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泥是早年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的一道风味甜食,以米品和豆品为主料,加芝麻、核桃仁、蜜饯等辅料用猪油炒制而成,醇甜爽滑,富油酥香,营养丰富,取名三合泥是因涉料众多,成品为泥状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中后期,成都、广汉、眉山、南充等地均有三合泥经营者,不同地方在用料上有细微区别,比如广汉和南充用糯米、黄豆为主料,眉山用糯米、大米、黑豆、绿豆,成都跟眉山相似而无绿豆,辅料则因地制宜,总体制法大同小异。

今人制作的三合泥

成都较早的三合泥经营者是黄树山,早在1926年,他就在东门外九眼桥北端的黄桷树下摆摊设点,制作出售三合泥,因其用料讲究,制法及食用均独具特色,很受食客欢迎。

黄树山老家金堂,住在成都九眼桥南的太平下街(今丝管路之一段,已被打造成有名的酒吧一条街),他制作的三合泥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用料。主料用的是大米、糯米和黄豆,其余有花生、核桃、蜜饯、红糖、白糖、猪油等,其中猪油最为与众不同,是以猪网油熬制,而没用猪板油,这可能是他的三合泥有特殊香味的原因之一。

准备工作在家中进行,先把大米和糯米在热水中焯一遍,滤干后用热帕子盖好闷一个钟头,再下锅用小火炒至微黄,并同炒香的黄豆一起磨细、过筛,放入熬过猪油的铁锅,倒入红糖开水炒匀至泥状,捞出放入盆中晾凉,用帕子盖好,即为半成品坯料。另将炒香的花生放入碓窝舂碎,用刀将核桃仁宰碎,蜜饯切成细丁,加上白糖,是为三合泥的“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制作的三合泥

一切准备就绪,黄树山便将各色材料并炉灶、小炒锅、碗勺、盆罐、茶壶等器具放入食担,翻过九眼桥,挑到桥北出售。

1992年以前的老九眼桥,在今天一环路九眼桥的南侧约二十米左右,真正的九孔石桥,坡度较大,运送货物的小板车经过时颇感吃力,要借助路人搭手才能顺利通过,附近川大和29中的学生娃常在桥上助人为乐,乐完之后就到桥头吃三合泥。

黄氏三合泥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单锅小炒,现炒现卖。锅内先放一坨猪油烧烧化,至六成热时,再铲一坨三合泥半成品下锅,反复翻炒出香味,下花生碎和核桃碎继续炒至酥香,最后放入蜜饯颗子炒转即可。

学生娃吃得香酥,就给他炒起锅巴,酥而不糊,老年人可以炒得滋糯些,因人而异,嗜甜者可另加白糖,各取所需。总之味随客便,以求人人满意,以觉其香。香,是三合泥的灵魂,也是整个川味饮食的灵魂。一碗油汪汪、亮铮铮三合泥,用调羹一点一点舀进嘴里,细细抿嚼,香得透人。

搭配茶饮

黄氏三合泥的第三个特点尤为值得称道,那就是巧妙搭配。三合泥毕竟是甘甜富油之品,多食容易发腻,但低油低糖又很难体现出它的风味特色。解决这个小难题,黄树山自有妙招,每每食客咀嚼将毕,他便奉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白茶,以解油腻。

红白茶是什邡红白镇的特产,与其它茶类不同,此品多长于蓥华、红白山中有几百年树龄的野生茶树上,川人又称老鹰茶,有生津止渴,消食饱胀的效果,热天饮用更觉清凉,与三合泥堪称绝配,让人回味无穷。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黄树山被安排到市中心古月胡门店工作,继续制作三合泥。古月胡是抗战时内迁入川的一家甜食店,店主姓胡,店址初在盐市口,经营油条、八宝饭、百合稀饭、豆浆等品,后又分别复业于中心菜市场和红旗商场。

老文化宫

黄树山入店后,吸纳了黑芝麻、黑豆等一些原料的加入和工艺上的调整,三合泥也有了黄褐色和黑色等颜色。从此,让无数老成都牵肠挂肚的“古月胡三合泥”算是正式诞生了。

中心菜市场是上世纪中后期存在于盐市口的一个大型菜市场,前身是著名的安乐寺,为纪念三国蜀汉后主刘禅而建(刘禅被魏帝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的安乐公,终究还是被乐于思蜀的蜀人纪念着。

八十年代建设蜀都大道,中心菜市场缩减为红旗商场,与提督街、文化宫一起,交织出一个特别的繁华地带。古月胡三合泥就在这个繁华地带中,与其它川味名小吃一起,不停地刻画着成都人的味觉记忆,直到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的红旗商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文化

【关注“川味文化”】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