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展览界的提法和做法,都是上交会首创的,比如2017年提出的‘3+365天’永不落幕展会,后来用到进博会‘6+365天’;比如上交会首设的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后来也被很多展会所借鉴或复制……”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总裁陈辉峰说。

2021年4月15日,第八届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在上海举行,东浩兰生作为承办单位,也是整个展会的“操盘手”之一。

八年前商务部在全国规划了三个主要展会: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其中,技术贸易的展会,就设在在上海,即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作为这个展会的承办单位,一路伴随这个展会的成长而发展。

“今年上交会的主题聚焦在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等,也更注重贴近民生生活,比如服务机器人板块,如何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数字养老、数字防疫……这些都会在本届上交会看到,也是值得期待的部分。”陈辉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上海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陈辉峰

对陈辉峰以及他带领的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而言,上交会的举行,是创新升级、数字办展的又一次实践,后续的中国品牌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将接踵而来。如何创新发展,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更好链接产业上下游,需要包括东浩兰生会展集团的会展人不断摸索尝试和努力。

如此,上海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会渐行渐近。

会展业创新升级关键看这四点

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会展业都遭受毁灭性打击。

据国际展览业协会联合UFI中国俱乐部调查统计,UFI61家主办会员仅在2020年2-3月延迟或取消的55场展会净面积总数达2,909,850平方米,27家UFI场馆会员共延迟或取消了158场展会。

与此同时,疫情也催生出了新型业务模式,例如采用线上云展会、数字化展会、展会直播等方式举办展会,推动会展行业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疫情确实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观展的习惯,参展的习惯。”陈辉峰说,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一些技术手段,改变改造提升赋能展会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2020年,东浩兰生会展集团在510中国品牌日首尝展会直播、线上云展会的方式,到了7月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也采用了更多数字技术,包括直播、虚拟现实等方式,提升展会的数字化智能化链接。

不过,陈辉峰认为,对于线上和线下办展的问题,需要有辩证的思维。

“回到展会的本质,它是为了促进交易,是交易的手段,特别在一些复杂的产品与技术面前,线上无法满足这个需求。”陈辉峰举例说,美国CES电子消费展,是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展会,今年1月转到线上进行,没有办线下实体展;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在会展届也是响当当的品牌,去年没有办,今年在规划线上做。“但我们从效果来看,线上展会,远远不能满足原本在线下活动举办的那些需求。”

“线下展会,仍然是这个行业的主要方式,”陈辉峰说,同时,线上展会可以做一些补充、引流、增强、赋能。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回归到会展业的本源,就是创造展商与观众之间互动的价值,让他们成为一种天然的链接。”陈辉峰用四种功能概括展会的本源:

第一是商品展示,包括新品发布。

第二是品牌创造,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下,品牌露出意味着行业地位。

第三是引领,大家在一起交流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新技术。

第四是交易,现场会有一些成交。

“只要满足了4条,这个会展就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性。”陈辉峰说,从目前来看,他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的能很好实现这四种功能的展会。

并购重组资本助力“会展中国”版图

一方面是全球会展业的创新探索,另一面,在全球市场,会展业的资本并购重组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国际市场上,英国英富曼会展集团(Informa PLC)宣布与博闻集团有限公司(UBM)正式合并,携手打造国际领先的B2B信息服务集团;全球最大的商营展会主办机构之一,法国高美爱博展览集团(Comexposium Group)收购MFV Expositions 特许经营展等。

而在中国市场上,会展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刚刚起步,国内虽已经涌现一批初具规模及品牌影响力的会展企业和会展项目,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及品牌展会相比,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仍存在差距。而这,某种意义上,也给中国市场的会展企业留下了足够大的空间。

2020年10月,东浩兰生会展集团100%的股权置入给上市公司兰生股份,借此,东浩兰生会展集团完成资本层面的一次飞跃。

2021年4月13日经过上海市场监督局的核准审批之后,兰生股份改名为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简称和代码不变)。

“资本并购的背后,需要一套逻辑,比如战略趋同、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最后达到价值创造。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进入上市公司,这样的一套逻辑,我觉得是存在的。”陈辉峰说。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与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杭州会展集团,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1875万元,持有其25%的股权。

“展览馆、会议中心就如同火车站飞机场是一样的,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陈峰辉说,“中国的会展,迎来了一波发展的高潮,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会展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不过,在全国各地的场馆建设中,有一些建设过热的现象,不少场馆的出租率不高,“我觉得适度的超前是需要的,但是也要避免建设过热。

陈辉峰说,东浩兰生会展集团的版图里,有一个“会展中国”,“我们的战略是不是重资产的布局,而是项目展会的布局。”

在资本助力下,东浩兰生会展集团的“会展中国”版图,可能会更快拼成。

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上海需要哪些努力

纵观历史,上海会展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4年上海贸促会以及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90年代快速增长,每年增长20%,国际性展会数量与德国比肩,上海也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从会展的数量上,上海已经是全球第一了。未来在质量的提升上,上海会展需要有所突破。”陈辉峰说。

到“十四五”末,上海要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重点提升会展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集聚高能级办展主体,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项目体系,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展会模式。

在陈辉峰看来,上海要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需要在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第一要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办展主体。上海会展的硬件设施都是世界级的,但上海的会展主体,特别是本土市场主体的建设与发育还不够,需要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某种意义上,这对东浩兰生会展集团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第二要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展览会。上海很多有名的展览会,但多是外资品牌的移植。比如2020年世界商展百强榜中,上海占了14席,这在全球各城市排名第一,但这14席展会中,本土的品牌还不多,比如上海车展、进博会、工博会,其余大多都是外资品牌移植的展会。所以自主品牌的国际展览会的培育,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是关于如何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创造或形成在新经济新技术环境下的办展模式与方法。如果上海在这个方面能够取得突破,也表明上海会展业在质的方面的提升。

“对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而言,我们必须发挥作为本土企业的生力军的作用,朝着上面的三个方向,不断努力和前进。”陈辉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