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林精密去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8.4%。图为员工正在调试自动化设备。

格林精密在深交所上市敲钟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5日,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林精密”)在深交所敲钟上市,顺利登陆创业板,成为惠州第14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

近年来,惠州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奖补力度等措施,大力推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从去年11月以来,半年时间内先后有3家企业在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此外,第二次冲刺科创板的利元亨离上市也只剩最后一步。回顾2017年,惠州有4家企业在A股上市,形成了一波上市潮。如今,惠州科技企业正在掀起新一波上市潮。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刘光明宝

1 加强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 格林精密跻身全球供应商

上市前夕的格林精密稍显忙碌,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很多人在为上市做各种准备。而在公司的车间里,生产运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智能装配自动化车间,40台自动化设备一字排开,只有少数工人操作和照看。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金耀青介绍,这些设备都是自己研发的,全部替换原先的产线之后,可节省约1500名工人,既可提升产品的品质,也能大大降低成本。

格林精密成立于2002年,目前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多家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宝玉介绍,公司的定位是一站式机构件方案解决商,要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早期为手机做配套,属于仿制和跟随式发展,后来自己搞研发,业务拓展到智能家居和穿戴等领域,今后要在结构件的基础上使结构件功能化。“现在看到的结构件是金属或塑胶的东西,未来会结合电磁学、声学、导热等多种功能进行植入。比如把天线、NFC等功能植入进去,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当然,我们还会加大基础应用的研发,比如使材料性能改进。”

根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此次拟募集5.99亿元。其中,1.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部分用于投资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技改与扩产项目、研发中心扩产项目。

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技改与扩产项目主要是对现有的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和产品升级改造,增加相关的生产线以及精密模具的相关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扩大模具和精密结构件的生产能力。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包括一些硬件建设和研发设备的添置,以提升公司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金耀青介绍,公司近年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2017年—2019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与营收比例从5.5%上升到6.13%。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600万元,占营收比达8.4%,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据了解,该公司现有29项发明专利、13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大量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打造了核心竞争力,也借此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2 近年投入近1亿元用于奖励 去年底以来掀新一波上市潮

实际上,格林精密在2017—2018年就曾IPO,但未能通过审核。此次终于闯关成功,这也是近年来惠州科技企业冲刺资本市场的一朵“浪花”。

早在2004年,TCL集团(现改为“TCL科技”)的上市拉开了惠州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序幕,目前惠州在A股的企业已达14家。从这14家企业的上市时间来看,2017年是一个小高潮,当年有广东骏亚、光弘科技、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上市,此后进入一段平静期。2020年11月以来,科翔股份、九联科技、格林精密陆续上市,再加上正在科创板最后阶段冲刺的利元亨,正在掀起新一波上市潮。

惠州市金融工作局金融发展科有关负责人认为,这除了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有关,也与惠州大力推动密切相关。通过政策完善和产业引导等措施,激发了大量企业的上市意愿,并且提供了各类扶持。

以《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为例,各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要对资本市场重点培育企业在财务规范、权证办理、项目用地及产权、股权等各类问题上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在A股成功上市融资的企业,市政府最高奖励1000万元。此外,在税收、人才政策等方面也有相应的倾斜。据统计,近三年来,惠州市、县两级政府已投入近1亿元用于奖励企业发展登陆资本市场融资。

“企业不会奔着这些奖励去上市,但这对企业的确是个鼓励。在上市过程中,从惠州市到仲恺区都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还有各种辅导,给企业省了不少事”,九联科技董事长詹启军这样表示。

吴宝玉则认为,上市不仅有利于企业融资,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尤其是国际人才,这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可见,企业上市好处多。根据惠州市金融局的统计,目前惠州有14家A股上市企业,另有8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同时,还构建了拟上市企业培育梯队,有5家在广东证监局辅导,有的已进入冲刺阶段。其中,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通过上交所“提交注册”环节,离上市只剩最后一步。一旦利元亨上市,它将成为惠州第2家科创板企业,也是惠州第15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

3 上市企业仍显偏少 惠州出台激励措施

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总体上,这些企业具有“优、高、新”的特点。这些企业全部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和新材料等三大领域,与惠州产业结构较吻合。

融资是上市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惠州上市企业除了IPO获取的融资,还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再融资。以2020年为例,TCL科技、中京电子、光弘科技、亿纬锂能4家企业共计从资本市场再融资119.64亿元,同比增长134.31%。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市上市公司历年来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总额达523亿元,在拓宽企业自身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活跃了地方金融市场,并且形成融资发展、品牌塑造、财富积累、人才聚集的发展态势。

尽管如此,该负责人仍然认为,惠州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仍然偏少,排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后面。以2020年为例,珠海有28家A股上市企业,惠州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产业基础相对这些城市薄弱一些,惠州的规上企业数量较少以及部分企业管理体制不规范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惠州正在通过多个抓手奋起直追。惠州市副市长李俊玲介绍,惠州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对企业上市给予资金奖励,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有效降低了企业上市成本,缩短了上市周期,为优质企业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她认为,格林精密的成功上市既为企业自身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也为惠州其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话

格林精密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宝玉:

研发一定要放到首位

作为一家专攻精密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格林精密上市有哪些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有什么布局?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围绕这些话题,采访了格林精密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宝玉。

南方日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里面提到,此次拟募集约5.99亿元,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外,还将投入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技改与扩产项目。公司为什么要投入这一项目?近年来在产线智能化改造方面做了哪些事情?

吴宝玉:格林精密的定位是一站式机构件方案解决商,所以这些年投了很多钱做智能设备的硬件开发,以及和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这些成果在公司到处可见,比如在装配自动化生产线车间,以前一条生产线要36个工人,现在4台机器人加2名工人就形成一条线。前后一对比,现在的生产线由于是机器装配的,肯定比人工装的要精准,以前良品率约为90%,现在达到99%以上。不仅产品的品质提高了,而且由于减少了工人,人工成本也降下来了。

另外,公司在模块化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节省了入库等中间环节,提高了物料周转效率,工人也节省了很多。考虑到行业技术在不断进步,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保障不断增长的产能,此次拟募集资金的最大一部分将用于智能改造和扩产,约有3.79亿元。

南方日报:这次募资的另一个用途是研发中心的扩建,可否介绍研发在公司发展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给公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吴宝玉: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来自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于科技企业而言,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到。未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看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以及研发投入和产出情况。

公司发展之初是仿制别人的产品,但到2010年左右明显感觉这条路走不下去了,毛利率逐步下降,所以不得不搞研发。到2019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是6.13%,2020年上半年是8.42%,都高于行业同期的平均数。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10%左右,也是一个比较高的占比。所以,这些年来公司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增强了和客户的黏度,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这从财务数据也看得出来。可以说,公司从研发里面尝到了甜头。

南方日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今后公司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哪些考虑?

吴宝玉:的确如此,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跨界融合,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终带来的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研发一定要放在首位,技术投入必须要加大,我们也会招聘更多高端人才。

其实上市对人才的吸引是很明显的。以前,我们想招聘一些国际人才,但由于不是公众公司,一些信息不透明,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上市以后,公司的知名度会大大提高。当然,上市也可以表明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效益良好,对各类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后,公司还将在股权激励等方面做出一些安排,让更多高端人才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也希望借此让格林精密成为一家更有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