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叫 CAIR 的穆斯林权益组织发布了一份声明,呼吁微软、索尼和 Valve 赶紧把《费卢杰六日》(Six Days in Fallujah)这款 FPS 游戏给下架。大致是谴责它异化了穆斯林的形象,同时又美化了美军的战争暴行。

老实说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欧美的游戏和影视行业,经常会塑造形象刻板的亚洲人、斯拉夫人或者阿拉伯人 —— 毛子一定得暴力凶狠,亚裔就得是眯眯眼黑帮,穆斯林兜里肯定揣着炸弹,学术界早有《伊斯兰恐惧症研究期刊》之类的文献抨击这种现象。

但《费卢杰六日》的问题是,很多美国人都看不过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卢杰六日

对于不了解这款游戏的人来说,它是 Atomic Games 在 2009 年推出的一部作品,由 Konami 发行,描述了 2004 年 11 月美英联军在伊拉克费卢杰打的一场非常艰难的巷战。

官方对它的描述值得玩味:“尽管伊拉克战争备受争议,但并不意味着它缺乏充满牺牲和勇气的非凡故事。”结果广大群众一看觉得奇怪:不对啊?当时在费卢杰不是弄死了大概 800 个平民,还使用了白磷弹这种不太人道的武器吗?牺牲是有了,哪来的勇气?

白磷弹,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可以搜一搜人类中弹后的样子

第一批对《费卢杰六日》捅刀子的是“盟友”英国人,比如一位名叫Tim Collins的军官提到:“如果没法在全球范围内封禁这款游戏,至少在英国也得禁掉……回想在费卢杰发生的事情,它显得太没同理心了。”游戏亮相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媒体记者、反战组织,甚至有不少美国军人都站出来反对。

彼时群众的抵制可以说颇有成效,Konami 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的时候表示,公司的电子邮箱已经被塞爆了,既然美国市场对这款游戏有如此大的意见,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也没必要头铁发行。接着 Atomic Games 的员工被裁掉一大半,从 75 人锐减到 12 人,剩下的还只是善后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tomic Games 偏好于制作战争游戏

但 Atomic Games 的首席执行官 Peter Tamte 显然没有死心,在 2016 年又成立了发行公司 Victura,找到开发商 Highwire Games 开始重新包装《费卢杰六日》,打算在 2021 年卷土重来。

然而,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 12 年,人们依然没能忘掉这款游戏的负面形象。

费卢杰六日

《费卢杰六日》两度引起众怒的原因,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宣传方面来看。

Peter Tamte 声称做游戏前采访了一个近百人的团队,其中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伊拉克平民、伊拉克抵抗分子,战争历史学家和高级军事官员。如此丰富的素材本应整理出一个较为客观且符合历史的故事,但《费卢杰六日》的主旨却是培养玩家的同理心,与“艰苦参战的美军士兵”产生共鸣。

《费卢杰六日》请来了参战的人讲述故事

有人认为这种加害嫌疑者转变成受害者的论调非常奇怪,一位黎巴嫩裔的游戏开发者最近就把事情说得很直白:“海军陆战队员冲进城市杀了一堆人,我还应该去同理他们么?”

还有人指出了更深入的问题:“新闻媒体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诋毁阿拉伯人的同时,为美国对中东的攻击辩护,让美国人接受 2003 年入侵伊拉克的事实,仿佛这是一种公正、道德和不可避免的行动。”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半岛电视台在费卢杰战役打响时,曾报道过伤员和死者堆满的医院。美国陆军反而称这家阿拉伯世界的电视台被抵抗分子控制,他们利用平民伤亡的镜头取得舆论优势。

但根据独立记者,以及纪录片《距巴比伦 500 英里》(500 Miles to Babylon)和《通往费卢杰的路》(The Road to Fallujah)来看,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有向救护车开火的迹象,似乎是想要阻断这座城市的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往费卢杰的路

就连曾参与这场战争的美国退伍士兵 John Phipps,都批评《费卢杰六日》不关注伊拉克平民的情况,因为制作方曾在采访中表示“得保证游戏玩起来有意思,没有玩家会关注这个”,但他们官网的宣传却并非如此。

John Phipps 说到:“许多伊拉克平民本不需要死,也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在那里……美国媒体非常不愿意把美国士兵描绘成敌人或坏人,但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确实就是。”

从宣传来看,《费卢杰六日》确实会对平民进行描述

很大程度上,《费卢杰六日》的开发团队被认为和美军有利益关系,游戏一度被视为征兵广告。

因为 Atomic Games 很早开始就有一个部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发训练工具,当时和参加第二次费卢杰战役的士兵走得很近。作品的灵感,也是海军陆战队员打完战后,提到想要根据他们的经历制作游戏,所以才有了这个项目。通过这些人的口述来制作内容,完全可以想象立场会偏向哪边。

从游戏内容的角度来看,一部分任务塑造了美军保护平民逃离城市的高尚形象。但另一方面却不能完全掩盖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径,比如 Atomic Games 前设计师 Nathan Cheever 构思关卡的资料,有一份显然来自于海军陆战队强迫战俘拆炸弹的事件,对方一旦失败就会灰飞烟灭。

Nathan Cheever 分析了一系列伊拉克抵抗分子的活动地点

有些事情可以以小见大。《卫报》曾经描述了一个场景,费卢杰女子 Nihida Kadhim 邀请一位记者去她家,指着镜子上美军留下的英文问到:“他们是不是在骂人?”

她没猜错,因为上面写着“GTND 的伊拉克和伊拉克人”。

持反对意见的当然也存在,比如《福布斯》的撰稿人 Erik Kain,这位老哥最有名的事迹大概是和同事争论“《只狼》该不该有简单模式”。他指出游戏就是游戏,有一定艺术加工很正常,很多人还没玩过就开喷,而且《费卢杰六日》有被过度解读的迹象,反倒可能被政治团体借着事头当枪使。

如今掌舵这款游戏的开发商 Highwire Games 表示,希望通过展现“真实的场景”让人们对这场战役有一个全新视角。但总的来说,抨击《费卢杰六日》的核心,是人们担心从平民伤亡中提取出来的英雄主义故事,会塑造“白莲花版本”的美军入侵伊拉克,放大美国海军陆战队是解放者的概念。

这种担心是必要的吗?可能只有当游戏真正推出时才有个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