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乡村爱情》盲盒在电商平台上线6小时即宣告售罄的“战绩”,在引爆了“乡村爱情由土变潮”热点话题的同时,也让大众的焦点再次对焦盲盒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说“泡泡玛特”跌破千亿市值的新闻也正热乎,但不可否认的是,盲盒文化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盲盒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成年人乐此不疲,沉迷其中?或许可以从经济心理学中找到答案。

图虫创意

01

越不确定越喜欢?

潘多拉效应

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甘愿冒风险去一探究竟。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奚恺元教授称之为“潘多拉效应”(Pandora Effect)。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者冒着被电击的风险,也想搞清楚红蓝圆珠笔放电的规律。同样,盲盒最吸引人的一点就在于,打开之前,你只能确定里面有一个小玩偶,却无法知道这个小玩偶具体是哪一款。这种不确定的薛定谔感涌上心头,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吸引着人们去弄清楚藏在纸盒里的到底是什么。

“潘多拉效应”来自于人类对不确定性的原始渴求,在诸多研究之中,科学家们使用脑部扫描技术时发现,当人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时,纹状体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纹状体的活跃激励我们去外界探索,并期待自己的探索能得到回报和奖励。值得一提的是,结果的好与坏并不影响我们产生这种探索的渴求。比如,当你在酒吧里想和一个美女搭讪,无论结果是请滚蛋还是留下电话号码,在作出行动之前,你的纹状体都会变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虫创意

由此可见,好奇心扎根于人类的本能中,只要是未知的事物都会让我们产生揭晓谜底的冲动。这就解释了,盲盒何以一直让粉丝们乐此不疲。

02

非要抽到“隐藏款”?

非固定间隔强化的魔力

盲盒打开之后,大概率是平平无奇的普通款,但也有小概率是令人尖叫的隐藏款、限量款。如果能开出隐藏款那就是赚到,自己收藏或者抬高价格卖出都很值。闲鱼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泡泡玛特”的盲盒商品中,涨价最迅猛的“潘神”隐藏款盲盒原价59元,闲鱼价2350元,狂涨39倍;而“molly”隐藏款原价59元,闲鱼均价1350元,涨幅达22倍。

图虫创意

虽然抽到“隐藏款”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偶尔获得一次“隐藏款”的体验却让人难以忘怀,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间歇性强化”,对于重复决策具有最好的强化作用。

“非固定间隔强化”是一种随机奖励机制,最容易导致成瘾行为的产生。心理学家斯金纳早年做过这样一个动物实验:当老鼠无意间压到他作为奖赏事件触发物的控制杆时,他就给予老鼠食物奖励。一段时间后,老鼠就会有意地按压控制杆,以获得食物。然后他逐渐改变老鼠要获得食物所必须按压控制杆的次数,来观察老鼠的行为改变。他发现,如果他停止给老鼠食物,老鼠逐渐不去压杆,即使听见喷食管的响动也无动于衷。接着,他开始将老鼠获得食物所需要按控制杆的次数随机化----老鼠可能按1次就能得到食物,也可能需要按40次才能得到食物。斯金纳对固定比例与不规则的间隙奖赏进行对比。结果他发现,在奖赏间隔不规则的情况下,消除既有行为需要的时间最久。

所以,“非固定间隔强化”导致我们对“隐藏款”盲盒的期待不会消退,从而投注大量精力到购买盲盒的行为上,严重时还可导致成瘾障碍。

图虫创意

03

掂重量识盲盒靠谱吗?

警惕控制幻觉

沉迷盲盒不可自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叫做控制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控制幻觉最早由Ellen langer(1975)提出,指的是本来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有控制力,但是你觉得自己能控制。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轮盘赌实验,被试者在不同时间段参加了三组实验:在第一组实验中没有告知被试者任何规则;第二组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可自己选择放赌注的位置,赌注越大,赢的几率越大,并且庄家可通过操控赌注的位置影响其他玩家的输赢”;第三组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赌注的大小和赢的概率没有关系,庄家不可通过操控赌注的位置影响其他玩家的输赢”。

被试者在完成赌博游戏后分别收到一份问卷,让他们估计分别在玩家投注和庄家投注两种情况下自己赢的概率。结果,当被试者自己选择放赌注的位置时赌注偏高,且被试者认为当玩家自己投注时赢的概率会大于庄家投注的情形。由此可见,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对环境的控制力,即使被告知结果是由其他人所影响情况下依然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虫创意

购买盲盒的过程也很容易令人产生控制幻觉。人们在若干个外表一模一样的盒子中进行挑选,期待自己能“中大奖”,抽中隐藏款。网络上也会有很多人分享抽中隐藏款的小技巧,比如掂重量、体会摇晃盲盒的感受等。这样的选择过程让人们产生了控制幻觉,认为自己的参与行为能够决定选中隐藏款这一事件。虽然说挑选盲盒能够影响最终抽到的是什么,但是,与极低的抽中隐藏款的概率相比,这一影响就微不足道了。

04

收藏盲盒是病吗?

可怕的囤积症

许多朋友喜欢囤积盲盒,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商品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使用价值”,但是似乎精心地收藏盲盒本身就可以带来快乐。需要承认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有囤积的倾向,我们都喜欢保留对自己有意义的物件,但是如果你开始对盲盒有着极端的情感依恋,有人收拾、清理或拿走你的盲盒时,你会感到非常不安或受到威胁;同时,你开始感到羞耻或焦虑,并试图隐藏你囤积着的盲盒,你就需要留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了。也许,你患上了“囤积症”!

图虫创意

囤积不仅是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还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且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估计有2.5%的人有这种问题。在最新的DSM-5(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囤积症”被确定为一种心理障碍,DSM-5中给出的最新诊断标准是:

1. 没有躯体和脑部疾病;

2. 不管事物有没有价值,丢弃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困难,很痛苦;

3. 困难和痛苦往往源自于强烈的囤积欲望和存储困难的矛盾冲突;

4. 由于囤积量过大,使生活或工作场所变得混乱;

5. 囤积的物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6. 以上的行为引发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导致出现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图虫创意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友因收藏盲盒出现了以上表现,就值得注意了。“囤积症”患者的并发症极多,通常存在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慢性疲劳、肥胖、抑郁等。幸运的是,囤积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你怀疑自己或身边亲友患了囤积症,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文献:

Clifton, Jeremy D. W.. (2020). Testing If Primal World Beliefs Reflect Experiences—Or at Least Some Experiences Identified ad hoc.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1145.

Dweck, C. S. (2017). From needs to goals and representations:Foundations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motivation, personality,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24(6), 689–719.

Field, T. A., Farnsworth, E. B., & Nielsen, S. K. (2014). Do counselors use evidenced-based treatments? Results of a pilotsurvey. VISTAS Online, 51, 1–11.

Langer, E. J. . (1975).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32(2), 311-328.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 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