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根据东岳先生所讲的《东西方文化与文明溯源》中第10节、11节课程整理而成,内容有删减,如想看完整版,请下载混沌大学APP,与东岳先生一起走一次纯粹的思想探索之旅。

上篇《王东岳:文字符号到底对思维方式有何重大影响?(上)提到,西汉早年一本叫《淮南子》的书中,用“天雨粟、鬼夜哭”这样惊人的笔调,来形容人类制造文字符号这件事情。

为什么?因为古人虽然不能详细论证它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但却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字符号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重要:

它不仅使得人类能够积累文化和资料,使得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得以累积而传承,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对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还讲到,人类在文字符号发生以前,思维和意识形成漫流状态,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意识流”;文字出现以后,外在文字符号构成系列,人类思想得以展现,并推导成体系,由此才缔造了人类明确的思想结构。

换句话说,文字符号是思维方式得以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天,我要通过讲这个主要影响因素,使大家明白思维方式的变形和分化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以及东西方文化、文明的特征和区别。

授课老师| 王东岳 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

编辑|混沌大学商业研究团队

支持| 混沌大学前沿课

本文为混沌大学商业研究团队原创文章,500堂认知好课,就在混沌大学app

东方文化产生技术和艺术
西方文化产生哲学和科学

大家看下边这个甲骨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了5个图符,却讲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一个总是把舌头伸得很长的孩子,他的母亲被毒虫或者毒蜘蛛蜇死,由于死法不吉利,不得葬于氏族公墓。

第一个字画了一个孩子,即“子”。

第二个字画一张“口”,然后外面画出长长的舌头,这个字就是“舌”这个字最早的形象,意思是一个总是把舌头伸的很长的孩子。古人给孩子命名,经常会把他的一个生理特征表述出来作为他的小名,所以这个孩子叫“子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字画的是一个母亲,所以先画一个女人,请注意,今天把这个字倒过来,就是母亲的“母”。然后中间画了一个毒虫或者毒蜘蛛,旁边画了一个腿完全硬的尸体,然后在上边打一个指示符号,这个字就是今天的“歹”。

第四个字是“不”。

第五个字,是画一个坟墓,然后里面埋一个人。

这么长的一个含义,这么多意思的一个故事,居然只用5个字符就表达完成。

大家想一想,文言文与它何其之像。中国古代文章的表意过程就相当于一幅连环画。所以我前面讲,中国古代原本的文章结构没有语法逻辑关系。因为具象图画系统中包含的信息量极大,不需要用抽象复杂的逻辑思维推展自己的思想概念,于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倾向于具象化,倾向于类比化,而不倾向于推导关系。

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长久训练下,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状态,我把它叫“技艺文化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它只产生技术和艺术,或者它的主体文化最有利于产生技术和艺术。

宋代马致远写过一首词叫《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要注意,在古代的诗词里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他的这个语词结构,没有任何虚词、副词或者介词,没有任何语法逻辑联系。枯藤、老树、昏鸦,用不着讲枯藤绕在老树上如何如何,但结果是最好的词。

说明什么?它说明具象思维、具象符号,特别有利于艺术文化的产生。

我们知道,做艺术的人最需要的是具象思维,而不是抽象理性思维。中国的具象思维倾向,就特别适合于缔造中国的艺术文化。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大文豪之中,除了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中个别人发展经学,而且还是散点逻辑状态的经学,真正的大文豪大多都是艺术家,比如屈原、李白、杜甫;比如唐诗宋词,甚至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文章思想性并不复杂深奥,文字美和意境美才是他们成为大家的原因,他们都是美学家。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缔造艺术的能力极高。

比如,隋唐以后中国出现抽象画,也就是写意国画。中国在上千年前,写意的半抽象国画就已经达到极高水准。而西方出现抽象画,直到近代一二百年才发生。

跟中国的古画、写意画相比,西方现代抽象画实在是差距太远。只不过由于西方今天成为主流文化,于是它的那些最难看的画都卖出高价。我相信,如果中国逐步崛起,中国古画才会是价值更高的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我说,中国文化首先特别有利于缔造艺术,其次缔造技术。在这里我得纠正大家一个概念,我们今天把科学技术混为一谈,请注意,从原始状态来分析,科学和技术是两码事。

技术,是实践经验在前,事后找一个理论把它贯通起来;科学,它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是逻辑建模在前,然后建一个实验室,用实践经验来检验。

中国文化产生技术体系,而从来不产生哲科体系,也就是哲学和科学体系。这里大家注意,什么叫哲学?这里只说一个最简单的表述,所谓哲学,是指古希腊一群大号儿童所玩弄的一种纯逻辑游戏,叫哲学。这个纯逻辑游戏的延展分化产物,叫科学。

举个例子,比如哥白尼。他当年建立日心说,没有任何证据,他只是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有严重的破绽。他仅仅是猜想如果把太阳放在中间,让地球、星辰、月亮都围绕着太阳运转,那么托勒密的逻辑模型,会更简单、更严谨,而他没有任何证据。

这就是为什么哥白尼死后50年,布鲁诺因提倡哥白尼的学说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太阳广场,万民欢呼;直到哥白尼死后七八十年,伽利略晚年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还被西方宗教裁判所软禁,而学界没有任何抗议之声;直到哥白尼死后将近100年,金星盈亏、光行差和恒星视差这三大证据才逐步出现。

再举个例子:

人类一直不知道基因是怎样形成的。远古时代,人们一直说不清楚基因到底是颗粒状还是液体状。说它是液体状,有证据。比如说父母两个人个子都高,后代个子都偏高,父母两个人一高一低,后代就有高低不等的局面,平均个子就会处于中等。从这一点上看,基因是一个液体状,混合状态;但是反过来又发现,某一个生存性状或者生物性状,它会表达为单独的、突出的性状,这又显得基因是颗粒状存在。因此,古人甚至在达尔文之后,直到孟德尔以前,一直找不见基因的基本组态。

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根据生物遗传现象的特征,在纯逻辑上建构基因组形,这就是著名的“双螺旋基因组形”。这个时候,人类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基因的分子机构的。直到十几年以后,隧道显微镜被发明,才发现他们的这个构形居然分毫不差。

说明什么?逻辑建模在前,实践检验在后,这个东西叫科学。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哲学史上,主流哲学界你是听不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这句话我们中国人叫的最响亮,因为我们整个文化体系是一个技术体系,是一个具象的实际操作体系,是一个经验体系。

我们今天的现代知识体系全都是逻辑推演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在技术时代(科学时代以前),中华文明创建了世界技术体系的60-70%以上;可到科学时代,中国文化骤然衰落。原因是技术体系是“硬态试错法”,它是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试错,因此它的范围狭隘,而且时度、难度极长。而科学体系是在逻辑模型上建构,它一旦建构,就扫平相关所有事件,从而造成软性试错法的巨大效率。

我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我在诬蔑中国文化,因为我说中国文化不产生科学。我再说一遍,我讲课只讲所以然,不谈好与坏,你要想理解东西方文化内涵上的重大差别,你必须理解这种内涵得以发生的原委,这叫所以然。搞清这个东西,你才能理解不同文化内在素质的根本支点。

(请点击小程序,预约今晚东岳先生《老子思想主旨钩沉》首播课)

东西方文化分野的原因

为什么西方与东方不同,会产生哲科文化体系?哲科体系的思想方式是怎样导出的?

请大家注意,拼音文字最早发生在地中海紧东侧,古代有一个小小的种族叫“腓尼基”,腓尼基人把海中的一种蚌砸碎,做出紫红色的染料,鲜艳而不褪色,因此周边的人就把他叫紫色人,这就是“腓尼基”这个名称的来源。

由于它紧环地中海东侧,因此早在3000年前(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在环地中海地区周边经商,竟然占据当时远洋贸易的50%以上,于是腓尼基这个地方诞生了象形文字——拼音文字26个罗马字母中的近似22个。

那么拼音文字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我做一个说明,它一定是在交流条件充分、各自又孤立、一定的半隔离状态,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象形文字。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开放地貌条件下,拼音文字才能形成。

我举个例子,比如在环地中海地区,由于开放地貌,种族、部族之间来往密切,或者经商,或者打仗、民主扰攘,文化交流不断。一个人来到另一个部族,既看不懂他的象形文字符号,也听不懂他说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办?他只剩一个办法,就是把对方说话的发音用音标标注下来,你来做一个音标,我来做一个音标,大家最终在交流中只使用这个音标体系,而把各自原来使用的象形符号丢掉,这就是拼音文字的来源。

请大家理解我这一段话的意思——拼音文字是迟发于象形文字的一个符号系统,它一定发生在半隔离、半开放的这个地理环境之中,因此它仍然是继生存结构以后的次生条件,所以在中国绝不可能发生拼音文字,因为它没有这种隔绝状态的交流障碍和必要。

拼音文字的发上也立即引出一个严重的问题——文字符号失去概念。

比如我在这儿写一个拼音“sun”,这个字就是我们图符中的这个符号,中国人一看这个符号就知道它是什么,“太阳”、“日”。可请问有谁看见“sun”这个词,你会知道它是太阳?我说我站在sun上,你会认为sun是大地,我说我坐在sun上,你会认为sun是椅子。“sun”这个词的概念来自于谓语系词后面的谓语注义,比如古人讲sun是太阳神的居所,比如我们现代人讲sun是氢核聚变的天体。请注意sun这个词,它居然没有概念,一切概念来自于“是”后面的谓语部分,由谓语给它命义或定义,“sun”这个文字符号才具有概念。

人类的思想由三大部分构成,最基础的元件就是概念

再下来叫命题。大家要注意,绝不是一篇文章上挂一个题目就叫命题,命题是在谓语系词后面的谓语,给前面的主语词项进行定义,这种语法逻辑结构叫命题,这是思想组成的第二部分。

思想组成的第三部分是命题的推导。请想想,我们把这三大部分的总和叫做思想,而它最基础的元件是概念,可是拼音文字一旦出现,概念居然在符号中消失,它必须在命题的抽象逻辑推导中才能建立各个词项的概念,这就导致他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儿,甚至每想一个概念和问题,都得在强逻辑的规定下运行自己的思维,由此产生一个怪诞的思维病状,我把它叫“逻辑强迫症”。

请大家想想数千年人们考虑任何问题,都无法在词项符号上呈现概念,而必须在强逻辑的逼迫之下运行自己的思维,由此形成一种纯思维的逻辑结构和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及其思维方式缔造了纯逻辑游戏。

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什么是纯逻辑游戏——哲学,所以哲学叫“爱智”,而不叫“实践”,它是纯智慧的演动,纯智慧的逻辑模型建构体系叫“哲学”,这个东西的后演分化形态叫“科学”,因此我们讲“哲学乃科学之母”。

西方思维方式所缔造的西方文化内涵叫哲科文化体系,它跟中国的技艺文化体系完全不同,由此缔造西方思维方式和东方思维方式的严重分化和隔离。

我举个例子,西方哲学家讨论所有问题把它归结为存在,追问存在,因为存在是万物最基本的属性,可是“存在”这个词在西语中是怎样书写的?它居然是写一个“Be”然后在后面加上ing,请大家注意“Be”是什么?“Be”就是“是”的非时态中轴词,也就是“is、 was、 are”。把Be变成进行时态,就是“存在”这词。

所以中国人最初翻译西方哲学“存在”这个概念的时候非常难翻译,即使我们今天翻译为“存在”都似乎不够准确。我们把“存在论”有时候叫“是论”,有时候叫“本体论”。我们死活搅不清楚该怎样分析它,它为什么只把谓语系词抽出来居然就能代表万物之存在?是因为万物都在“是”的后面。

如此抽象的表述方式确实是我们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很难理解的,它表达着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巨大差异。在这个强迫系统上一切概念、一切思维、万物的存在,都必须在一个逻辑抽象链桥的推导上,才能够建立。这个把逻辑形式抽取出来形成对万物注解的结构,叫“哲科思维模型”,听懂这一点非常重要,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分野由此发生而逐步分隔。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下中国人是怎样表述“存在”的:

在甲骨文中先画一个倒三角代表女性,中间画一杠代表女性来例假和生孩子的产道,形成才能的“才”。为什么是“才”?古人认为只有能生孩子的女人才最有才。在“才的”旁边画一个孩子,这个字就是存在的“存”;古人深知,仅有女人生不了孩子,必须有男人播种,于是再在旁边画一个“才”,然后在“才”的旁边,画一个男阳,这个字就是存在的“在”。

请看,中国人所说的“存在”是什么?是一个具象体系,繁衍后代,子子孙孙,万世不竭,这是中国人所谓的“存在”。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巨大不同。请想想,如果连思维方式都不同,那么文化内涵最后会背离到何等巨大的程度?所以说,在这种思维训练的引导下,东西方发生了文化内涵的巨大分歧。

东西方文化各具的价值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人类文明最底层的思绪,而越原始、越低级的思绪和东西,一定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未来文化和文明再造有重要参考性。而西方文化是工商业文明的体现,因此,人类下一场文明在接续着工商业文明而发扬的时候,它是接续的通道本身。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在未来文明和文化再造中各自具有的价值,是我们理解文化、文明、思维内涵最本质的东西和方法。

上个世纪中叶西方出现一个新哲学,叫“后现代哲学”。什么叫后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中心概念是什么?解构,消解的“解”,结构的“构”。

它要消解什么结构?消解西方哲科文化结构。它认为正是西方的哲科文化思想体系构成今天人类的系统危机,西方哲人非常清楚他们的这个哲科文化体系的根脉深植于拼音文字之中,因此他们提出两项反对:第一叫反对语音中心主义,也就是反对拼音文字;第二叫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大家看逻各斯(Logos),它是拉丁字母表述词语和秩序这个古希腊概念的一个拼音文字,是今天logic这个词的前身,而logic就是逻辑。

从“后现代哲学”的两项反对中,可以看出西方最具头脑的人今天已经意识到,西方文化不代表未来。所以,你只有了解各自文明发生的渊源,只有了解文化的基本素质,只有了解文化基本素质所规定的文化发展趋势,你才能理解文化和文明的实质以及它们的趋势。显然,人类今天面临第三次文化和文明建构的思想工程,只有在理解这样一个文明发生序列上,你才能建立未来的文化和文明展望。

如果大家听懂我所讲的这些,应该明白我只讲了一个东西——什么叫文化。

我前面多次讲,所谓“文化”,只不过是人类这种智性生物所表达的谋生行为和意识体系的总和,它和我们的生存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人类的一切生存都叫文化生存,因此你要想理解人是什么,你要想理解人类文明及其构型是什么,必须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底蕴。

文化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叫生存结构。也就是你面临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以及你自身的生存需求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个东西是文化得以发生的第一根基;

第二,思维方式。由于文字符号的不同,导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分野,从而导致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巨大分裂,由此形成东西方文化各具的基本特色,这叫思维方式;

第三叫遮蔽效应。我们一般说“文化天然具有拓展性”,这个说法是很成问题的,大家一定要明白,人类的任何文化、任何思想模型,都与真理无缘;既然我们的任何文化和思想模型都不是真理,那么它为什么能够成为有效维护我们生存的体系?是因为它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封闭结构系统,我们在这个自洽的封闭结构系统的笼罩下获得安宁。因此,文化天然不具有拓展性,反而具有遮蔽性,文化只有在对撞和交流的过程中才发生拓展效应。

比如西方的古人,他们自古相信神学,直到近代,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才不断地想突破神学的外壳。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写的《十日谈》,全是对基督教及其教士的恶毒攻击,启蒙运动时代当时的学者狄德罗、伏尔泰这一批人,对西方神学的压抑结构不断攻击,是科学时代来临的接生过程。

你读一下明史和清史,一个皇帝他的母亲不是皇后,也就是说他不是嫡出,而是皇帝其他妃子或相当于皇帝小老婆生出的孩子,叫庶出;他做了皇帝以后,从孝道出发他得把自己的生身母亲提升为正位皇后或者皇太后,居然是整个朝廷的大事。

中国人的聪明程度跟西方没有任何差别,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居然只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居然只是一个血缘体系内的人伦社会结构,对庞大的自然学体系竟然一无触碰,形成强烈的遮蔽状态。所以我强调这一点,请大家理解文化不具有天然拓展性,文化首先具有遮蔽效应。

文化的这三大素质让我们发现,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立自己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小至一个企业、一个集团,甚至一个个人,要建立自己的集团文化和个人文化,都必须符合上述三原则:

1、必须找见跟其生存结构相关的那些要素,成为引申自身文化的基本前提,这叫生存结构;

2、必须找见跟这个生存结构相适应、相匹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必须意识到任何文化早期都具有维护效应,而晚期一定发生戕害效应,因此你必须在上述两项构成的文化系统上打开一个破缺口,使异质文化或别种文化能跟你发生对撞交流和融会贯通,从而产生对遮蔽效应的消解和对未来生存道路的拓展。

最后做一个做一个总结:什么叫有效学习?

如果你的听课、读书、学习只是在原有通道中,在自己的原有思维模型下运行,我把它叫“无效学习”,因为它表达你处在遮蔽状态;在今天人类生存形式高速变化的时代,你只有听到不同的声音,才叫“有效学习”。

我们今天是以东西方文明的参照和东西方文化的参照作为整个讲课的背景,它在西方主流文明今天覆盖全球的情况下,展现出东方思路别致的、不同的声音,它同时又从更深层告诉大家,西方文化的特征,从而让我们在自己可能被遮蔽状态下的东方思维方式中找到一个突破口。

因此,如果你觉得我的讲法似乎有些反常,似乎有些出格,那算你听出滋味了,因为这才叫有效学习。

(长按扫描二维码,预约今晚东岳先生《老子思想主旨钩沉》首播课)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