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呼吸,放松胸部、腹部……放松下颌及颈部,用手按摩双颊和颈肩部。”

“来,请大家跟我一起发音……”

日前,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礼堂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胡蓉正在带领高一年级的师生做“嗓音热身”。当天,来自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疗、护理人员走进校园,给师生们带来一堂嗓音保健课。

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题是“一个世界,多彩的声音”。胡蓉告诉记者,这一“小众”纪念日是舶来品,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将每年的4月16日命名为“世界嗓音日”,为的是加强大众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

“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围绕相关纪念日做点什么。”胡蓉说,教师是咽喉疾病的多发群体。尤其超过一定时间和强度以后,教师音量和音质下降,这本是一种提示休息的信号,但多数教师会选择坚持,过度用嗓容易导致相关咽喉疾病的发生。此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喉部大小、外形和生理功能都有明显变化。但家长和孩子往往认识不足,孩子不能正确使用和保护声带,为日后相关嗓音疾病埋下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蓉拿着喉部模型,给老师和同学们开出嗓音保健“处方”,比如避免大音量、高音调说话,适当进行咽喉部按摩、放松喉部肌肉,多次少量饮水等。“对于变声期的男同学,必要情况下要进行心理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健康报记者 杨金伟

图/视频拍摄:张丹

编辑:于梦非

视频剪辑:张方飞

审核:闫龑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