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发射现场,工作人员都在鼓掌欢呼,只有一位白发老者,躲在角落里悄悄抹泪。

这一幕,恰好被摄影师拍下来。照片中的老者,就是我国航天领军人孙家栋。

他的眼泪,饱含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多少欣慰和艰辛。

回想往事,孙家栋很感慨:小时候想当一名土木建筑师,上了大学想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没想到因为一块红烧肉去苏联学习飞机设计,然而回国后一天飞机制造也没搞过,一毕业就加入导弹研制大军,搞了9年的导弹,却又与卫星结下终身的情结。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我国航天事业经过37年的发展,终于获得首次探月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年78岁的孙家栋,又马上投入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准备开拓另一个新领域。

如今92岁的孙家栋,依然奋战在我国航天事业上,是3位“两弹一星元勋”仍健在的科学家之一。

从导弹到卫星,从北斗导航到探月工程,他领导下发射的卫星,占了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这位总设计师,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辉煌,为了国家的强大,他一直默默地奉献自己。

聂元帅钦点,转行搞导弹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导弹火箭研究院正式成立,开启了我国航天梦的征途。

研究院里只有一个专业人才,那就是刚从美国回来的钱学森。他被奉若上宾,可独木难成林,搞导弹火箭得有一批专业人才。

聂荣臻知道后,就去找刘亚楼要人。

刘亚楼为难了,自己的空军队伍也是刚组建不久,派去苏联学习的23位留学高材生刚回国,还没落进自己口袋,聂帅就来抢人。

聂帅单刀直入:“我要最优秀的人才!”

刘亚楼心疼地诉苦:“聂帅,这23位都是当年从全国300位军人中优选再优选出来的状元,你来要人,我不敢不给,但怎么也给我留三分之一吧?”

看着刘亚楼苦兮兮的惨相,聂帅哈哈大笑:“好,给你留8个人,其他我要了!这都是为了国家,现在我们不仅要在航空上发展,还要争取在航天上一鸣惊人。”

看完23份档案,聂帅圈了一个人的名字,再看一眼,又划了一圈,此人必去国防部五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成绩表太亮眼了:苏联留学期间,门门学科满分,7年成绩全优,获得“斯大林金质奖章”,这份荣誉,全校一年只有13人。

这位入聂帅法眼的小伙,就是29岁的孙家栋。于是,学了7年飞机设计的他,被转去研究导弹了。

其实,这不是孙家栋第一次“转专业”。

13岁时,他考上哈尔滨专科学校的土木系,想着学好一门技术,以后修大桥、建高楼。

1947年辽沈战役后,孙家栋失学了,但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系预科,想着以后搞汽车也不错。

当时哈工大实行苏式管理,一年后,他熟练掌握了俄语,为日后留学苏联打下根基。

1950年元宵节,孙家栋准备午饭后去哈尔滨的姐姐家,听说晚上学校饭堂有他最爱的红烧肉,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吃完晚饭后再去。

晚饭时,播出了一则通知:“新成立的人民解放军空军,要在我们这批学生中挑选人员,有意者可立即报名接受挑选。”

孙家栋想着:“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只有9架飞机,周总理让其飞两遍。国家的空军需要人!”血气方刚的他立马就报名了。

他当场填报从军申请后,凭借1米8优秀的体格被录取。他来不及去姐姐家,当晚坐上列车,就前往空军第四航天校区沈阳报到。

一夜之间,孙家栋从一名预备大学生,变成了一名精神抖擞的军人。他放弃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的需要毫不犹豫从军,成为国之脊梁的一员。

师从钱学森,一切从零开始

航天学校的教官都是从苏联请来的,孙家栋凭着流利的俄语,马上被派去当授课翻译。

自此,孙家栋优秀的才华开始显山露水。

1951年7月,经过多轮考核、层层选拔,他以优异的成绩从300名军人中脱颖而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院学习飞机设计。

这23名优秀“状元”,被委以国家厚望。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国家给他们每人配备了一套质地最好的毛呢军装、一个上乘的牛皮行李箱和牛皮书包。

这个牛皮箱和牛皮包,孙家栋一用就是70年,至今仍当作贴身宝贝,提醒自己代表中国军人形象,要为实现国家理想而奋斗。

七年后,孙家栋学成归国,准备在空军施展拳脚,不料却被聂帅钦点,“抓去”搞导弹研究。

本想大展宏图,却要搞零基础的专业,他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在中国航天初创时期,毅然回国为国家为民族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影响着孙家栋。

听说要跟着钱学森搞火箭搞导弹,他既激动又担心,自己学的是飞机专业,对导弹一点底儿都没有。

钱学森安慰他:“这里的同志,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就是没有学导弹的,你的航空理论,算是与导弹专业最接近了。”

钱学森待人亲切和蔼,给孙家栋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让他深刻难忘的,却是钱学森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后,我国自行研制了一种新型火箭,准备发射前,按照惯例,要将制导系统平台上的4个高精度陀螺试装,再运往发射基地。

试装时,车间师傅向孙家栋说:“这4个陀螺都是同一批次的,时间紧迫,第一个能装上,是不是不用再装其他了?”

孙家栋觉得有道理,于是同意了。没想到在发射基地安装时,有一个陀螺怎么也装不上,急得他团团转,只得向钱学森报告。

钱学森听了后,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把装不上的陀螺仔细研磨再试装。

加工研磨时,钱学森亲自跑来,仔细查看故障现场。精细研磨耗时间,孙家栋和师傅从下午一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装好,钱学森一直不肯回去,陪着他们完成工作。

孙家栋对此非常感慨:钱学森的教诲无声胜有声,身体力行,既保护了自己的自尊心,又严谨地解决了问题!

从此,孙家栋把钱学森当成自己人生的标杆,追寻着他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

在钱学森的培养和关怀下,孙家栋从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

9年里,孙家栋参加了全部导弹的研制工作,从导弹总体设计员,一直干到总体部副主任,成为钱学森的接班人指日可待。

钱学森力荐,转行搞卫星

1967年夏天,孙家栋正在办公室进行导弹设计,国防科的汪永肃参谋,没有提前通知,突然就闯了进来:“上级决定,调你去负责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原来,钱学森独具慧眼,一眼看中孙家栋稳重的性格和出色的能力,向国家推荐他负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孙家栋对导弹研究了9年,终于熟悉了,并取得一定的成就。现在说换就换,没有一点儿情绪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的前途重要,还是国家的前途重要?他想了一夜,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38岁的他,又一次“转专业”从零开始。这一次,他一干就是54年,没再离开。

虽然又是一片空白,但孙家栋已经是钱学森的得意弟子了,师承钱老的严谨和担当,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我国第一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技术总负责的孙家栋,没日没夜地呆在基地研究。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环绕太空、响彻全球!

钱学森高兴地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是对了。他确实敢干事,也确实会干事!”

然而,发射入轨不容易,卫星返回更艰难。会干事的孙家栋,也有经历失败的时刻。

1974年11月5日11时,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矗立在发射台上,即将点火发射。这时突发情况出现了:卫星没有按照设定的程序转入内供电状态!

如果继续发射,意味着运载火箭,只是将一颗不能正常供电的无用废铁发射到太空。

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大喊一声,命令停止发射。

按规定,停止发射程序要逐级上报,孙家栋将个人置身事外,冒着极大的承担风险,下了这个命令。

发射停止后,他因为精神高度紧张,一度晕厥过去。醒来后,他马上带人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当日15时30分,再次发射时,火箭因故障启动自毁程序,几年来的心血付之一炬。

在那个年代,我国经济并不发达。一颗卫星,背后凝结了万千国人的汗水,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一切可以动用的财力、物力、人力,都会倾向于航天事业。

孙家栋痛心疾首,花一年时间攻克困难,于1975年11月26日,将这颗里程碑式的卫星成功发射到太空,我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从地球轨道回收卫星的国家。

自此,孙家栋深深感到: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而强者往往是敢于担当责任的人。

北斗之父,独当一面

1984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第二天,孙家栋刚离开发射中心,问题就出现了:轨道上的卫星“发高烧”了!

他通过监测数据发现:装在卫星上的镉镍电池温度偏高,超出设计指标的上限,如果不调整,这颗卫星危在旦夕……

此时,孙家栋像一名主治医生,召集技术人员开会商讨解决办法。很快,他想到了一个“治疗”方案:将卫星调整5度,改变太阳辐射角,最大限量增加电池放电量!

这一方案也是需要层层上报指挥部才能执行,时间来不及了,指挥员要孙家栋签名自己承担责任,才肯执行。

“孙家栋”三个字落笔不久后,卫星“退烧”了,正常环绕在轨道上。

一次次,正是他不顾个人得失的大义凛然,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敢于担当,成就了这位航天界的奇才。

60年里,他将45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些人造卫星不限于军事应用,还有测地卫星、广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载人卫星等,实现了国家自主控制卫星信号的权利。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此,他说:“在信息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国,我们一定要掌握自主可控的权利,才能保证国家信息的安全。”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的人生选择从来都服从国家的利益:只要国家需要,他就干!

他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把生命中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国家需要的工作上。对于自己获得的成就,他只是说:“我们那一代科技工作者,都是为了国家埋头苦干的人。”

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END .

【文| 野百合】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