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出来的,是一张老存仁堂在1952年的发票。

旧时,镇江的中医、中药资源非常丰富,镇江制药行业也欣欣向荣。近代的镇江,药房行业繁荣,以银山门、天主街、大西路、大市口一带较为集中,一大批老字号药房如:大华、周宗记、济康、同济、天一、济世、黄义兴、张万春等等,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大西路上的存仁堂,在这些店里算是翘楚了。

这张老发票,显示是“国药业”,在老存仁堂字样后,还有“菊记药号发货票“字样。这时候老存仁堂的老板是许介泉,可能当时有好几个分记在开展业务。(有人告诉我,这是“梅”、“兰”、“竹”、“菊”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镇江的老存仁堂,今年190岁了!风雨历程留下多少感怀!

01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仕途发家的浙江人许道声在当时镇江的石浮桥(现京口闸地段)创立了“存仁堂”药铺,开始药铺以施药为主,后改为营业性质。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到了清光绪九年(1884年),“存仁堂”由石浮桥迁至西门大街(现大西路436号),借西门大街拓宽之机,药店在抗战前重修门面,将“存仁堂”更名为“老存仁堂”药号,以示百年老店,直至今日。

老存仁堂”有“存其仁父,同济众生”之义,之所以能够成为镇江药店的老字号,它的许多药酒、饮片、散剂古方,拥有独到之处。

药店在饮片的炮制上,选料考究、工艺精细,深受顾客的信赖。如:“小儿回春丹”、“回天再造丸”、“蚕豆花膏”等因疗效高而扬名长江南北各地。尤其是"人参鳖甲煎丸",更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救命良方。

直到现在,镇江中药厂畅销全国的筋骨疼痛酒”、“参茸酒”、“锡类散”均是参照老存仁堂药店的古方合制而成药酒、散剂,名气极大。

自抗日战争到解放前,药店年加工量达6吨左右,品种有150个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存仁堂的人马平安散。

金山牌的参茸酒,镇江中药厂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做饮片,就得讲究药工切片,那么一块天麻,能切多少片?老药工刀起刀落,上百片薄如蝉翼,看得人目瞪口呆。

这只是药工的学徒功夫而已,据在药房工作40多年的我的母亲说,从切药练起,到熬膏方,然后是辨药、抓药,每一个活既是劳力活又是技术活,她是从16岁进药房学徒工作,练了十几年才算被师傅带了出来。

除了切药,入门还要碾药粉,重重的铁碾子上,站着瘦小的学徒,不停得用双腿来回晃,一服中药,有时候要花上一天半时间,碾得细如粉尘,非常辛苦。

熬膏子更是一件累活儿,不但得有体力,还得肯吃苦。

每张膏方的药性、味道、分量不同,制作的要求都不同,得有扎实的基础才行。

同样的药,采摘的时间不同,产地不同,或者加工的方法不同,都会影响药性,膏子还要在老式的炉灶上完成作业,一般是冬天熬制。

赶上大夏天制作,在炉边上火气冲得人站都站不稳。

1950年左右的老存仁堂。

老药房的四大标配。

03

在药房里,等级相当分明,从一个最普通的学徒,做到高级药工,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是对药理精通。

一个好药工,不仅要能熟练分辨出七百多种药材和制剂的真伪优劣,还要熟知每味药的药理药性、配伍禁忌、炮制加工、正名别名俗名等。

其次,手脚要麻利。

旧时的中药,都是用小纸包好,然后附上一份药物说明书。这包药的纸,都是16开、32开甚至48开大小不等的,码好的纸整整齐齐放在柜台上,这是一个药工,最起码的基本功,如果码得不是方方正正,而是伸一截缩一截,看客们便会拂袖而去。

药工的医术至少要相当于现在一个中级医师的水平,背出上百个方剂汤头,对于大病还能当参谋,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都能给病人当顾问。

一个负责的药工要会“审方”,若有医生一时大意,配错了方子,或是犯了一些禁忌,药工有直接“拒绝配方”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现在老存仁堂的门店里最高的职务是“经理”,解放后是“主任”,解放前最高的职务是“掌柜”。

药行内等级分明,一般的药工,据说每个月的收入是两斗米,日子可以过的温饱;掌柜,每个月的薪水是一般药工的四到五倍。

掌柜的要懂行情,对药材了如指掌,拿来一副号称“寸茸寸价”的鹿茸用手一捋,立即说出是花茸还是血茸,老嫩如何,哪一寸值哪种价格。

各种膏、丹、丸、散的行情,掌柜的都要熟悉,存仁堂的小儿回春丹、锡类散、人马平安散、回天再造丸等,都是几代掌柜的心血,因疗效高而销往外地。

在晚清开创始,镇江的药房时兴时衰,而老存仁堂屹立不倒,背后都屹立着一个神一般的“掌柜”。

05

“老存仁堂”经历了公私合营等,直到转变为全民性质的国营药店。

如今的“老存仁堂药店”早已变成了医药连锁,拥有44家药店,深深扎根于镇江。药店内既保持了原本中药的特色,又兼营西药、保健品等。并于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430家“中华老字号”。

即便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擅长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如:制作饮片、药丸)的药工已经越来越少,在如今存仁堂的众多连锁药店中,也只有3位这样的药工,并且其中两位互为连襟。

老存仁堂药店,镇江市文保单位。

老存仁堂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深思的背影。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雷霆战将赵文豹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