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华润和京东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的传闻发酵下,太平洋证券盘中一度出现涨停,并带动一批证券股大涨。当日晚间,太平洋便发布公告澄清与京东就股权转让并无过从,却与华润有过初步接触。而回溯华润布局金融的过往举措发现,大举并购是其奠定金融格局最有力的手段。

证券行业并购重组的“绯闻”近来不绝于耳,并常常由此出现股价波动。而一系列并购重组的“绯闻”事件中,除有实质性进展的案例之外,也不乏止于谣言的。

4月8日,在“华润将收购太平洋证券”消息的刺激下,太平洋证券盘中一度出现涨停,当日报涨7.87%。继太平洋证券7日大涨6.17%之后,这已是其连续大涨的第二个交易日,两日累计涨幅14.06%。

同一日,“绯闻主角”太平洋证券可谓是传闻颇多,另有消息称“京东也有可能收购太平洋证券”。

针对当日的2则“绯闻”,太平洋证券于8日晚间发布公告、火速澄清。公告首先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并未与京东就股份转让事宜进行过任何接触或讨论;并指出嘉裕投资虽与华润进行过初步接触,但当前并与华润未签相关协议、未有无实质性进展。

事实上,太平洋证券并非首度被传被并购消息。早在2019年底,嘉裕投资曾筹划将部分股权和控制权转让给华创证券母公司华创阳安,太平洋股价一度随之大涨。然而半年后,双方签订终止交易协议,并购一事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早已开始大举布局金融领域,着力打造集团层面的金融平台,已经先后入主深国投信托和珠海银行,在注入原有的投资、资产管理及私募业务后,逐步形成了华润金融的基本格局。在信托、银行等金融业务完成相关布局的基础上,如今加重布局券商业便也在情理之中。

华润的金融“野心”

4月8日,华润和京东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太平洋证券当日晚间的澄清报告,可谓是针对性的给出了解释和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明确否认京东意欲收购太平洋证券的可能性外,针对华润,太平洋给出的澄清着实耐人寻味。

虽说华润未与太平洋证券签署任何股份转让协议,并表示目前无实质性进展,但也清楚表示华润与太平洋大股东嘉裕投资确有接触。

如此一来,是否意味着华润其实也有收购太平洋证券之意呢?

需要了解的是,华润集团的最初业务是以代理贸易为主,历经向自营贸易转型,再不断转向实业化、多元化经营,直至形成当前“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业务格局。

目前集团业务涉及七大产业,包括消费品零售(含啤酒、食品、饮料等)、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也被称为“七彩华润”。

据悉,华润的零售、燃气、地产等业务早已位于行业领先地位。基于集团多元化的产业基础,华润着力发展金融业务,开始尝试“打造金融平台、实现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

2009年11月,成立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金融)。华润金融作为战略业务单元,将对集团旗下金融资产进行整合与管理,打造一个集团层面的金融平台。

当前,华润金融业务涉及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领域,旗下拥有华润银行、华润信托、华润投资、华润资产和汉威资本,并战略持有国信证券、鹏华基金、华泰保险等国内金融机构。

根据相关报道,华润曾对外表达过集团的战略构想,指出“未来的华润金融就是华润集团,华润集团就是华润金融”。集团致力于成为一个既有产业平台,又能提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企业。

作为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华润除了金融板块之外的其他六大行业,拥有庞大的共同价值即丰富的财务资源,而财务资源来自于销售经营,销售的背后又是庞大的客户资源,所以客户资源及财务资源是华润发展金融业务的最大的优势。

华润认为,在多元化实业的特殊优势上,打造一个集团层面的金融平台,通过“金融服务实业”的运作模式将使金融平台发展成集团未来的商业运营特色,从而有利于集团的整体上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华润的金融触角已经伸向券商业,通过华润深国投信间接持股国信证券。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华润深国投信托位居国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持有20.42亿股,占总股本21.25%。

但是,基于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提出的“一参一控”政策,华润若再收购一家较小规模券商,在不触碰政策红线的前提下也不无可能。

华润金融格局

在中石油、中粮集团、招商局等央企纷纷建立金融控股平台的大潮下,华润也不甘落后。

华润先后入主了深国投信托和珠海银行,再注入原有的投资、资产管理及私募业务,形成了今日的华润金融的格局。

简言之,将集团逐渐过渡成控股平台,在享受子公司贡献的利润之外,金融平台通过向这些子公司及子公司的客户等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实现“再盈利”,以此将华润所有的业务串联起来。

事实上,在奠定金融格局的道路上,公司主要依靠并购重组快速施展拳脚。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金融业务的有秩序扩张起源于华润信托。今日华润深国投信托公司前身是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深国投”),成立于1982年。而深国投的里程碑里最亮眼的一笔或许是早在1994年发起设立了国信证券。

2006年10月,华润斥资17.4亿元获深国投51%的股份。2008年12月将“深国投”更名为“华润深国投信托”。国信证券之外,华润深国投信托的还投资了华润元大基金,当前持股51%。

据悉,华润将华润深国投信托收入囊中后,频繁活跃在信托和基金市场,并参与四川灾后重建等政府基建工程,业务规模高速扩张。根据华润官方信息显示,华润深圳国信托2012年净利润13.48亿元、总资产119.47亿元、净资产101.73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共计1865亿元,同比增长47.5%、全年信托业务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长66.6%。

如果说,当年控股深国投是华润在金融板块的小试牛刀,那么,真正催生华润金融的基本格局形成,则是收购珠海银行。

成立于1996年的珠海银行,是全国第二批新组建的城商行,也是珠海唯一一家当地政府控股的银行。

2007年,珠海银行拟引入新资金和股东改善现状。中石油原本20亿元的出资意向未获国资委批准后,华润于2009年2月,以25亿元的成本,购入珠海银行75%股份,一举成为控股股东。2010年,珠海银行完成重组后,更名为珠海华润银行。

有意思的是,华润金融注册于收购珠海银行的8个月后。据了解,华润金融落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珠海银行。

除信托和银行两大主力之外,华润金融平台还有一部分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该部分业务是由华润的企业发展部转型而来。早期,这一部门专注于投资业务,投资领域涵盖能源、地产、酒店、仓储、通讯、交通、电力和工业制造等,遍布香港、澳门、中国、泰国、印尼、加拿大和法国等地,为今日的华润集团的整体格局打下了基础。

华润投资旗下主要管理华润城市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北京木棉酒店管理公司,华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康力克进出口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则主要聚焦资产重组管理、私募股权投资等。

劣势叠加的太平洋证券

而频繁出现在券商行业并购重组“绯闻”名单的太平洋证券,或是因其本身出售意愿更为强烈。

2019年底,华创证券上市母公司华创阳安,曾计划收购太平洋证券。2020年6月,嘉裕投资已与华创阳安签订终止交易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虽然终止,但华创阳安此前支付了15亿保证金,目前却仅收到太平洋的5000万元。因此,华创证券向北京市一中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对该部分股权进行冻结。

事实上,太平洋证券近来备受质疑,经营业绩下滑外,处罚不断、问题诸多。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证券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堪比“坐山车”。在2019年营收净利实现成倍增长之后,2020年业绩下滑明显。且在2020年证券业普遍大丰收的背景下,太平洋证券或将成为2020年度唯一亏损的上市券商。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0年预期亏损6.5-7.5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2.13 亿元到 11.13 亿元。

此外,太平洋证券2020年多次收到监管处罚。据悉,太平洋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员工私自销售非太平洋证券自主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等内控问题。

根据此前相关报道,太平洋证券及子公司太平洋资管2020年底曾遭云南证监局入驻并实施监管。根据证监会分类评价结果,太平洋证券评级近三年连续下滑,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评级分别是A级、BB级、B级、CCC级。

如此一来,“郎有情、妾有意”,华润意欲收购太平洋一事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