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个不爱热闹的人,但凡聚会,能推就推,十次饭局有九次缺席,一餐饭,觥筹交错,推辞和热情,每个人都口生莲花,却是塑料花,不够真,你来我往的,往往一两个小时也难以结束,许多好时光就这样消散在无聊中了。

但一旦朋友发来消息:新收到好茶,来喝茶吧。却立时就准备起来。在茶香中,光阴的流逝似乎就有了意义,喝茶的时间往往比吃一顿饭要长的多了,有时候一下午时间就在闲谈与茶香中过去了,有时候到深夜了,茶已淡,谈兴却与夜色一样浓着,于是换了新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会与酒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应该就是茶会的真,和酒会的假了。

好东西,要分享才有趣味,无论是好茶,好的思想,还是真诚的交流。

闲来读诗,发现很多古人也是喜欢茶会多过酒会的。

陆羽本人也经常举行茶会,陆羽是茶人,也是诗人,他一生坎坷,茶能让他的经历和心事沉淀成睿智,这睿智,也是资源,朋友们都喜欢和他交往,聊天,领略好茶,同时能领略他的思想,真是一举两得。皎然是唐代很有名的诗僧,和陆羽交往甚密,两个人都是喜欢品茶,陆羽从小出家,又有文采,和皎然和尚很谈的来,两个人经常相聚品茶,一边谈诗论词。

他有一首诗《寻陆鸿渐不遇》写的简单明了: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段时间,皎然和陆羽住的很近,于是经常找他喝茶,从两首诗来看,陆羽的居处,必是篱笆院落,菊花朵朵。他穿过小径,来到陆羽种满了菊花的住处,拍门很久,却没有人开门,只好去问邻居,陆羽去哪里了?邻居告诉他说,这个人,每天都去山里,要晚上才回来呢!

诗里并没有表示皎然是等待陆羽回家,还是转身原路返回。但是两个人闲适清静的生活状态已经跃然纸上。

喝茶就是,两个或三个相似的人,行走在自己的轨迹上——不着急。

茶会起始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武元衡所做《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便记述了一场在寺院里举行的春茶会,并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弃,和对自由的向往: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寺院里的茶会,高僧、诗人,春花,春茶,茶与禅完美融合,人与人的交流,也因为环境的启示而心领神会。

社交饮茶,取其高雅,却不得不端着一点儿,因为要注意形象,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如果是有目的的聚会,还要时时在心里算计着,怎样达到目的,一场茶,喝的全是疲累,哪里还有时间品味茶香,体会真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茶为媒介的社交,是慢慢衍生出来的另外一种关系,社交聚会和皎然陆羽他们的聚会不一样。朋友间,相约品茶,随意松散,姿态潇洒,反正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之间没有那么多约束,社交就没这么随意了,要在这样的场合,达到某种目的,必然要好好表现,心里有事,身段就得随时端着,保持得体,品茶成了一种形式,重点却在茶外。目的才是终极目标,这样的品茶方式,比较累。

明代的许多饮茶画,都是三五友人,大家一边交际,一边饮茶。其实明代的茶文化,是排斥众饮的,但是还是要求三两人对酌,林语堂也觉得,喝茶的友伴不能多,因为喝茶以客少为贵。人多一喧哗,便失了雅趣。一人为幽,二人为胜,三四人,则有趣。人再多,就完全乱套了,茶性消失,已然和酒会差不多了。

作者:月满天心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排版编辑✎沈袤延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