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介绍知觉现象学创始人: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我们继续介绍庞蒂的代表作之一:《行为的结构》这本书,今天的内容有点抽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我们介绍了,庞蒂在一开始就说明了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搞清楚意识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那是什么关系呢?是意识决定自然,还是自然决定意识呢?其实都不是,这本书其实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庞蒂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批判了原子式的实在论;后一部分批判了绝对化的观念论,其实就是经验论和理智论两种极端。

简单来说,前一种思想就是把人彻底的物化,人是一种机械式的物,而后一种思想是把人彻底的意识化,人成为了绝对的精神性的实体,就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样,梅洛庞蒂认为,其实这种思想和经验论是类似的,就像是在思想中将人彻底物化了一样。但梅洛庞蒂认为,不管是经验论还是理智论,都已经偏离了现实,走向了极端,他们终究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梅洛庞蒂开篇了第三条路,不是意识绝对化,也不是自然绝对化,而是一种融合和统一,也就是说,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放置到一个背景中去认识,回到现实中去认识。

前面我们介绍了,庞蒂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把我们带入了纯粹意识的领域去认识事物,但梅洛把我们从纯粹意识领域拉回来,回到现实中去认识事物,这其实也正是现象学的本质,现象学不会去判断事物的真假对错,而是需要把事物放置到一定的背景或者环境中去认识,胡塞尔把事物放到纯粹意识去认识,而梅洛庞蒂把事物放到知觉中去认识,因此梅洛庞蒂的哲学也称之为“知觉现象学”。

那什么是知觉呢?它也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种孤立的、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知觉者所经历的内在状态的总和,要认识知觉,可以从人的行为中去认识,准确地说,梅洛庞蒂是把知觉和人的行为、外在环境、内在意识和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看。并且把知觉赋予了本体论的意义,这个我们后面再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具体梅洛庞蒂是如何驳斥经验和理智论的观点的呢?梅洛庞蒂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驳斥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和巴浦洛夫的反射学说。比如巴浦洛夫的“反射学”把人的行为当成一种事物来处理,而忽视内在意识和外在环境的作用。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巴浦洛夫的狗”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说的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这个实验表明,某些刺激物多次反复出现之后,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非常常见,比如某些人锁门之后,会习惯性拉动几次门把守,很多人看到某种食物之后,会条件反射地感到恶心等等。

但庞蒂认为,条件反射只是提升了机体对某一类型的情景的一般反应能力,但我们并不能把这种刺激-反应等同于因果关系,或者钥匙和锁的这种关系来理解。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射这种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人的行为被当成一个物理事件,认为生命机体和外部自然世界的互动,被简化了一个类似:接收到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过程。这种对行为的理解是一种原子式的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线性的因果论的方法。

梅洛庞蒂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这种缺点,并结合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整体性结构”的概念。一个结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整体,不是简单的个体和部分之和,而是包含了整体内,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生命机体对外在刺激的反应,不是单一的个体的反应,而是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一种“集群反应”,关键是,外部的整体刺激和生命机体的整体反应之间,不是单向的因果链条,而是双向的、互动式的,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结构”。这样梅洛庞蒂克服了行为心理学的原子论和线性因果论的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洛庞蒂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一种结构化了的整体,是一种有意义的整体,它既不是物, 也不是意识,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 任何行为都发生在处境之中,或者在结构之中。梅洛庞蒂从格式塔心理学得到启发,认为生命体的行为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混沌的形式,机体不能完全识别具体环境,只是做出本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如植物和低等级生物;第二种是可变动的形式,机体能够识别出事物的简单结构,并将这种结构运用到其他同类的事物中,比如巴浦洛夫的狗;最后的也是最高级的一类是象征的形式,也就是人的行为的形式,这就已经不再是动物一样把外界环境当成信号或者简单刺激,而是把环境刺激和机体的行为一起象征化。

梅洛庞蒂对应地提出了世界的三种秩序:物理秩序、生命秩序和人类秩序。

在物理秩序里面,机体面对的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环境,一个机体仍然是一种类似于物的机体,机体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刺激-反应”的结构。

在生命秩序里面,机体面对的是环境和生命之间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是为了追求生命自身稳定和平衡,而形成的一种“环境-姿态”的结构。这个时候的行为,刺激不再是简单的原因,比如即便是狗看到了食物,感受到了美食的刺激,但是因为有一只老虎在食物旁边,这只小狗也不会去吃食物,生命机体会做根据环境做出简单的判断。

而第三种人类秩序里面,情况就更不同了,人面对环境,不再局限于客观、外在的自然环境,而是在自然基础上的人类“知觉到的环境”,环境不是客观的因素,也包括文化、种族、信仰这些非客观的因素。这个时候,行为的主体不再是动物一样受生命本能支配的机体,而是人的身体、知觉者的身体。身体在面对知觉的环境的时候,所遵循的是“被知觉的情景-劳动”的结构,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的“劳动”是梅洛庞蒂借用了黑格尔哲学里面“劳动”一词,意思是人类用以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这个整体是有意义的整体。所以,梅洛庞蒂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一种结构化的整体,它既不是物, 也不是意识,更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好了,今天我们聊了这本书的上半部分内容,关于梅洛庞蒂对行为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经验论和理智论的一些思想和观点的反驳,下一期视频,我们接着介绍这本书的下半部分内容,来聊聊,知觉、意识、身体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