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金融公司对信用卡和互联网信用支付市场垂涎已久,在监管处于相对真空的节点,它们最终采取了“类虚拟信用卡”的产品形式打开业务空间。

撰文|冬弥

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近两年,消费金融公司纷纷上线一种“类似虚拟信用卡”的信用支付产品,通过把消费贷入口前置到线上线下收银台、支付列表中,提升场景和用户的黏性,完成信用支付市场的布局。

年初以来,华融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传出发布信用支付产品,目前华融消费金融旗下的“融融分期”已上线体验,首邀用户能使用“融融分期”额绑定微信、支付宝,在线下线上的购物、旅游等场景中支付。该产品是华融消费金融与上海银行合作的信用支付产品,额度在1000元-2万元之间,年化利率18%-23.4%,没有免息期。

除了华融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有信用支付产品,头部机构也提早入局,如平安消费金融旗下的“小橙卡”、招联消费金融的“招联云闪付”、中邮消费金融的“邮你花云闪付”。

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支付产品在功能上与传统的信用卡无太大区别。通常来讲,虚拟信用卡是传统信用卡的线上化载体,本质上仍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授信、开卡等环节按照信用卡管理规定执行。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支付产品,是搭载银行的二类户,通过二类户绑定移动支付工具,在形式上与银行的虚拟信用卡一样,支持用户透支消费。

这种“类似虚拟信用卡”的产品背后实质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银行只是扮演账户角色,用户依然使用消费贷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在场景端分期消费。在从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类虚拟信用卡”产品特点来看,利率多集中在24%以内,高者在35%以内。

消费金融公司发力信用支付,一方面想通过延展场景触达能力,盘活存量用户,提高用户和场景的黏性;另一方面把消费贷植入消费支付环节,提高机构获客能力,打开信用支付市场。

愿景虽好,但消费金融公司仍面临以花呗、白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信用卡的强大阻力。在利率层面,银行的资金能力较强,无论是消费分期手续费,还是透支利率,信用卡都具备一定的定价优势。

根据信用卡市场现状,在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的激烈竞争中,银行为了留住信用卡用户,不仅在增加信用卡的权益,还在信用卡分期业务上拿出了大幅度的优惠。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甚至对于分期手续费制定低至5折的补贴策略,利率低者在10%以内,高者也多在15%左右。

在提现利率上,信用卡相关的备用金年化利率大都在20%%以内,市场上用户常用的现金分期产品借呗、微粒贷最高年化利率也才达18%。相比之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就显得较高一些。

消费金融公司的高利率,主要由客群定位决定。据统计,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在25%~50%之间的消费金融公司居多。客群下沉,风险就更高,定价自然上浮。

如今,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把目光投向学历优工作稳定的人群,也意味着必须作出让利,在息费上与银行抗衡。目前,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旗下面向优质用户的产品息费已与银行持平,不过,一些大行的信用卡和现金贷产品的利率优势依然突出。

面对下沉客群,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体验方面会比信用卡更灵活,另外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容忍度方面高于信用卡。但是,在资金成本、存量客户沉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难以与信用卡竞争。尤其是在信用卡被松绑之后,银行竞争优势会更加突出。

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这意味着信用卡也能差异化定价,释放更大的风险容忍度。

目前多数银行并未对信用卡透支利率作出调整,仍然按照万分之五的日息计算透支利息,但这不代表银行未来不调整。业内人士透露,已有部分中小银行开始研究差异化的定价策略,着手推动客群下沉。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类虚拟信用卡产品在免息期层面,显然不敌银行和互联网信贷产品。目前,行业内只有招联、平安消费金融等极少数的机构具备免息期能力。银行信用卡一般都有四十天以上的免息期,更长的则达五十天以上,这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支付产品来说压力巨大,不过消费金融公司面对免息期也非常无奈,毕竟资金成本、运维成本摆在那里。

消费金融公司角逐信用支付,还会遇到支付通道受限问题。由于微信、支付宝旗下有自身消费分期产品,合作的余地有限,消费金融公司多去选择与云闪付合作,但云闪付的受理场景不如微信、支付宝广泛。

消费金融公司的“类虚拟信用卡”业务在监管层面仍未得到明确定义,存在合规风险,这也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借道“类信用卡”延展消费贷场景的模式具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