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行业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或将突破3000亿元。疾病预防作为政策的核心议题促使健康体检行业不断革新和扩容,加上消费水平地不断提高以及疫情影响,大众对于“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定期健康体检“治未病”,通过筛查预防的手段,进行有效健康管理成为未来趋势。“做好疾病预防就是在做社会公益,是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社会公益,”美年健康(SZ,002044)董事长俞熔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预防医学龙头企业,美年健康已是国内健康需求超级流量入口平台,截止2020年底,美年健康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8个城市布局体检中心,已实现国内大陆版图(除港澳台地区)全覆盖,持续以数据驱动科技创新,为专业体检品质赋能,并且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坚实的学术基础与医疗通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近期,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与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进行了一场高端对话,深入分析了医疗健康体系的变革和行业的未来。

稳固体系,端口前移

水皮:中国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体系在全球来看,处在什么水平?

俞熔:在全球来说,中国的医疗健康资源性价比是很高的。虽然美国的医疗技术很先进,但是看病太贵,加拿大也是一样的情况,私立医院太贵,公立医院看病需要排队很久,这是一件很揪心的事。但在中国,无论家庭财富如何,不管过程怎样,还是可以在公立医院看到好的专家,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在中国,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普罗大众,这是一个公平性的体现,不存在看不上病的情况,而且价格真的不贵,国家都是通过带量采购集采的方式来降低药材的价格,最近听说耗材也在降价,中国的医疗体系建设是不容易的,需要覆盖面广,价格还不能高,还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我认为,对我们的医疗体系,大家应该是竖大拇指的。

相信通过这次疫情,也更加体现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作用与效率,以及医护人员的觉悟与专业,非常令人赞叹!国家派出的4.2万的援鄂医疗队员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这就是专业水平!

在这过程中,美年健康的医疗队也有幸参与其中,是极少数被纳入国家救援计划的非公专业医疗团队之一,我们第一时间从2万多名医护团队中选出来200名白衣战士奔赴一线,在危难之时,大家踊跃报名驰援武汉,在紧急动员令下发后的24小时内,就收到了2672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

水皮:如果新冠病毒会长期跟人类共存,如果我们也找不到特效药的话,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这个行业包括我们企业有没有什么长期的应对的措施?

俞熔: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疫情随时可能反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更要未雨绸缪,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我们是经历过疫情考验和应对训练的,组织体系比原来更灵活,也更有效率。疫情之后,美年总体员工人数是下降的,但是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提升了运营效率。阿里作为我们的重要战略股东和合作伙伴,也在帮助我们优化组织管理与信息系统,将旗下业务和门店的管理进行系统化标准化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单店盈利能力,释放规模效应,以增强整体效益和企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我们线下门店体验也不断优化,例如,有些体检中心原来是5000平方,通过优化可以调整到3000平方,仍然可以保障高品质的线下服务。

在专业业务上,我们根据疫情做针对性的资源配置和服务创新,例如,我们的核酸检测服务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我们旗下的美年、慈铭、美兆、以及子公司美因基因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共计完成5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服务。今年1月23日,我们再度号召各体检网点医务人员,以核酸检测为基础防疫专业能力,在冬春季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主动承接地方核酸检测任务,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当下,我们在全国有十几个实验室都在申请PCR和病毒、核酸资质,前不久甘肃兰州美年奥亚门诊部的PCR实验室顺利通过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专家组审核验收,同时获得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第十四批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之一。

未来,如果有个别城市疫情反复,虽然线下的体检服务受影响,但是我们及时响应政府号召,可以在很短时间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为什么我们的专业度还不错,因为我们有大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响应,前往街道、社区、厂矿、企业等地上门采样,形式更灵活、效率更高。

我们会随时依据新的环境形势做调整,加强医疗数据的研发和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的创新,也会探索新的体检模式。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场景,人员不能聚集,那我们就要探索居家体检或公共场所体检的场景——比如居民区、办公场所等。总体而言,我们体系的防控能力越来越强,整体准备还是充分的。

水皮:疫情把大健康产业推到了风口,总的来看,大健康产业应该关注哪些人群,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俞熔:老龄化问题成为全球医疗健康的最大挑战,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疾病预防、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从整个卫生体系的资源分配来看,一定会更往前端预防前移,否则,后端治疗的负担会非常重,不能都靠治疗去控制疾病。如果前期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方面少量投入,后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治疗费,节省的资源不可计量。从国家层面来讲,也有助于降低医保负担和医疗开支。

疾病预防 善莫大焉

水皮:从“治病”到“治未病”,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你认为“治未病”对国民健康有什么意义?

俞熔:把疾病前端的人群往回拽,这个事意义重大,所以我认为疾病预防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例如,中国14亿人口中至少有3、4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专业体检,把处于糖前的人从悬崖边拉回来,通过健康管理转变成健康人群,可以为国家和个人节省大笔的医疗开支。

2019年,我们和新华社联合发布了 “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统计了全国447家体检中心1300余万例血糖资料完整的成人数据,显示全国体检人群糖尿病粗检出率为9.98%。

现在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家庭是因病致贫的,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人患病,哪怕是糖尿病,也能把整个家庭拖垮,更不用说肿瘤等疾病。

体检做的既是商业,也是创新,还是公益。因此,我们现在不光是做专业体检服务,还要做健康科普,下沉到基层去做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只有基层民众健康素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去“治未病”。促进个体形成科学化、现代化疾病预防意识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也将有助于我们尽早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的健康生态。

水皮:作为非公医疗机构,美年健康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定位是怎样的?

俞熔:从医疗体系分工来看,公立医院与非公医疗机构的角色分工不同,双方业务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化。毕竟公立医院的主业是疾病治疗,不是健康体检,非公医疗主要聚焦在专科领域,例如眼科、口腔、体检、妇儿等领域,通过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总体来讲,我们与公立医院是协作关系,双方都是各自聚焦主业,非公医疗的体检机构聚焦早期筛查和疾病预防,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运营,帮助更多人重视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的诊疗压力。

体检行业作为预防医学的超级入口,与医疗机构天然存在对接空间,我们跟国内的知名的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有密切的合作,搭建学术基础与医疗通路。例如,我们与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协和、复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公立机构和医学院校在人才、科研、数据、医疗等多方面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结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公立医院所占的体检市场份额仍然更大一些,占比70.8%,国家把重大疾病筛查当作重要卫生政策来抓,这是我们非公医疗机构非常大的机会。未来,我们在聚焦高品质专业体检主业的基础上,还会持续提升体检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

品质驱动 持续创新

水皮:美年健康已经发展为国内非公体检的龙头企业,如何持续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俞熔:就我们自身的发展来说,一是重视专业医疗品质和人才培养,二是重视技术创新。体检不同于一个手术或者是一个纯粹的治疗行为,它本质上是一个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过程,这个采集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加大科技专业力量,更准确高效地采集信息。我举一个小例子,超声是很重要的体检项目,是一种动态影像,我们现在通过技术赋能,把超声的整个过程标准化,分解每个动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我们的医生,提升信息采集的准确度。超声是比较依赖人的经验判断的,但现在体检绝大多数环节都不需要依赖人的经验了,主要靠标准化的、高精准的设备操作,再加上专家的审核,就非常完整了。

通过技术赋能,是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品质和诊断效率的,同时,我们会持续强化标准、提升医疗品质,深度锁定医疗专家团队和健康管理师团队建设,继续发挥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科研应用优势,例如,在消化道智能检查、重大肿瘤早筛、脑健康等前沿医学领域实现科研突破,为全民健康事业创造更大价值。

体检是一个很好的健康需求入口,美年作为预防医学行业的超级入口,是一个高能的孵化平台,不断加强在人工智能、基因检测、肿瘤早筛、健康保险等核心领域的培育孵化合作,在疾病发现后,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通过检前、检中、检后服务内涵的创新和流程的优化,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我们已经迎来了智能医疗时代,核心技术和平台流量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水皮:数字技术给医疗和体检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俞熔:数字化医疗是全球的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健康体检和预防医学行业,将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由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由单纯疾病检查向筛查诊疗一体化转变,转变的核心能力就来自于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把握。

数字化医疗技术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效率和质量,使医生拥有更好的诊疗能力,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使医疗有机会再一次回归到人文本质。

疫情之后,从个体生命如何健康管理,到一个国家怎么面临公共卫生挑战,都带给大家很深的思考。我们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尽管辛苦,但必须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坚持做“耐力型长跑”者,钻研技术,提高专业品质,回归医疗服务的初心,让个体少得病,让国家财政减轻负担,使老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是特别大的事,作为预防医学的龙头企业,参与到“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建设中,这是时代赋予的礼遇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