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风干的‘鸡头米’批发价一斤80元,新鲜的颗粒大一点的差不多一斤60元、小一点的也要40元,刨去工人工资、土地租金等开支,能赚100多万。颗颗‘鸡头米’就是粒粒‘金豆子’!”4月12日,宿迁市泗阳县庄淮芡实(俗称“鸡头米”)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周业传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在外工作的周业传了解到家乡的支农惠农政策后决定返乡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周业传听说“鸡头米”种植能赚钱:“说实话我完全不懂怎么种,听说它产值高、收益好,就来了兴趣。”

为掌握“鸡头米”种植技术,周业传瞒着家里人偷偷跑到外地学习,吃住都在别人的基地里,一窝就是几个月。他先从选种、育苗学起悉心钻研,慢慢地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种植技艺,而后又重点学习了采摘技巧。

“‘鸡头米’全周期环节中采摘最关键,采早了没成熟只能扔掉,采迟了又卖不上好价钱。采摘必须靠手感,手握着成熟的果实用大拇指往下摁,籽向内滑进去没有发出声音就是成熟的,还未成熟的会有咔嚓声。”说起采摘技巧,周业传如数家珍。

周业传种植的是夏芡,和油菜轮作。“鸡头米”收获后,他就在土地上种油菜,一茬下来基本解决了土地租金支出,同时还能改善土壤肥力。“鸡头米”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通过几年的打拼,周业传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附近的村民都称呼他“米先生”。作为种植“鸡头米”的行家能手,2020年他被增选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

周业传的成功吸引了周边的村民前来学习,对每位村民他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庄圩乡“鸡头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成为淮沭河边上美丽的风景线,预计年内种植规模将超过5000亩。仅周业传的家庭农场就带动60多名低收入村民就业。

近年来,泗阳县庄圩乡持续加大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力度。通过登记造册、入库培养、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涌现出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庄圩乡党委书记许晶晶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带强特色农业、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致富。

通讯员黄德春 罗轶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朱文军

编辑: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