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符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清代赵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代数百位帝王,很少有像武则天这样得到的评价经常走极端者。憎恨她的史官将她与吕后一起列为女子“恶类”,认为她是唐之罪人(见《宋史》),比较客观的则认为她虽然手段狠厉,但对大唐社稷也有积极贡献。这一切只因为两点原因:一是武则天女子之身当上皇帝,二是武则天生杀予夺不让男人。

直到现在,如《百家讲坛》等经典节目都探索过武则天的生平细节,这个女人的故事绝对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简单,她是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并不是一昧残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武则天以唐高宗妃嫔的身份回到皇宫后,开始表现得十分温顺谦和,后来却杀王皇后萧淑妃,出手对付长孙无忌等老臣,按照《资治通鉴》和《新唐书》的记载,武则天还亲手杀死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嫁祸给王皇后。

这么看起来武则天应该是极度冷血残忍的,但杀公主这事在《旧唐书》和《唐会要》中都没有提到,很有可能是后世史官为了突出武则天的阴暗面发挥想象,女人杀死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那已经完全泯灭人性了,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十分宠爱,可以推测杀公主的传言来自“废王立武”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叫“废王立武”呢?其实就是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以长孙无忌这个舅舅为代表的老臣集团,对唐高宗的皇权形成了威胁。这些人看不惯武则天,支持王皇后,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如果李治能在这件事情上取得成功,那等于狠狠打击了元老大臣的势力,将权力收归自己所有。

刚好,武则天也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想当皇后,并且为这个暗中联络朝中大臣,其中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互相援引,形成了一股与元老大臣对抗的新势力,支持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655年,李义府首先提出“废王立武”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赏赐,朝中风向大变,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等人都被唐高宗叫去开会,李勣装病,躲不过去后明哲保身地说了句“这是陛下的家事,何须外人指手画脚”,等于默认了。

褚遂良激烈反对,被先后贬到潭州、桂州、爱州(今越南境内,可以想象有多远了),658年便死在爱州;长孙无忌也没好到哪去,虽然他是唐高宗的亲娘舅,也因为武则天和许敬宗的积极活动而被削爵流放黔州,659年,袁公瑜逼迫着长孙无忌自尽,武则天对此心满意足。

不过,就在“废王立武”的紧张时刻,同样身为老臣的程咬金,却没有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是安稳活到了665年,在自己私宅中去世。要知道当时唐高宗和武则天集中对付的就是老臣们,程咬金凭什么逃过一劫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程咬金这个人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憨厚,他非常能看人,也非常能看风向。当初,劝秦琼等人离开王世充,投奔唐军的,就是他程咬金;李建成准备对付李世民时,劝李世民尽早自保,先下手为强的,还是程咬金。

程咬金军事谋略才能不突出,不代表他不聪明。“废王立武”时期,程咬金被唐高宗派去征讨西突厥,这个安排很有意思,因为唐高宗也是会看人的,他知道程咬金不适合当主将,只适合当猛将,而程咬金在此战中果然完全不听前军总管苏定方的正确建议,反而完全听副大总管王文度假称诏命的馊主意,无功而返。

因为这事,程咬金被免除官职,这看起来更像是他在全力配合唐高宗打击老臣,后来程咬金虽然又被任命为刺史,他却主动上书,请求辞官养老,唐高宗批准了。程咬金从头到尾就没有卷入“废王立武”漩涡中,武则天自然不会要他性命,可见程咬金清醒聪明,武则天也很能把握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