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和茅台酒:一次喝25杯,一生醉酒三次,建议尼克松喝茅台

周恩来:最爱喝茅台酒,一生醉过三次,告诉尼克松“茅台能治病”

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到了近现代,酒更是政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媒介。据记载,在解放前的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作为我党重要的谈判专家,曾为了保护毛泽东而进行了“挡酒”行动,这个举动使他喝酒的名气一下传开,人们甚至送给他“千杯不醉”的称号。其实,周恩来喝酒早在红军长征期间,就曾创下用超过1两的酒杯喝下25杯茅台酒的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为了停止内战,换取和平,国共两党决定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当时,毛泽东亲自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一次宴会上,毛泽东会见了重庆各界的党政要人和社会名流,期间,敬酒叙谈成为重要的交流方式。毛泽东作为绝对的主角,敬酒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周恩来为了保护酒量欠佳的毛泽东,他与毛泽东形影不离,频频具备代替毛泽东接受敬酒,喝了一杯又一杯,终于挡住了重庆方面各路人马一拨又一拨的“酒攻势”。周恩来当时的表现,后来被一位在场的新闻记者记了下来,他甚至发出了“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的由衷感慨。

周恩来生活简朴,平常的饮食也很简单,虽然善喝酒,有酒量,但却从来不会饮酒误事。为了做好统战工作,周恩来曾经常应酬喝酒,一直酒量都很大,而且他的酒杯中从来不掺水作假,每次与人碰杯时,他总是面带微笑,和善地与对方交流。另外,周恩来的酒品非常好,如果遇到不善饮酒的同事或朋友,他很有容人风度,常说:“能喝就喝,不能喝也没有关系”,另外,周恩来喝酒还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只要“干杯”两个字是由他说的,他就一定会把杯中的酒饮尽,从不应付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周恩来喝酒,最值得谈的就是他和茅台酒的缘分和故事。茅台酒应该是周恩来一生中最常喝的酒,说起他与茅台酒结缘,可回溯至1935年红军攻占贵州茅台镇的时候,当时为了保护茅台酒的酒坊不受损失,周恩来负责的军委政治部曾在成义、荣和、恒兴3家酒坊门口公开贴出布告,向人们宣布:“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周恩来善喝酒,尤其对茅台酒有偏爱由此而生。后来,到了解放后,周恩来与茅台酒结缘更深了。

解放后,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浦寿昌同志也能喝一点酒,有时周恩来在和浦寿昌在闲谈时,也会谈到什么酒好喝,以及当时国家烟酒业的发展情况等话题。有一次,周恩来出国访问,浦寿昌随行作翻译。路上听说茅台酒在当年的全国评比中没有名列榜首,周恩来和浦寿昌都觉得很遗憾。回国后,周恩来让工业组去大概了解了这件事。后来轻工业部给周恩来送来一份关于茅台酒生产情况的报告。浦寿昌在外事组工作,从工作上来说本来与此事毫无关系,可是周恩来在看了那份报告后,却在文件上批了两个字:“浦阅”,让人交给了浦寿昌。这使浦寿昌很受感动。他后来回忆说:“这件事把总理那种独有的人情味和幽默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你丝毫不感到他是威严的上级和领袖,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在一次招待日本乒坛友人的宴会上,周恩来亲手将两瓶茅台酒赠送给世界乒坛名将松崎君代,并对她说:“听说你父亲在制酒业干了好几十年,很辛苦。你回国后,一定替我向他问个好,并请他尝尝我们中国的茅台酒。这酒度数虽然高一些,但不伤人,味道也很不错的。”松崎听了十分激动。日本另一位乒坛名将荻村乘机机智地说:“周总理,你曾赠我一瓶茅台酒,我珍藏在家里舍不得喝。

一次,几位朋友争着要喝,不小心将酒瓶摔破了,酒洒在我的球拍上,我为此伤心了好几天。后来,每当我比赛处于劣势时,只要用劲闻闻残留在球拍上的酒味,我就会信心十足,勇气倍增,反败为胜。”善听隐言的周恩来被他的话逗乐了,笑着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要不然,我去买几瓶茅台酒洒在中国小将们的球拍上,就万事大吉了。获村先生,你不但球打得好,还是位难得的外交家。不过你不必性急,我早已作了准备,等会儿给你和长谷川先生名赠一瓶茅台酒。”

1971年,美国的基辛格奉尼克松之命秘密访华。来到中国时,对中国的神秘感使基辛格及其随行人员显得手足失措。在宾馆客厅迎候周总理的会见的时候,他们排成一行,垂手站立,表情僵硬,紧张而拘束,连话都不会说了。为了消除对方的紧张而拘束的情绪,以制造轻松的谈话气氛,周总理在与他们握手时,极力寻找话题与他们寒暄。其中,周恩来与美国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的呢?”周恩来与他们如同亲朋好友聊家常,谈的又都是琐碎的小事,但却使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神态很快就消失了。他们为周恩来的魅力所倾倒。

1972年在欢迎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的宴会上,周恩来用据说是贮藏了30年以上的茅台酒招待贵宾。将那古雅的小口白陶瓷酒瓶一打开,一股特殊的芳香悠悠溢出,沁向四周。香味浓郁而不干焦,飘香历久不散。敞杯不饮或开瓶不盖,芳香总是持久不散,就算饮后空杯,也留香不绝。这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茅台酒流,将尼克松迷住了。茅台酒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已名扬四海了,但是,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的晚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上,电视摄像机拍下了周恩来与尼克松满脸喜悦地用茅台酒干杯的镜头,并向全世界播送,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克松在这次访问中,对周恩来和茅台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事后曾回忆说:在1972年到中国去时,周恩来,一位精明的世界旅行家,警告我说,人民大会堂提供的那些像水一样的甜红葡萄酒是不值得一喝的。这使我毫无选择,只好喝烈度的茅台酒。周恩来告诉我,那些参加过长征的人都爱喝茅台,而且“它能治病”。它是如此厉害,我怀疑任何细菌能在里面哪怕活上几秒钟!

那么,酒量极大的周恩来,一生中到底有没有喝醉过呢?当然也会有,据说其一生共有三次醉酒经历:头一次是在与邓颖超结婚的时候,当时为二位新人敬酒的人很多,周恩来心情好也是来者不拒,所以他那天喝醉了。第二回是1954年,周恩来在出席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之前,来到了莫斯科,那次周恩来因为喝酒过多,加上旅途上过度劳累,所以,当时也醉了酒,事后他还因此做了检讨。第三回是在抗美援朝胜利后,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来时,周恩来当时与出席庆祝胜利宴会的几乎所有志愿军代表都碰了杯,后来,他显出了醉意,被送进了休息室。

周恩来虽然善酒,但他深知酒对工作既有可能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很有可能造成误事,毛泽东主席因此曾就喝酒问题对革命同志提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的要求。建国后,周恩来除了担任政务院总理,还兼任了新中国的首任外交部长,因此他专门向外交外事工作人员提出“喝酒不准超过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明确要求,并且将此要求传达至国内外所有外事部门切实执行。他还专门向有关同志交代说:“我们不管哪一级领导,喝酒都要自律,而且做下级的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领导,让他们少喝酒,更不能喝醉酒。”

周恩来虽然一生与茅台酒结缘,但到了晚年时,由于身体不允许他再喝酒,所以,在一些场合中,他再与同志或朋友碰杯时,便只举杯不饮酒,令大家感动的是,每当此时,他都会如实向同志或朋友如实说明自己的情况,大家听了他的解释,无不感慨和赞扬周总理的坦诚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