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更应注重回归人的根本活动——生活,回归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及日常的“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社会性劳动”,通过学生自身的真实体验和现实感受,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在实践中找到自我的不足,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进一步认识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学生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手脑并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行为的能力;以能力的提升,达到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目标,实现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

这种围绕生活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关于劳动教育思想的“手脑相长、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具有相当的契合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蕴含的劳动教育内涵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对于生活的定义,陶行知认为“劳动即生活”,而对于自我的生活要求是什么样的,就需要真正参与到相对应的劳动实践中。

1.劳力上劳心,在手脑并用基础上实践

陶行知曾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劳动教育旨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在劳动和生活中,注重手脑并用,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能发现事物的真理、本质。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将知识、认知、智慧转化成实践能力,不仅能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更能实现“知道怎么做、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更高效”的目的。

2.行是知之始,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这就说明陶行知先生将行动放在第一位,实践是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它是认知产生的基础,是创新意识和行动产生的根本。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再将新的认知应用到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用创新行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这是一个围绕行动展开的,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一个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只有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接受锻炼的基础上,磨炼意志,才能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目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引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他主张生活和教育不能分离,那么劳动与教育也是不能分离的。

1.劳动树人,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明确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核心,将教育和劳动结合,在学生实践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进而养成积极参与劳动的态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善于劳动的素养,是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

2.躬亲力行,赋能学生创新意识和行为

陶行知认为,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的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思维和行动的力量,由此创造出新的价值。这里面集中体现了劳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到劳动的实践行动中,在现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中,获取新的认知,进而转化为学生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劳动教育的应用路径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规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出力流汗,接受身体的锻炼、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为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础课程夯实基本技能、探究课程提升劳动效率、拓展课程培养专业素养。

1.基础课程,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基本技能,而开设的课程。其开设的主体应围绕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为目的,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在学生稍有努力的情况下,就能达成既定目标。同时,能创造性的完成基础课程内容。

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围绕学生个体,以服务性劳动与个人生活相结合,从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衣、食、住、行”为选材范围,注重课程内容的开展的合理性和适度性。例如:清洁卫生评比、志愿服务等主题式劳动教育内容。这些以比赛和注重参与的形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参与,还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

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以组织和引导为主,学生主要以具体实践,通过动手和动脑,以具体的实践行动去完成基础课程的内容。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评价和总结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以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培养学生劳动精神面貌的目的。

2.探究课程,注重开设形式多样,培养劳模精神

人民日报刊载的《习近平谈创新》一文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行为是创新思维的付诸行动,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激发。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劳动探究课程实践,将学生创新的意向、愿望和设想,进一步激发为创新思维,以新颖独创、不同常规的方法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劳动的高效。这展现的不仅是单纯的劳动精神,更是一种模范的创新精神。

探究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课程组织形式应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围绕合作探究展开。注重个性发展,根据具体条件可以实行项目式、走班制、选修制等,多种形式的开展探究课程。课程内容设置上,围绕学生合作探究,采取适合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为主。例如:初中生可以通过学科渗透,以学科劳动为主,开展生物种植劳动项目式、物理实验劳动走班制式等。高中生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开展选修制劳动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实现学科融合,将不同知识应用于达成劳动目的的实践中。

陶行知在《新教育》中曾提到:“共同生活在学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会也是不能的。”探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围绕学生自我设置的目的和目标,引导学生自我组建团队。在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需要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鼓励和激励学生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劳动探究课程。

3.拓展课程,课程内容实践为主,培养工匠精神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因此,拓展课程应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融合,更是参与具有社会性的综合实践体验,针对的是某一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等,社会劳动的一种体验和感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

整个课程内容应结合当下职业发展的新形势,从新行业、热门行业中选取部分与学生联系较为密切的职业,作为拓展课程的内容,例如:一带一路中的“中欧班列”,学生从参观到学习,从学习到参与到具体岗位的体现上等。在课程组织形式上。需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劳动教育平台,组建校企劳动教育培养基地,这样不仅提升企业的公益价值,更能为学生拉近与社会的距离。

在课程具体实践中,拓展课程以体验和感受为主,注重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勤于动手、勇于实践,通过真实体验某一职业的劳动,兼顾现实感受该职业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收获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实践,注重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培养,奠定学生走向幸福生活的基石。

《行知纵横》2021年重点选题征稿

国内刊号CN51-1677/G4

国际刊号 ISSN1672-8181

摘自 | 《时代教育·行知纵横》(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指导)2021年3月刊/栏目:师陶笔记

编辑 | 张競之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715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