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当前楼市说不上乱象,但让人看不清是真的。在政策严监管、利率上调、区域分化的背景下,成都楼市却出现了几大怪象,建树今天带大家捋一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一墙之隔,差价几万

第一大怪象就是老破小和新房的鸿沟差距,尤其是在主城区三环内,由于建设年限较早,集中在一二环之间的老破小房龄基本都在30年以上,更是不乏50、60年以上的老破小。当然这种情况在全国特大城市都会存在,可成都的特殊之处在于:北京上海额度老破小可以卖到均价甚至超过均价,可成都的老破小只要不是学区房,价格低的让人咋舌。一环核心位置的老破小最低的单价在每平1万左右,而成都最贵的房源单价已经突破10万,同属一个区域,可能只差几公里,却呈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情景。

放眼全国,也只有成都会有这么极端的情况。拿市区新房来比,开出来的品质新盘可能单价已经过3万,可周围极有可能被单价1万的老破小包围。在成都中优背景下,这种情况可能会长期持续。

二、区域分化,差距拉大

第二大怪象则是整个成都楼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情况,环形分布的成都,区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呵,以“5+2”区域为例,金牛区与高新区的单价已经相差快1万每平,而三圈层最低的金堂,单价可能不到高新区的三分之一。豪宅品质区域与老破小集中区域之间的差距、学区房与非学区房区域、配套完善与配套落后的区域、品质改善盘与老破小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分化将成为无可避免的常态。

三、数据出入,平均明显

如果只看数据,可能会有一种错觉:成都的房价好像并不贵,别说和北上广深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就连和中部的武汉比较,房价都低不少。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就是错觉。

成都超大的城市面积,巨量的人口以及环形分布的城市格局,让区域差距非常明显。大成都1.3万的均价下,是靠二三圈层占大成都一半的挂牌量拉低下来的,而主要的中心城区(不算二圈层,单指5+2区域),平均房价已经达到1.9万,部分行政区的新房房价已经突破3万,而成都1600万的人口中,70%都聚集于此,只有这个区域的房价才能真真切切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只看数据,那么被平均的太明显,毕竟均价不是众数。

四、价格上涨,数量下跌

当前成都楼市另一大怪象就在于新房二手房的交易价格还在持续微涨,但交易数量尤其是二手房交易数量却呈现持续的萎靡,这一切与政策的严监管都脱不了关系。成都从去年11月开始,二手房在部分炒作团体的运作下,着实上涨了一波。针对这样的情况,成都政府快速出手,先是打击炒作群体,后又出台免2变免5的政策,抑制二手房非理性交易行为,接着又出台新政对法拍房等炒作灰色空间进行约束。这样一波操作下来,二手房上涨的势头是被按住了,虽然市场规律下,短期之内交易价格难以降低,但抑制非居住需求的买卖行为,对成都楼市的健康发展还是非常有利且必要的。

五、刚需无门,优质惜售

第五大怪象就在于刚需购房者,或者刚需住宅的持有者,无论是购买还是销售,都会遇到碰壁无门的情况。许多老破小持有者,地铁门口的房源挂一年也卖不出去,刚需购房者挠破头也很难找到新颖的优质房源,而真正优质的房源在政策的加持下(例如免5、例如次新),房东变得惜售,临时变卦,加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另一边却是条件较次的房源怎么吆喝也无人接盘的尴尬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政策严控,打新升温

在政策严控的背景下,二手房已经上涨了一波,兑现了去年的红利。相较于二手房的各种限制(包括贷款、税费等等),新房再次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虽然万人摇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新房完全没有剪刀差。核心区域供应稀缺的新盘更是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打新的状态将持续下去。

总之,成都当前的楼市情况有些微妙,但也让人期待。政策刹车是着实见到了效果,但市场与行政,土地财政和房价,资产增值与泡沫挤兑,这一组一组的问题只能交给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支持,建树杂谈:每日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