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区的山涧小溪中,生长着一种类似贝壳沙甲的小河鲜——沙蚬。沙蚬个头不大,贝壳呈半扇形,颜色因环境而异,常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贝壳上有密密的弧形花纹,一圈隔着一圈,像淡墨晕染的纹路,小巧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蚬虽普通,却一身都是宝。蚬肉营养丰富,肉可鲜食,也可入药。有开胃、通乳、明目、利小便、治脚气、去湿毒及醒酒之功效,还可治疗肝病、麻疹退热等。河蚬是底栖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壳粉还可作石灰的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蚬一年四季皆有,在每年的端午前后最为肥美。只要水环境好,河蚬就会大量繁殖。农村长大的“70”后或“80”后,都有着儿时下河摸蚬的美好回忆。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拿着篓箕、笊篱等工具,拎着小竹篓、小水桶去溪河里捞河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篓箕在河里连泥带沙地挖起一篓来,然后在水里摇动晃荡,把小沙石从篓箕的小孔中筛掉,剩下篓箕里较大的沙石和河蚬,然后把河蚬一个个地挑出来放入小竹篓、小木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蚬做法多样,蒸、焗、烧、炒均可,各有风味。小小的蚬在以前是买不起肉禽的普通民众中极受欢迎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蚬明目利湿、清热又解毒,对于暑湿炎瘴的南方实在是再适合不过的保健小食。

千百年来,客家人已经将蚬食发挥得淋漓尽致,煮蚬汤、煮蚬肉、煮蚬边,炒蚬、捞蚬,煎蚬蛋,各种手法各显奇妙,味道更是应有尽有。无论哪种做法,都无法掩盖蚬肉的鲜美,更无法抵挡客家人对河蚬的喜爱。小至街边小店,大至酒店餐馆,都会有河蚬这道菜。

在那物质匮乏的乡村僻野 ,勤劳的客家人总会在土生土长的天地间安身立命,顽强生存,小小的河蚬既给人们提供了食材,也是一种独特的营养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