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有“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称号,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风范与底蕴。随着历史的推进与朝代的更迭,服饰文化也在丰富与扩充。历朝历代都有独特的服饰风格,少数民族也拥有独具一格的服装特色。

《周易•系辞下》曾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指的是三皇五帝用衣裳垂示百姓得以治天下。垂衣裳包括上衣与下裳,象征着乾、坤两卦,也代表着人类由原始社会迈入文明时代。远古时期,人类只能用树叶、羽毛来遮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布帛的诞生,先人制造出名为“蔽膝”的皮革饰品,后又演变为前后两片的“裳”。而后,人们以磨细的骨头为针,以植物的藤蔓为线,再以兽皮为主要材料,缝制出背心式的服装,名为“衣”。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发明出用皮毛制成帽子、衣裳以及用草或皮制成的鞋履等。

商朝建立后,我国的冠服制度才真正进入萌芽阶段。不同时期的衣冠服饰制度都不尽相同,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文化大繁荣的现象,而此时服饰的色彩与样式也如同思想一般丰富多样;汉朝时期,冠饰日益丰富,帝王将相、士庶百姓之间的服饰各不相同,不可越级。

人们的服饰审美日益趋于艳丽、精致与奢华。纵观历朝历代的衣冠服饰,不难发现许多朝代服装里的衣袖都略大,可以装下不少较大的物品。那么,古人穿着大袖衣服行走、奔跑或是干活时,为何袖子里面的东西不会掉落呢?你看袖子里有多少“机关”。

中国的袖文化

“袖”又写作“褏”,读音与“由”一致,同为“ yóu”,意思也同“由”相近,表示“手所由出入”的意思。古代的袖子长且宽,垂下时完全将双手掩盖住,因而也有“广袖”之称。古代文人常用“长”与“修”来形容衣袖,皆用以表现袖子之长。

例如,东汉文学家张衡所著的《南都赋》中,“修袖缭绕而满庭”一句描写了舞女挥动长长的袖子在庭院中回旋、飞舞的场景。由于袖子又长又宽,每当人们情绪激动时,时常不自觉地挥动衣袖,此动作又称“拂袖”与“挥袖”。元代王冕的《冀州道中》中,“拂袖”指的便是诗人挥动衣袖表示对连年征战与元廷的不满与怨愤。

那么古人的袖子究竟有多长呢?《汉书·董贤传》中记载了一则汉哀帝为董贤断袖的故事。董贤性格平和,善解人意,深受汉哀帝刘欣的宠爱。两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如寻常夫妻一般恩爱无比。一日清晨,汉哀帝起身忙朝政,董贤还未苏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哀帝发现自己的衣袖被董贤的身体紧紧压住,用力抽离必会吵醒董贤。汉哀帝不忍惊动董贤,便拔起床边佩刀,将衣袖割断,悄然无息地离去。董贤醒后发现身下断袖,对汉哀帝的情分更加深厚。由此可见,古人的袖子极长,即便割断也不会伤及身体发肤。

袖子的主要用途

古人的袖子作用广泛,兼具多种功能。例如,袖子可以充当手帕、毛巾使用。魏晋诗人阮籍的《咏怀·西方有佳人》一诗中提到“举袂当朝阳”,诗中的袖子便可当作伞或长帕,用来挡住旭日东升的太阳。

战国晏子使楚时,晏子回复楚王:“齐国张袂成阴”,指的是齐国每个人张开袖子挡太阳,便可将晴天瞬间变成阴天,用以形容齐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袖子还有掩面、拭泪与擦汗的用途,例如,《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里的“掩涕”便有诗人用长袖擦泪的意思。

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袖子常被人们用来擦拭眼睛或是面部,这早已成习惯使然。再如,古代舞蹈常用长袖飘飘来展现舞者的优美的舞姿与生动的神态。袖舞是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袖作为舞蹈的主要服饰道具,通过舞者舞动身体或是拂动长袖来传递美感与情感。

例如,汉高祖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便擅长“翘袖折腰之舞”,凭一舞将刘邦的心牢牢拴住。除此之外,古人还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袖”来指代特定的人、事物或现象。

例如,“红袖添香”中的“红袖”是古代侍女的代称,整个成语用来形容有身旁有女子作伴读书;“两袖清风”指的是两个衣袖中除了清风外,一无所有,用来形容为官清正廉洁;“长袖善舞”用来指代有权有财有经营头脑的人。

袖子里的“机关”

古代袖子不仅可拂、可断、可遮,还可以藏纳物品,具有口袋的作用。通常来说,古人的服饰并无缝制口袋,人们会将零碎物品收纳在袖子、衣襟、背包或是腰间的荷包里,最常见的便是藏在袖子里。古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之说,并非所有人都能穿着大袖的衣服。

古代只有上层社会的贵族雅士才能身穿大袖,社会底层的百姓为了劳作方便,通常会用襻膊将袖子绑起来,或者直接穿着短袖。古代袖子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小袖、广袖、方袖、直袖、箭袖与垂胡袖等。除了小袖外,其他袖子均可缝制一个与袖子开口方向相反的暗袋,口袋通常呈梯形状,可以将银两、书籍、信件等小件物品装置其中。

汉服中的琵琶袖又宽又长,双手抬起,两个袖子如同两把大型的琵琶。倘若将琵琶袖口的五分之四缝制起来,只留一小部分供双手伸缩,那么两只袖子便形成了大型的口袋,可以放置大型的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战国时期“窃符救赵”的故事中,信陵君的食客朱亥力大无比,将四十斤铁椎绑在双臂上,并用宽大的袖袍遮住,仿若无物。不过,袖中的暗袋通常缝制在手肘后,以免抬手或垂手时袋中物品掉落。

结语:

我国衣袖文化是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人的衣袖具有规范礼仪的功能与作用。在古代礼仪交往中,穿着宽袖出席大型场合是对东道主的尊重,给人以庄重、沉稳的视觉效果。

综上,古代衣袖的演变历程漫长且悠久,其中渗透着老百姓智慧与创新的结晶,也为现代服装设计领域提供灵感与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