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部年下姐弟恋·实在是太好嗑了 · 姐姐好美弟弟好撩 · 新剧开播了——秦岚、王鹤棣、包文婧等主演的《理智派生活》。

我很喜欢剧中的沈若歆(秦岚饰),她对爱情有着绝对理智、客观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要给恋爱分两大派别的话,也可以就此分为“理智派”和“感性派”。

我身边就有这样两位典型代表,我向她们提问“爱是什么”。

理智派说爱是高等数学,感性派则说爱就是爱。

你,是哪一派呢?

01.感性派:

爱就是,我好喜欢你呀!

A小姐是恋爱中的感性派,她狂热、奔放,表达爱意的时候毫无保留、慷慨激昂。

她很早熟,小学六年级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在人群里一眼瞄中了一个男生。

“他好白,好干净,个子也很高,站在一群皮肤黑黝的傻小子中间,身上散着纯白色的光。”

那一刻A小姐「喜欢」上了这个男生,一路跟着他从同一个小学毕业、上了同一所初中以及同一所高中。

然后就这样,喜欢了7年。

初中的时候,那个男孩子学习很好,稳居班级第四名,所以也被理所应当地安排在教室前排,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A小姐于是也拼命学习,变成了班级第五名。

是的,就连名次,也要炙热地挨在一起。

但因为A小姐个子很矮,所以她只能坐在第一排。

A小姐说,那隔开他们的第二排,充分诠释了什么叫“所爱隔山海”。

“但你知道它还有后半句的,所爱隔山海,但山海皆可平!”

A小姐“平掉山海”的方式,就是找到班主任说了句 “老师,我喜欢他,喜欢好几年了,我要坐在他身边。”

老师是一个30出头的年轻女人,她很无奈地笑了一下,然后把A小姐恰当又巧妙地安排在了男孩子的前一排,而非“他身边”。

“我坐直的时候,能感觉到他趴在桌子上写字时的呼吸,从脖子后面传过来,暖暖的,那时候觉得我的一年四季就只有春天。”

在这7年里,A小姐用双手捧着自己的真心,然后虔诚真挚地递给那个男孩子,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

“你喜欢我吗?这么巧,我也喜欢你。”

“What?你喜欢我这么多年?我好感动!我们在一起吧”

很遗憾,这种桥段,并没有在现实里发生。A小姐漫长又浪漫的「明恋」,无疾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A小姐上了大学,又遇到了一些人。她又用双手捧着真心,然后虔诚真挚地递给对方。

比如从国外回校后立刻飞奔到一个人身边说我很想你我很喜欢你;

比如冬天分手后在楼下站了很久等一个人回来;

比如曾在聚会上一口闷了几瓶酒,然后和一个人说“我再重复最后一遍我喜欢你”。

A小姐从来没有被别人追过,都是她追别人。

用她的话说,“我们女人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

A小姐是恋爱中的感性派,她被一个叫做「爱」的情绪牵引着,走向一次又一次燃烧。

这些燃烧以「爱」为燃料,以「真诚」为氧化剂,以「肆无忌惮」为助燃剂。

燃烧后是满地灰烬,还是烟花绽放,对于A小姐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燃烧。

02.理智派:

爱是精细计算的高等数学。

“然后把自己烧没了,还杵那儿傻乐呢。”

这是B小姐对A小姐的反驳。

B小姐,恋爱中的理智派。在她眼里,人需要拥有对爱情的绝对把控权。

她将爱情量化,认为一场亲密关系的开始和发生都需要有绝对基础,但这种基础是指情感成本,与物质无关。毕竟,她不缺钱。

但她缺爱,这也是她和A小姐唯一相同、但又天壤之别的地方。

可在她的眼中,即便缺爱,也不能随意说爱、随意答应爱。

“爱是需要精细计算的高等数学,要衡量被伤害、被背叛的概率,要计算一切客观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与爱情可持续性之间的函数关系。”

我问B小姐能不能说人话,她说,我的意思是,爱情面前,要思考成本,利润太渺茫,就要直接拒绝开始。

我又问B小姐,那可以讲一下你的恋爱史吗?

她血腥又暴力地说——

“我暗恋过别人,付出了很多。但我明白,爱情从来不会看在可怜的份儿上。那叫感动,不是爱情。”

“我也有真切地表达过喜欢,但总觉得不能爱得太过,压迫感会吓跑别人。”

“我也经历过暧昧,我觉得暧昧就是一场会员纯享版的偷情,可以终日缠绵且不负责。”

“我也有过爱情,然后每次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他这次打算什么时候离开?”

在爱情中,B小姐最常做的一件事是「撤回」,而不是「发送」。

她常常撤回自己那只想要缠绕的手、撤回想要触碰的目光、撤回想要亲吻的欲望、撤回那句很多次想说出口的“留下来”。

就像,她从未发送过「晚安」「早安」。

而B小姐说,这不是悲观,这是佛系。

悲观和佛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自我伤害,后者是以佛的心态,自我佑护。

“如果离开是常态,那我只有随时做好别人随时离开的准备,才不会被爱情打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那么谁错了?

似乎,没有对错。

也是,感情嘛,哪有什么对错。所以感情里的理智派和感性派,也没有对错。

你看,我整篇文章,也都没有给感性派加上「勇敢」的标签,没有给理智派加上「冷漠」的界定。

两种派别无需对比高下,无需比较优劣,都有得失。

绝对感性的背后是相对伤害,绝对理智的反面是相对失去。

不必批判感性派是「恋爱脑」,也不必夸赞感性派「勇敢」。

不必评价理智派只是「不够爱而已」,也不必可怜理智派「太懂事」。

莽撞,不是无知,不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审慎,也不是冷血,更不是成熟的代价。

不是所有选择,都要捆绑一种归因。

而每一种选择,都会掀起爱的浪潮。

他们,无关对错。

哦对了,你以为A小姐和B小姐是两个人吗?

不。

A小姐是20岁以前的我;B小姐,是现在的我。

成长,或许就是这样一场大型的PTSD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