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城记—石家庄城市记录者。

长安公园:1955年至今,用66年讲述一段幸福石家庄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吴禄贞1880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随父亲读书,聪敏好学。

15岁时,靠文采和一腔爱国热情,吴禄贞被破格录取进入张之洞的部队。

吴禄贞虽然体格瘦小,但谈吐了得,时与蔡锷被称为“北吴南蔡”。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吴禄贞在石家庄举兵反清,然而事情泄露,被杀害于石家庄,牺牲时年仅31岁。

▲吴禄贞

1912年,孙中山在吴禄贞的祭文里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1913年吴禄贞的陵墓在石家庄火车站落成。

1982年3月,吴公墓被迁至石家庄长安公园内西北侧的小土山上,新建墓地约150平方米。

石家庄长安公园,一座深埋忠骨的园,也是石家庄解放后建成的第一座向市民开放的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立长安公园之前,公园占地的位置是休门村和栗村村外的砖瓦窑坑和乱坟岗子还有农田。

1955年5月市政府开始征地兴建公园,最初的公园开始修建。

1958年8月1日正式开放,那时公园在解放路附近所以取名“解放公园”。

▲1955年修建长安公园时的情景

公园开放初期这里职工只有十几人,绿化主要以树木为主,保留了部分农田,山和湖面是依靠当时的旧砖窑就地取材,挖低堆高而建成的。

1960年,公园处地划归长安区因而改名为“长安公园”。

1968年,长安区改名为“东方红区”公园又随着更名为“东方红公园”。

▲当年东方红公园门票

1973年,一座高约6米的水泥材质工农兵塑像出现在长安公园西门。

那时候城市雕塑不多,长安公园工农兵雕塑整体表现有一种前进、向上的、欣欣向荣的感觉,风格极具时代特色。

因此这一座工农兵塑像很快成为公园标签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农兵雕塑

1975年,市政府又拨款兴建了位于公园中心地带的“清滢楼"茶社建筑群。

1978年,公园已拥有包括亭、桥在内的各种建筑。

▲1977年挂历上以三亭桥为背景的东方红公园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长安公园三亭桥,已经被收录到石家庄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中。

▲当年人们在三亭桥前合影

三亭桥因三连亭而得名,这座建筑灰顶红柱,三亭相连,在当时格外引人注目。老石家庄人还根据这座桥的特点编出了“10柱红彤彤,8角檐腾空。灰色琉璃瓦,顶戴三点红。”这句顺口溜。

1980年“长安区”的名称恢复,公园亦随之复名“长安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长安公园门票

1980年,由市政府投资24万元,兴建了大型电动游乐项目“电动转马”,电动转马的诞生结束了公园没有电动游艺机的时代。

1982年3月25日,吴禄贞墓被迁至石家庄长安公园内西北侧的小土山上。

▲吴禄贞墓

整个墓区松柏青翠,庄重肃穆。坐落在长安公园内的吴禄贞墓,如今已经成为石家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4年石家庄交通图上的长安公园

1986年公园引进社会投资办园,更多的游艺项目出现在长安公园。

彼时,长安公园成为老少咸宜的“乐园”,也是从那时起,长安公园留给许多人快乐的回忆!

▲当年的游乐设施

1992年政府投资200多万元改建西大门,打开了封闭的西围墙,使园内景色通过护栏和街道连成一体。

长安公园注重绿化、园林颇具风格,园内碧波荡漾,假山树林相映成趣。

▲当年长安公园

1999年,长安公园被列入全国百家名园之一。

2000年2月5日公园免费向游人开放。

2003年,位于长安公园中轴线上的人民会堂投入使用,这座当时石家庄最大的会展中心与长安公园连接在一起。

2009年,作为石家庄“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之一,长安公园升级改造进行施工。

▲2009年长安公园升级改造

2015年,长安公园再次提升改造,增设了便民服务站、便民衣架、石凳、果皮箱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方便。

▲石家庄长安公园东门口设置的便民服务站

随着长安公园与城市共成长,它是整座城市9大五星级公园中的一座。

如今的长安公园地处闹市,被各种商圈包围着,但走进公园却能感受到不受外界干扰的清净和自在。长安公园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娴静气质。

▲长安公园门外

在公园内随处可以听到悠扬婉转的乐声,幸福、悠闲、自得其乐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长安公园里健身的人

岁月轮转,带走的是时光,带不走的是回忆。长安公园用66年时光讲述一段幸福石家庄的故事。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关注我们,一起记录这座城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