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北海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迎来许多市民、游客光临打卡。眼下,湿地公园内马鞭草、美人蕉、遍地黄金、三角梅等花开得正艳,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形成了紫的、金黄的、粉红的花海,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的花卉(资料图)。涂嘉瑜 摄

“清明假期母亲从百色来北海玩,我专门带母亲和小孩来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打卡,看看湿地公园的建设效果。”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了解到政府花了大力气进行治理,一直想过来看,如今眼见为实,公园又大又美又干净,不仅改变了以往冯家江两岸脏乱臭的面貌,还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亮丽的生态公园。

“治污、生态、为民。”在2018年至2020年为期两年的建设中,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以治污为要,着力改善冯家江流域生态环境,取得了预期成效。前不久,自治区公布2020年“美丽广西• 宜居城市”综合奖及优秀范例,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获评“2020年宜居城市建设优秀范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植环绕的冯家江湿地公园(资料图)。许振国 摄

冯家江贯穿北海市区,由北向南汇入北部湾,总长度16公里,其流域两岸曾有虾塘2000亩、雨污直排口363个、养殖场24个。围塘养殖、污水直排以及养殖废水,一度造成冯家江水环境恶化。“别提漫步冯家江两岸,以前住在冯家江上游附近的居民,由于天热时水体太臭,根本不敢开窗;中下游虾塘遍布,没什么人去。”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治污,项目建设中,在冯家江流域沿线敷设截污管道30公里,对鲤鱼地水库、冯家江、铁路明渠和三江明渠污染严重区域进行清淤约54万立方米,清退周边养殖污染区近2000亩,并通过新建大冠沙再生水厂,利用再生水提高冯家江流域自行净化能力。

冯家江红树林里的白鹭群(资料图)。蒋礼宏 摄

治污是为了生态修复。冯家江流域生态系统复杂,涉及江、渠、海、水库的治理。“最大程度恢复原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格局”成了治理的出发点和坚守的基本原则。走进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建设的“小心思”:雨水调蓄塘是由原来废弃的养殖塘改造而成,“乡愁林”是把施工过程中的古树集中起来移栽而成,沿海滩涂湿地和生态湿地塘是变废为宝的虾塘,河堤渠道没有一律硬底化而是建成自然堤坝……渠的修复、库的修复、江的修复、植被的修复,均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区鸟类由2017年的136种增加至171种,多次监测到世界极危珍稀鸟种勺嘴鹬,来自世界各国的环志鸟及黑翅鸢、褐翅鸦鹃等十多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沿岸滩涂得以休养生息后,沙虫等底栖生物种类由2017年的66种增加至89种;冯家江流域分布的17种红树植物,生长态势越来越好。

新建成的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市民群众

享受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场所(资料图)。李君光 摄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没开园前我就到这里工作了,之前主要是种花种草,现在修剪花草多一点。”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园林工人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公园附近,在此之前没有什么固定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没啥事干,现在每天可以到公园干活,有了固定收入,会一直做下去。

彭阿姨住在冯家江上游附近,由于冯家江治理后人气越来越旺,她从中发现商机,在江边租了一间小铺做起了小本生意。一个月前,彭阿姨的三然居小卖店开业了。治理后的冯家江,不仅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还带动了周边区域价值的提升,经初步测算仅土地增值就达到200亿元以上。

“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期间方案也做过多次调整,但建成后得到了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市住建局将继续督促建设运营方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持续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生态休闲环境。

来源:北海日报 悦北海综合编辑

声明:文章及图片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处理。

悦北海 北海人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