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伴着天气的逐渐转暖,一场关于“生鲜电商”的大战正式开幕。

叮咚买菜宣布完成7亿美元D轮融资,每日优鲜传出即将赴美IPO消息,接着美菜网、多点新鲜、钱大妈也纷纷开始竞逐“生鲜电商第一股”……种种迹象表明,继共享单车之后,资本家们又开始在“吃穿住行”的“吃”上下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刚需、高频等特性,生鲜电商有着当年共享单车一样的魅力。早在2015年,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就高喊:“得生鲜者,得天下!”据悉,2021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117.4亿元,2023年将超过8000亿元。另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1年4月,我国在业/存续的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已达到2.15万家。

众多玩家入局的另一方面是,生鲜电商也是个“很烧钱”的赛道,相比简单粗暴的单车投放,生鲜电商的买卖可并不好算,冷链物流的高成本、品控难保证等难点,也让生鲜电商的门槛极高,自然离不开各路资本的加持。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十年生鲜电商投融资数据分析报告》,2010年以来,已有至少463亿资本入场。

今年虽刚过去四个月,但生鲜电商已有8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81.89亿元。其中,叮咚买菜刚刚完成的7亿美元D轮融资,是最近十年来单笔数额最高的一笔融资。

“从投融资数据看,2015-2019年,A轮及以前的早期融资轮次数量呈逐年下降,而到了B轮以后,融资轮次和数量均没有明显增长,这说明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逐渐回归理性。”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认为,“生鲜电商的存活率极低,同时资本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长期烧钱,对资本也是很大的考验。”

生鲜电商平台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对资本的不同吸引力。从融资次数排名来看,每日优鲜以11次位居榜首,叮咚买菜以9次位居第二,食行生鲜、小码大众、易果生鲜、美菜网则各以7次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易果生鲜是生鲜电商项目中较早拿到融资的,并在2014年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获得天猫生鲜区独家运营权,一时风光无两,但随后在2018年将业务方向从C端逐步转向B端,最终于2020年因债务压力申请破产重整,如今被贴上了阿里“弃子”的标签。

生鲜电商,和当年的共享经济十分相似:烧钱、价格战,最终形成寡头。本质上,这是一个流量入口的生意。只是这个赛道上充满了不怕牺牲的炮灰。吉哆生鲜、菜管家、鲜品会、美味七七、花样生活等是最早的一批“拓荒者”,虽然都先后拿到了风投,但目前多数已归于沉寂。

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行业开始了洗牌。2019年,妙生活、菜到啦、壹桌网等名噪一时的项目陆续关停。2020年,资本回暖,当年生鲜电商融资28起,其中多点拿到28亿元C轮融资,每日优鲜更是连续获得4.95亿美元、20亿元人民币两轮战略投资,将全年赛道总融资额推高至88.68亿元。

由于涉及人、店、仓、地四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生鲜电商概念从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多类型的经营模式,有的偏重于前置仓,有的偏重于到店到家,有的侧重于供应链的整合,还有的专注于上游农产品供应端,不一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其运输过程来说,是自建仓库和物流,还是承包给第三方冷链运输公司?

前者看似美好,沟通、管理起来都很方便,而实际上却并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项,且不说硬件和软件设施从无到有的成本问题,后期与电商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技术等因素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很少玩家会为了卖个菜再去专门建个冷链物流公司。即便是河南的三全、思念等以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已经运营成熟的企业,也是把冷链物流的仓储、配送环节的活动交给更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管理,以便更好的把控自身产品质量。

那么把冷链物流活动交给第三方冷链运输公司就万事大吉了吗?

很遗憾,答案还是否定的。

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并没有像普通的快递那样成熟,甚至在2021年之前,我国对于冷链物流没有严格的服务标准要求,(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物联冷链委等单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 31605-2020)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才是刚刚在2021年3月11日正式实施)。

要知道的是,做物流冷链行业同样是个“砸钱”的行业,为保证食品的运输过程中冷链保持不断裂,从冷库到车辆,甚至是小小的一扇门都需要高成本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本是不可能做冷链的。以处于郑州的港新冷链物流为例,适应性多温区仓库、全天候用电保障、封闭控温卸货平台、不间断温控记录、自动化立体仓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撑。

2021年,生鲜电商成为了资本逐鹿的下一个战场,它会像共享单车一样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能很大程度上倒逼其背后的各个供应链条上的服务提供者提升服务标准和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