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去年发现全国第12本、上海第5本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又有了“新发现”。该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馆藏文献时,发现了一本中共早期党员杨明斋所著的《评中西文化观》。

上海社科院发现的《评中西文化观》1924年初版藏书封面。

杨明斋是何许人也?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在中共创建过程中,杨明斋是一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

今天谈到杨明斋,人们对其身份的第一印象就是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翻译兼助手。1920年4月,俄共(布)和共产国际派以维经斯基为首的工作小组到中国了解情况,同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建立联系。在北京,通过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俄籍教授柏烈伟介绍,李大钊与维经斯基进行了多次会谈。在上海,杨明斋陪同维经斯基访问了陈独秀及《新青年》《星期评论》及共学社等杂志、社团的负责人。后来,杨明斋经手租赁了上海渔阳里六号的楼房,在那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担任中俄通讯社社长等。

1920年5月,杨明斋和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组织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该会的负责人是陈独秀。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杨明斋也是发起者之一。陈独秀担任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书记,不久他离开上海赴广州,书记由李汉俊担任,杨明斋协助。杨明斋陪同维经斯基常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并推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除了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杨明斋对于团组织的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团结、教育青年,扩大党的影响和发展党的组织,决定发起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担任这一工作,派年长的杨明斋负责指导。不久,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渔阳里六号成立,俞秀松、李震瀛等八名青年为首批团员,俞秀松任书记。

1921年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全国建党条件日趋成熟。张太雷和杨明斋以中国共产党代表身份,先后赴伊尔库茨克向共产国际远东局汇报情况。他们就中共成立、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与远东局的代表进行了多次会谈,决定建立共产国际远东局的中国支部。6月,张太雷、杨明斋一起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他们是出席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最早的两位中国共产党人。

此外,杨明斋还主办了外国语学社,参与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杨明斋为党的早期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李大钊赞誉他“万里拓荒,一身是胆”,周恩来称其为“忠厚长者”。

《评中西文化观》是一本什么书?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这本《评中西文化观》,是1924年的初版。该藏本封面右上角用毛笔书写“岫庐先生”四字,左下角印刷字“杨明斋”之下书写“敬赠”二字。“岫庐先生”指的是王云五。王云五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等职,是当时有名的出版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见的“岫庐藏书”红泥印章外,这本书还加盖了一个“岫庐藏书”钢印。该书原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时入藏该院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常见的“岫庐藏书”红泥印章外,这本书还加盖了一个“岫庐藏书”钢印。

“五四”前后,在中国曾掀起一场关于中西文化的论战。对于这场论战,有的学者认为它只是在非无产阶级学派之间发生的一场论争;有的学者则认为只是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写过一些短文,共产党人在这场论战中观点不成熟,影响有限。上海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研究员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杨明斋所著的《评中西文化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参与中西文化论战的有力的文本证明,而且该书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论证中国必须引进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意义重大。

■《评中西文化观》指出,“要打破那种资本帝国军阀,也非采用社会主义不可”。

据介绍,《评中西文化观》共分四部分:第一卷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二卷评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评章士钊的《农国辨》,第四卷总解释。杨明斋在《评中西文化观》这部专著中,以历史唯物论为武器,尖锐批判了梁漱溟、梁启超、章士钊等人著作中的复古倒退思想,论证了中国只有打破闭关自守,吸收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西方文化的精华,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希望,才能振兴。书中指出,“要打破那种资本帝国军阀,也非采用社会主义不可”。李维汉曾在长沙《新民周报》上专文予以评介说:“这部书的确是一部极有价值之作,在此东方文化的声浪甚嚣尘上、真伪是非不易辩白时,有了这部书,可以帮助青年解决不少疑难。”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也曾评价: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向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来研究中国与世界的演进历程,《评中西文化观》大概是这方面最早的一部系统性论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朱瓅 文内图:王珍 摄;上海社科院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