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海生陆浩强 戴文华

占地120亩的农业科技园区,只有一位管理员,对基地的管控大多时候只需一部手机……这样的新鲜事就发生在坐落于浙江平湖的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内。

打开手机里的“数字农合联公共服务平台”,基地9块种植地实时数据一目了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通过手机实现远程人为干预,设定相关数值,从而调控大棚内的环境及施肥机的输出情况。“自基地实行数字化管理以来,效果很显著:叶菜一年可以种五到六茬,年亩产两万斤,产量是传统种植模式下的一倍多。”该基地负责人郭东明说。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平湖农业各个领域,都能找到数字化的影子——“云农博”线上采购平台、“金平湖鲜到家”掌上商城等载体,实时抓取市场信息,让“田间”能够更灵敏地反映。

记者从嘉兴市农业农村经济局了解到,近年来,平湖市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和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构建“数据资源一朵云、农业自然资源一张图、业务应用一张网”的数字乡村发展体系,加快农业领域数字赋能,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并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招引高科技农业项目。2017年,平湖成立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三年的时间已招引20个数字农业和产乡融合型项目,签约总投资达21.56亿元,其中与国际先进农业企业、院校合作的占30%。

二是加快智能化硬件配备。围绕平湖市“1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改造,先后投资2.05亿元,重点建设平湖市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等4大类8大项目19个子项目,加快流通物联中心、智慧农机指挥中心、数字工厂、5G以及物联网基地建设等。先后建成涵盖蔬菜、食用菌、林果、水产等产业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基地13个,对农产品生产的湿度、温度、水分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实现农产品生产管理工厂化、清洁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率为79%,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应用率为65%。

三是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出“金平湖鲜到家”“网上农博平湖馆”等线上平台,在线提供农产品销售、采摘游、农家乐以及民宿预订等服务,农户在开展线上营销的同时,可实时掌握农产品销售情况、增长趋势、用户画像、供需预测等,为产销精准对接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四是推进绿色化农业生产。开展肥药“两制”数字化应用,全市90家农药经营单位配备“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身份信息”读取、“人脸”识别等技术,对农资生产、批发、零售、使用、回收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数字化监管,落实农药实名制购买率10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和处理率均达100%。上线数字化的终端采集数据分析,开展养殖尾水处理水质在线监测、数据5G传输、视频实时监控。建设农田生态数字化管理,实现水稻田自动灌排精准控制,及时掌控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绿水青山”的“含金量”。

“数字化改革应用到我们农业领域,不仅教会我们‘怎么种’,还教会我们‘种什么’。”郭东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