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一】

时间定格在这样一副画面上:一张电动轮椅缓缓前行,前面坐着的是一位双腿瘫痪了的中年男子,他的面容十分平静、安详;站在轮椅后面的是一位较为年轻的女性,微笑且微微仰视。他们看样子都很幸福,似乎关系很不一般。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类似的场景,公园里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情侣,街头巷尾互相搀扶缓缓步行的老夫老妻,又或者一家人手牵手在阳光下的背影。这些温馨的画面常常使我们内心有一种感动,尤其是独自一人时,更会流露出一种羡慕的情绪。

在情感社会学家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可以使人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同样,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样的和谐群体时,它也会折射给我们关于人的关系的美好想象。

然而,和谐不是生活中的常态。生活中更普遍可见的是各种冲突,利益的争夺,权力的斗争,以及攀比、嫉妒、猜忌、不信任、斤斤计较。陌生人之间的擦肩而过,或许也只是两根平行线没有交集。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幅画面,假如我们对他们俩一无所知,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互相深爱的夫妻关系。这样的误解情有可原。毕竟,这幅画面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讯息本就是浓浓温情。

【二】

昌荣原来是一位底层的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下半身瘫痪,结果妻离子散;Evelyn是他雇来的菲佣。二者的交集最初全是利益的关系,昌荣需要有人照顾他的起居,Evelyn则需要工作以获得护照远离原初家庭。起初,他们互不信任,互相留有余地,昌荣将Evelyn的护照收起来,防止她生活稳定后就另找工作;Evelyn则听取了她同行的意见,决定只做工作份内的事,能偷懒绝不行动。

事态的转变产生于昌荣的善意,他在Evelyn生日时送给她一台相机。礼物的赠予绝不是物质的简单流通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细节需要一个人用心慢慢品味。因为了解了Evelyn曾经的梦想,才会选择相机;而只有真正富有同情心以及爱心,才肯花大价钱去买下相机。Evelyn曾经丧失了梦想,昌荣送相机等于给她再次安上了梦想的翅膀。对于Evelyn而言,或许这是她一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是她此后面对挫折、勇敢追梦背后所有动力的源泉。

Evelyn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换一份工资更高、劳动更少的工作。而且她也的确需要更多的金钱。但是她最后仍然坚持着,原因是她怀着感恩之心,或者说,她在昌荣身上感受到了爱结果对此恋恋不舍。

从冲突到和谐,便是建立在这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细节上,背后的驱动力则是人的同情和感恩之心。诚如《天水围》中的阿婆和贵姐,从互不相识到形成亲人关系,是由一次次小小的善举促成的。

我们常见的温馨画面同样如此,它绝非只是照片中的定格瞬间。只有生活本身的慢慢积累,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达到花开灿烂的惊艳。

原创:odious

20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