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个令人震撼的消息。曹原又发《Science》了,这是他半个月时间来,发表的第3篇NS(Nature/Science)。

我们刚刚报道,几天前(4月7日),曹原团队及其合作者曾在《Nature》上发表其人生中第7篇《Nature》文章。这距其上一篇《Nature》(3月31日),仅隔一周时间。

而这篇3月31号的《Nature》文章,距其2月份发表上一篇《Nature》也只隔一个月。

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就在刚刚(4月16日),他又发《Science》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篇《Science》中,曹原等人报道了石墨烯的对称性破缺方面的研究成果,曹原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迄今,这位年仅25岁的95后,除了发表《Science》外,光是《Nature》就已经发表了7篇。下面为其最新发表的一篇《Nature》。

在上述这篇《Nature》文章中,曹原等人对他们魔角石墨烯研究中的最新突破进行了报道。曹原是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这位22岁时曾入选《Nature》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的95后科学家,不断曝出重要科研成果。

在半月前的3月31号,曹原等人发表的另一篇《Nature》中,他们通过进行热力学和输运测量,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下面这篇,又是其在上一篇《Nature》。该文中,曹原是以共同一作+通讯的身份出现的。

在去年(2020年)5月7日,曹原还曾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连发两篇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以调谐和控制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实现相似的物理行为。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魔角石墨烯体系: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

另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他们以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MATBG为研究对象,使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断层图像,并绘制了局部θ变化图。该设备的相对精度达到0.002度,空间分辨率为几个莫尔周期。

三年前,2018年3月6日,《Nature》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也是曹原。

2018年3月5日,《Nature》以背靠背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甚至来不及排版,文章还配以第三篇文章作为评述前述成果。

曹原

根据报道,曹原1996年出生,今年年仅25岁,籍贯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从中学时代起,曹原即受益于“超常教育”。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曹原2007年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该校主管超常教育的副校长为朱源。后者曾任教中科大少年班20多年。

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2014年,曹原荣获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对这位年少有为的青年科学家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消息,但曹原本人非常低调,即便是做出真正举世瞩目的成就,仍然鲜有在网上或各种场合露面谈及自己。

这与少数略有成就就喜欢到处自我吹嘘、或者言辞高傲、贬低别人的学者明显不同。

来源:中外学术情报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