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司马光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春秋末期逐渐衰落,最初由智家、韩家、魏家及赵家实权掌控,但在公元前453年,智家被其他三家联合剿灭,最终由韩、赵、魏三家掌控,此为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也成为了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的象征,意味着春秋五霸的偃旗息鼓,而战国七雄的时代则骤然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三家分晋的过程历经数十载,百年时间里的风起云涌,好不壮观。从最开始晋平公主掌政时期,再到后来智家被灭,晋朝王室在此时早已成为摆设,这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也就成了史书上所称的三家分晋。至此,晋国最终沦为韩、魏、赵三家的后花园。

前情:分晋始末

晋国作为曾经的春秋五霸,为何最终成为其他三家的口中之食?这要从晋国内部说起,面对日益强势的士大夫群体,晋国公室逐渐难以招架,日渐式微,其力量在晋平公主开始主政之后最终跌入谷底。其它诸侯国的士大夫上位者们早已按捺不住狼子野心,最终架空晋国公室,将晋国实权牢牢握在手里。

对于将晋国财富瓜分的六位诸侯国的士大夫,也终究是如同贪吃蛇般吞噬其它弱国的版图,各种明争暗斗,互相觊觎彼此手中掌握的晋国土地。

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从最开始的六国掌管,到后来的四家掌控,权力的更迭让整个春秋末期风云跌宕。各诸侯国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早已摆在明面。

时间来到公元前453年,此时六家已经变成三家,三家分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里。最开始是六家争夺之后变为四家,即智家、韩家、魏家、赵家来掌控晋国。智家在四家中实力最为雄厚,但其统领智伯瑶为人骄矜傲慢,在分晋不久之后就主张将韩国与魏国的土地继续割让给智家惹起众怒,最终被其它三家联合剿灭。

作为当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春秋各个诸侯国,除了切身经历了分晋的韩、魏、赵之外,其它四国秦、楚、齐、燕在整个分晋的过程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早已破裂的秦晋之好

在春秋的早期阶段,就流传出一个成语—秦晋之好。从字面意思来看也能知晓秦晋之间的关系一定颇为融洽。但事实上,在春秋初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秦国与晋国就已经开始交恶,直到三家分晋时,两国早已断了来往。

任何交好的国家之间,最初都是为了政治利益,脱离了政治体系下的利益就妄谈在落难之时的援助了。秦国就是如此,在面对两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时,自然选择视而不见,作壁上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当有人提出,假如在三家分晋时,秦国能够主动帮助晋国一把,是不是就能使得晋国渡过难关呢?事实上,绝非如此。不仅是秦国要对提问者唾上一口,怕是晋国人也难以同意。就是这样的互相看不上,也就注定了三家分晋时秦国的作壁上观。企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地里乐呵呵地看着此时早已式微的晋国成为别人嘴里的肉。

然而最终,秦国的春秋大梦也立刻并未实现,晋国这块难啃的骨头哪怕是已经被三家蚕食,也依然难以在之后的时间里占为己有。从史料上看,其中被魏国占据的晋国土地就让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了噩梦。

二:乐见其成的楚国

作为春秋早期强国的楚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成为一时霸主,风头一时无两。然而等到了三家分晋的时期,楚国早已没落,无法在一众国家之间论资排辈了。

除此之外,在之前楚国打算北上争霸时,就是晋国阻隔了楚国其霸主之路,两国因霸主之位的争夺变得水火不容,如今晋国落难,面对晋国内部的不可开交,外部又深陷其它三国之扰,楚国恨不得再点上一把火,让那晋国更加内外交困,以报自己当年的血海深仇。

与秦国不同的是,楚国在三家分晋里是实实在在落得了不少好处。首先就是,楚国在晋国分裂之后,立刻上位成了一方霸主,在之后山东地区各诸侯国集合攻打秦国,也是楚国作了首当其冲的组织者。

三:别有目的的齐国

齐国的阴谋也无从隐藏,此时齐国正处于两虎相争的时刻,与晋国类似,齐国也在权利的更迭之中。齐国原本由姜氏掌权,但在晋国危难之时,姜氏也在齐国内部逐渐失去了权利控制,相反,齐国田氏正虎视眈眈觊觎着早日上位,执掌齐国政权。

因此,在三家分晋中,同样作为掠食者的齐国田氏,对三家分晋提供了不少帮助。只有原来的权利衰落,之后的上位者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只不过在最开始,齐国更希望与自己处于统一地位的智家大夫上位,只不过智家统领过于自傲,以至于难守家业,致使晋国最终被其余三家瓜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小心觊觎的燕国

作为战国七雄里最不起眼的燕国,因为所处地区过于偏远,在战略地位上毫无优势,早早就被其他各国统领者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因此,长久以来,燕国也就自己休养生息,没有什么掀起风浪的举动。

但是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晋国也渴望能在巨兽相争之后的狩猎场叼走些残渣剩肉,即使是现在,这种行为也完全能被人理解。在弱小之时先去汲取一切能够得到的能量,才能走的更远,这正是燕国所做的。

结语

至于说,三家分晋时为何其他各国不联合起来一举消灭晋国,其实各家自有考量。彼时春秋末期,各国虽企图吞并周边国家,但是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综合实力。

战争就意味着损失劳动力,在当时的农耕时代,劳动力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损失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破落,这样的破裂的家庭多了,人口也就急速减少,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并无好处。

倒不如坐山观虎斗,看各家势力在争斗之后有所损伤,他们最为微弱的时候再一网打尽,这应该是春秋战国里的强国内心的真实想法了。如何能坐收渔翁之利,而不损兵耗将,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才能称之为上乘之法。

总结完所有三家分晋中其它各国的所作所为,就能感受到读史使人明智的真实含义。所有国家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在今时今日还能够在现代商战中看出一些端倪。其实,历史总是在重演,只是形式不同,其内核则并无何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