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好多朋友咨询我筹备做教育培训机构「客户增长」的问题,我认真做了一点点思考,以及总结我在教育培训行业工作接近10年的感悟

在此给大家做一点分享。

前言

使用教育产品的用户,通常需要支付三种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而教培行业的获客模式,正是由用户花费的这三种成本所决定的。

对学员增长(招生)的追求是校区运营的核心目标之一。从校区投入运营的起步阶段到快速成长阶段,再到稳定的成熟阶段,拉新贯穿了课程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拉新做不好,课程产品就缺乏学员;没有学员,再精致完美的课程产品都毫无意义。

接下来我将讲讲:

1、教培机构招生痛点和启示

2、4步走,搭建全链路招生增长模型

教培机构招生痛点和启示

成本高

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招生效率低,不同渠道不协同,A渠道效果不好,换B渠道尝试,不好再继续换。

第二个原因是陷入小课包困局。小课包没有设计转化卖点,服务周期长,收费低。教师课酬和场地成本高。

渠道分散

教育培训机构的推广渠道不下数十种。地推、户外广告、异业合作、广告投放、直播/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官网等。

推广渠道多,导致家长分散。另外,课程产品的了解是需要一定周期和深度的。家长第一次接触机构,一没信任,二没闲工夫,家长凭什么把时间花在你身上?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运营6-8个月就濒临闭店的机构中,70% 的机构,是因为没有100%建立周边3km市场的家长认知和信任。「家长不知道/没有体验这家机构的课程师资和环境,就闭店了」。

转化周期长

对于教培行业来说,家长在做出购买决策前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犹豫期。教学质量是否过关、教学进度是否符合孩子当前所需、产品本身服务如何、孩子喜不喜欢…这些都是家长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我们接触的大多数教培机构中,整个推广-体验-成交流程的做法简单粗暴不精细化,科学跟进差,导致转化成交差。

启示一:口碑营销重要性突出,社交端是重要发力点

口碑营销是教育机构招生最重要的一个方式。问卷调查得出,在家长用户信任的广告信息渠道中,熟人推荐位居第一位。

这里要注意区分,熟人推荐只是家长用户获取机构信息的一个可靠渠道,并不是让家长最终决定付费的关键因素,最终付费还是要看师资、课程体系、服务体系等综合实力。

教育成果难被量化(k12机构除外),要获得家长的信赖和认可,体验感非常重要。三线城市更依赖社交渠道,城市的人脉圈小而密,相识的概率高,人情和关系在社会运转中的作用大,家长对社交渠道的依赖性强。社交平台的借力,值得机构做精细化的运营。

启示二:消费、决策、付费的角色不同,根据角色制定招生增长方案

教育产品的消费群体(学生)、决策群体(家长)和付费群体(家长)分离。妈妈决策、爸爸付费、孩子消费。孩子与家长的机构选择动因明显不同,家长多为目的性导向“成绩”“培养爱好”;孩子在选择时,多为“对课程感兴趣”,“提高成绩有成就感”,“同学也在这里学”。

启示三:精细化运营,强体验感服务,打造招生增长闭环

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运营,多渠道的协同推广,多点突破,打造招生增长的闭环,提高招生效率和效果。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超预期的服务体验,因此,除了前端的推广获客,中间环节的体验和转化,同样需要协同设计,打造「全链路」的招生增长模式。

启示四:关注获客成本,提高获客效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极度严格的关注获客效率,是机构生存之道。

教培行业的获客运营,早已过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而是“精细机械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