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相声演出节目中常说: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这话每日优鲜最近是听进去了。

单纯的2C业务已经承载不了它的梦想,向“平台化”和“供应链化”转型才是品牌的下一步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今年3月26日,每日优鲜就第一次对外透露,将不再只限于做自营生鲜电商,而是要打造成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为社区零售板块的商超、菜场和小店数字化赋能。

近日每日优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递交招股说明书,再次认证了这一举措。

生鲜电商作为一个长价值链、重运营的生意,涉及到采购、定价、促销、补货、配送等诸多环节,更要命的是它属于民生品类,等于从老百姓身上挣钱,本身利润率就比较薄。

即将冲击IPO的每日优鲜,明显不能再拿这个故事给投资人看。

而且,按照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的设想,若每日优鲜继续重点做前置仓到家业务,至多也只能在生鲜和快消领域占到6%-7%的市场份额,而转型做平台端,则有机会抢占25%乃至40%的市场份额。

前置仓模式,是2014年11月每日优鲜首创,也逐渐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生鲜新零售企业都采取的一种仓配模式。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理解成——仓库前置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于传统仓库、配送中心可能位于郊区、或者其他隐秘场所,前置仓非常贴近消费需求端。

按照每日优鲜承诺的30分钟送达的重要前提,前置仓需要开设在消费者3公里范围内。

消费者3公里范围内,能有什么场所允许企业自建前置仓?

其实就是之前的实体超市。可能就在社区内,之前的超市突然不干了,贴了个“仓库重地 闲人免进”上面挂个“##买菜”的大标识,这就是被生鲜电商抢占,设为前置仓了。

消费者线上购买的商品列表,都由这里挑选、配送,30分钟送达消费者手中。

看着是个超市,里面也摆满商品,但它就是不对外营业,只支持线上下单。

曾经和现在,前置仓模式都是每日优鲜攻城略地、送走一批又一批竞争对手的大杀器,但这一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显而易见,那就是重运营模式下极薄的利润率。

热门商圈征用超市、线下实体店开设自有前置仓,想想都觉得烧钱,有些前置仓甚至就是当街的门脸铺位,租金成本可想而知,再加上自有物流、配送体系,运营成本急剧攀升,很多前置仓模式的电商平台甚至运营稍有不慎,直接下场出局。

每日优鲜想要转型的“平台型电商”,明显更有资本想象空间,由自有仓库运营的体力活,转变为向已有商超、菜场和小店进行数字化赋能,挣一份平台抽佣,等于农奴翻身转变为地主,何乐而不为?

但是,平台型电商的领域也早已杀红了眼。

无论是大润发、永辉这样的大型商超,还是百果园、鲜果园等中型连锁企业,稍有规模的企业都已经配备了完善的线上配送体系。留给每日优鲜可以赋能的真的只有菜场、小店,而且这一领域同样已经有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虎视眈眈。

最主要的是,实体店本身也是小本经营,利润率也薄,都想当地主薅羊毛,最终就是把羊薅秃了人家实体店不干了,那你怎么办?京东、美团、饿了么可以不在意,人家有电商、外卖等主营业务撑着,家大业大,每日优鲜能否玩得起?

当然,现在每日优鲜对外公布想做平台,也有可能不是它的真心话,专门给资本市场讲的一个故事而已,具体后续如何发展,我们继续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