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峰/文)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化先进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特别是闻名中外的三国历史文化胜迹令人景仰。本文要讲的是二百年前因科举取士而发生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勉县武侯祠

科举取士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改变了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制度,削弱了官僚豪强士族的势力,官吏的选拔任用权归于中央,有利于消除选官上的腐败,有利于缓和人心、笼络人心,提高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也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当然明清以后也出现了不讲究实际学问,束缚思想,阻碍了科技进步的弊病。除元朝中断三十余年外,科举取士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科考大致分为三级,县府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即"童试"(亦称院试),考中者为"秀才";省里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叫"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在京城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叫"会试",考中者为"贡生(士)",第一名叫"会元";在会试考中者基础上进行"殿试",考时务策(一般为治国安邦论策),皇帝确定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余均为进士。

史料载,明清两代五百多年,汉中府(辖州厅县)共考中进士130名,沔县仅考中两名,十分奇巧的是这两名进士是父子二人,父亲叫严公均,儿子叫严庆云,父子都走上仕途,成就了汉中尤其是勉县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并且,父子二人都是清正廉洁、公正贤能之士,享有很好的官声和口碑。

黄沙镇油菜花

严公均(?-1765年),字衡石,号竹溪,勉县黄沙镇人。严公自幼聪慧好学,读书认真,尊师爱友,与乡邻友好和睦。他参加清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科"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戊辰科"会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不久,朝廷即授贵州省锦屏知县。

锦屏县属黔东南,苗族侗族汉族等杂居地区(现有16个民族),与湖北、湖南相邻,属贵州省不容易管好的边隅之地,此地虽历史悠久,但交通不便,主要是民族矛盾纠纷较多,山地林区为主,生产方式和经济开发较为落后。严公均到任后,即公告全县民众,官府保证公正执法,对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深入山林村寨,调查民情,处理纠纷,鼓励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他在任期间非常注重消除名民族人民之间的隔阂,努力化解矛盾,促进各民族相互团结关爱。他出身农家不忘初心本色,始终严以待己,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他自己拒绝贿赂,还严禁属吏差役受贿或敲诈百姓。为防止兵匪袭侵,他深入民众劝导敦族睦邻,与人为善,守望相助,互相关心扶持,开展治安联防,维护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据史料载,严公均文化基础很好,公事之余,常写诗文,还写了评讲《唐诗》的四卷文字,给亲戚朋友和相近人士多有馈赠。可惜的是,经数百年沧桑洗磨,至今已难以寻觅了。

严先生在锦屏为官近二十年,建树颇多,在广大百姓口碑亦好,他清廉自守,勤于民事,终积劳成疾,乾隆三十年(1765),病卒于锦屏任上,由其子扶柩归葬家乡黄沙镇。

严公均有三个儿子,长子庆云(1732——1799),字蔼如,号淡园,自幼遵从父训,读书认真,学习自觉,加之天性聪颖过人,18岁即考为诸生(考得秀才等学位,统称诸生),食廪(享受国家给予的助学金)。他虽年少,但其学名已传遍乡里。他与当时的汉中洋县人岳震川、王擅魁都在"关中书院"求学,被人并成为"汉南三杰"。19岁,考上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乡试举人;20岁,考上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进士。当年,朝廷即授其为云南省罗次县知县,尚未到任,又接朝廷指令,命其从云南运铜到京。山高路远,任务艰巨,庆云的熟人为他担忧,但他人虽年轻却信心十足,他说:"人都选有利的事,那苦差事谁担当呀?"随即慨然就任。当时从云南运铜至北京,水路陆路兼有,水路多有急流险滩,陆路许多大山险岭,他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历经三年,圆满完成运铜任务,没有出现差错。

严庆云完成任务后,仍然到云南罗次县(元代设罗次县,1958年并入今禄丰县)就任知县之职。罗次原属南诏国,是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是"温泉之乡""恐龙之乡"。他在罗次县当了十年知县,经常不带随从深入村寨,只身探访和解决民间疾苦,调解处理各类纠纷,指导鼓励群众发展生产。史料载,由于他的勤政努力,致使罗次县讼无留牒、民无冤痛,在老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朝廷考核其政绩,他连年都评为优秀,正当上司层层上报朝廷为其升迁职务时,他父亲严公均在贵州锦屏县任上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庆云急赴贵州锦屏将其父亲灵柩运回沔县黄沙镇老家安葬,他也遵制在家"丁忧"守孝三年。后来,他母亲也病殁了,他连续在家守孝达五年多。服满,乾隆三十五年(1770)朝廷补授他为山西汾州府临县(今山西临县)知县。

由于庆云原在云南表现突出,到山西临县又很快打开新局面,两个月后,便升迁为山西大同府浑源州知州,此与时任山西布政使的朱珪(1731——1807年,后代理山西巡抚。1776年,上书房行走,教太子顒琰读书,后为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了解和信任严庆云有关。庆云为人耿介,行事低调,不走后门和投拜权贵,从不对人讲与上司关系等。

次年,适逢考察州、县主官政绩决定前程的"大计"之年,大同府的知府平时见严庆云不走动不巴结上司,对庆云心怀不满,即以庆云"缺乏吏才"为由,上报省上请罢其官。朱珪见到报告后即了解情况,专门召见大同知府申斥:"山西的州县官都能像严庆云这样,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是怎么得罪了你,你怎么想把他整倒呢?"大同知府受到批评,立即惶惧谢罪。

严庆云在浑源知州任上一干就是十年,他清正廉洁、干事认真、勤奋敬业、作风朴实,获得了突出的业绩和良好的官声。他特别注重教育,为了兴办学校,他带头捐资创办了桓麓书院(现为浑源中学),营建了讲堂、学舍等;还发放教育经费,资助穷家子弟、奖励先进学生;选聘贤良名师,严明学校纪律。庆云同僚在他的感召下,也踊跃捐款给书院,并以余资投给商家生息,以保证书院长期正常运行。

庆云的勤奋工作得到上司和朝廷的认可,经上司推荐保举,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调进京,升任刑部直隶司员外郎,未及上任,又奉旨改任为巩昌府(府城在今甘肃省陇西县,当时为甘肃省会所在地)知府,足以表明朝廷对严的器重。上任才几个月,严庆云的职位又有了变动。清代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规定凡是在地方当主官都不得在本省任职,到外省当官还要计算里程,知县官要离家五百里,知府官要离家八百里。巩昌府距严庆云勉县家乡没有超过八百里,因此算是违反制度。为此,几个月后的第二年五月,庆云改调为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市)知府。

庆云一贯耿介正直、低调做事,勤奋朴素、踏实履职,也不巴结上司、谄媚逢迎,当时的陕甘总督见他不走动、联系少,即对他的印象不好、评价不高,就故意找他的事情,适逢严手下办事人员不小心出了纰漏,受到上司的从重批评和刻意追究,伤了严庆云的心,他一气之下便辞职返回老家。史料对此记载他是因"不阿权贵"。《汉中府志·风俗》载:"勉县,按(隋志)云'连襟氐羌,性质直。务农习猎,民多劲悍。'"不知严庆云先生此举是否与"性质直""劲悍"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就不看重功名的严庆云果断辞职后,两袖清风回到汉中,一个人住在汉中府城内的一个旅店,适逢南郑县知县郭嵩检查各旅店号簿,发现这个旅店号薄上有严庆云的名字,当即大惊,责备手下人说:"严太守住在这里,你们为何不向我报告?"又立即派人到旅店去查看,去的人看望后回来禀报说:"该店并没有住什么太守老爷,只有一个老头,披着一张老羊皮,在房檐下徘徊打转转。"郭嵩说:"对了,那就是严太守。",立即赶到旅店去拜会了严庆云。

严庆云辞官回到黄沙镇老家,自是回归田野,仍是平易近人,与乡人邻里和睦相处。嘉庆三年(1798),白莲教农民起义军由湖北攻入汉中,战火无情,百姓受难。老迈的严庆云带上全家人,长途跋涉到山西运城县,住在朋友楚海山家中以避兵祸。为养家糊口,他在运城安邑书院担任讲席(教师)。但是,时间不长他生病卧床并日渐严重,家人遵嘱把他运回家乡,行至凤县王家台,他病死车中,时为嘉庆四年(1799)五月,终年68岁。

严庆云的二弟严景云(1734——1801),字泰阶,号蓼园,也很有学问,但一生只考中贡生,没有取得做知县的资格,担任过甘肃省文县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严庆云的三弟严晫云,生卒年不详,考中贡生,《汉中府志.选举》载有其名。

黄沙是个好地方,人口稠密,地肥水美,交通方便,文风昌盛。三国时诸葛亮在此制造木牛流马,是一著名遗址。严氏父子皆苦读成才,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又皆为清官廉吏。严庆云当官尽职尽责,清正廉洁,万事无我,为国忘己,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不与贪官昏官为伍,慨然弃官归隐田园,其人格、风骨令人钦佩!

往事如烟,转瞬百年。寒窗苦读十数载,能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向往,勉县严家父子都考中进士,还是一个县仅有的两名,在汉中历史上属于孤例,留给后世一段美好的传说。父子二人奔波千里当官干事,勤恳踏实,为民谋利,其纯良品德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李振峰撰文)

参考书目:

《汉中府志》

(《勉县文史资料》全十辑)

《浑源州志》

(市方志办编《历代名人与汉中》)

作者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汉台区作协顾问,近年来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次),其中省级报纸专版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