,重点从发展加工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3个方面,扶持入园企业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规模。

《措施》适用于登记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梅州综保区管辖范围内,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所涉进口、出口指一线进、出境,进出口数据以海关或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最终统计在梅州综保区的数据为准。

2020年6月28日,梅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保税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区内重点发展以保税加工为主导、以保税物流为支撑、以保税服务为配套的产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综合物流、国际贸易(含跨境电商)、现代服务四大核心产业体系,以“长短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眼长远”的规划理念,打造粤东北生态发展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目前,综保区正朝着“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的目标,争分夺秒倒排工期,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确保6月底完成建设,如期向海关总署申请验收封关。

近日,广东省委同意设立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梅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确保梅州综合保税区验收封关后有序运营。

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对进一步保障综保区管理运营体制,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综保区建设发展迈入新阶段,助力综保区建设成为业态高端多元、功能布局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助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链接

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议将在梅州召开

展示世界客都魅力 促进商贸交流合作

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议于4月17日至18日在梅州召开。

届时将举行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七次全体主席会长会议、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议和梅州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等系列会议。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广东省工商联系统“百场党课进千家商会万家民企”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撰文:黄培强 汪思婷 摄影: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