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新华社(图文无关)

H&M、耐克等外国品牌停购新疆棉花事件尚未彻底平息。

眼下,新疆番茄竟也被“盯上”了。

据环球网援引日经亚洲评论4月14日最新报道,日本“番茄酱之王”可果美(Kagome)已经停止进口中国新疆的番茄。

一名可果美的代表宣称,该日企之所以停购新疆番茄,除了成本和质量外,新疆劳动问题也是一个因素。

谎言即便重复一千遍也还是谎言。

可偏偏有这样的企业,将谎言当理由,让人匪夷所思!

日本番茄酱巨头突然宣布:

停止进口新疆番茄

日经亚洲评论14日报道称,他们“了解到”,日本“番茄酱之王”可果美(Kagome)已经停止进口中国新疆的番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称,去年,日本番茄酱主要生产商可果美停止进口用于某些酱汁产品的新疆番茄,已经进口的番茄将于今年年底用完。

这些番茄主要是以番茄酱的形式运输的。

一名可果美的代表则表示,除了成本和质量外,“人权问题也是决策的一个因素。”

可果美也由此被认为是第一家在涉疆问题上停止与该地区开展业务的日本大型公司

报道还称,可果美一直在其网站公布生产原料有来自新疆的。一名代表表示,可果美还定期视察新疆工厂和农田,“确认过去使用的番茄不是在侵犯人权的条件下生产的。”

据统计全球番茄加工业信息的行业网站tomatonews.com统计,可果美年产能约加工238万吨番茄,2017年加工了188万吨番茄,2016年约为198万吨。

不过停止进口新疆番茄对可果美运营影响似乎很小。

过去几年,该公司采购的新疆番茄的数量一直在下降。根据2019年海关数据,日本仅排在中国番茄出口国第十位,而可果美的进口则更少,只有该公司年产量的0.5%左右,即12吨。

曾想当中国市场老大

6年前却败走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可果美(Kagome)初创于1899年,是日本一家以番茄为原料的食品和蔬果汁制造商和经销商,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番茄酱和番茄汁供应商。

主要业务分为加工食品、农业和其他三部分,其中加工食品部门以饮料与调味料的生产销售为主,主打番茄汁,并在1933年推出第一款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5年,可果美公司怀揣着成为“中国果蔬饮料市场老大”的雄心壮志来到开辟中国市场。

彼时国内市场还没有类似可果美一样主打健康概念的高浓度果蔬汁品牌。

但由于当时推广做得不够,加上口味上也不太符合中国的消费者,该公司在中国市场连续5年从未盈利。

最终,在汇源等国内品牌的强力竞争之下,可果美于2015年退出中国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可果美又“卷土重来”,与日清组建合资公司,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可果美果蔬汁产品。

然而,可果美在中国市场似乎至今仍“水土不服”,连2020年中国十大果汁品牌也排不进去。

在此背景下,《日经亚洲》的报道替可果美这家公司算了算账,并语带“庆幸”地写道:“这对可果美的运营影响微乎其微”。

报道称,过去几年,可果美从新疆采购的番茄(以番茄酱的形式运输)数量一直在下降。目前,新疆番茄在该公司使用番茄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番茄取而代之。

报道甚至还替可果美考虑到了在华的处境,报道提到,因为越来越多西方品牌停止从新疆采购产品。此前,H&M、耐克等国际服装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声明,在华引起广泛声讨和抵制浪潮。

但作为一家出口蔬果汁的日本公司,中国内地市场只占可果美总销售额的0.4%,削减当地业务后的处境还是较为“舒适”的。

全球每4瓶番茄酱就有1瓶来自新疆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考古发现,番茄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

十八世纪末,番茄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植物,番茄在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限制,全球能够大面积种植、加工番茄的地区集中在美国的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的少量地区。

据新华社报道,新疆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且该地区生产的番茄酱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介绍,“番茄深加工”是当地的特色产业。番茄制品加工业在产量、质量、出口量和装备水平上都位于全国第一。早在2000年、2001年,全疆生产各类番茄制品分别为31.3万吨和18.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农中国》节目曾报道,新疆的番茄和我们平时吃的番茄不太一样,它比较容易储藏和运输,而且汁水少,更适合加工成番茄酱。于是,番茄酱出口就成了新疆番茄生产的一大特色。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在一份关于“番茄酱”的《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品指南》中提到,番茄酱罐头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番茄制品,主要分为两种规格包装,大罐原料酱(重量大于5千克)和小罐番茄酱(重量小于或等于5千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棉花和番茄不止一次被“黑”

今年1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禁止从中国新疆进口棉花和番茄,以及所有用这些原料制成的产品,借口是该地区的人权侵犯和强迫劳力的广泛使用。

对于美方这一举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所谓“强迫劳动”问题完全是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机构和人员凭空捏造出来的“世纪谎言”。美方一手炮制谎言,又根据谎言采取恶劣行动。令人不齿的是,美国自己存在的强迫劳动问题不时见诸报端。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特朗普政府就威胁要制裁新疆的棉花和番茄,并在去年12月初正式落地。拜登政府上任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扩大制裁覆盖面到全新疆的所有棉花和番茄。

可谎言即便重复一千遍也还是谎言。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新疆累计15.1万人转移就业,其中大多数是疆内跨地区就业,到其他省市就业约1.47万人。即便是赴其他省份的新疆务工人员,他们的民族风俗、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权益也依法得到了各地的充分保障。

为什么矛头老对向新疆?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历史上还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新疆再次从腹地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往返穿梭的中欧班列不仅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互利共赢,也让新疆这个连通中国内陆和中亚、欧洲市场的枢纽日益举足轻重。

新疆不仅有“明月出天山”的塞外风情,更有“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大美河山,还是高质量瓜果梨桃牛羊鱼一应俱全的丰饶乐土,妥妥的吃货天堂。

比如,新疆是世界三大加工番茄产区之一,其番茄和番茄制成品质量均远高于国内外规定标准。近些年不少火锅店的番茄锅风靡全国,其中的番茄很多就来自新疆。新疆还是国际棉纺织行业的佼佼者,2020年棉花产量占全国87.3%,广销海内外各地。

好巧不巧,美国偏偏要找上门来,以“强制劳动”为借口,宣布禁止进口来自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无非是想先把“一带一路”出口封死,顺便再给新疆纺织品、番茄产品贴上“奴工”标签,让白花花的棉花和红彤彤的番茄都烂在新疆田里。

新疆人有话说

今天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新疆生活的人,他们均对新疆番茄赞不绝口:

任瑞婕这样描述她对新疆番茄的感受:“新疆的番茄不要太好吃,做饭只用新疆自产的。新疆番茄纯度也高,酱又浓又香,还便宜。”

新疆番茄品质特别好,新疆人也特别喜欢吃番茄,新疆的拌面、夏季凉拌菜中都有番茄。”同样是新疆本地人的张禄平说,“新疆番茄的种植现在基本都是机械化种植和采收,全部机械化加工。所谓‘强迫劳动’纯属无中生有。新疆现在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新疆农业大学教师冯魁对新疆番茄有比较深的了解,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2019年,我作为辅导员曾带学生在新疆焉耆县深入田间地头参加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进田地、进番茄加工厂,与番茄接触了一个月,深深地感受到新疆的番茄味美质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据冯魁介绍,“疆独特的光热条件和昼夜温差造就了新疆生产的番茄色素好、品质好、味道浓郁,既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作为水果吃,在生产上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机械化采收。”

本文来源:环球网、东方网·纵相新闻、观察者网、金投网、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