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们中国照顾孩子的主力军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占据的比例高达66.47%。而且,这些老年人不仅需要带孩子,同时也包揽了不少家务,老年生活并不轻松。不过,这也拉进了老人与第三代的距离,隔代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更爱姥姥还是奶奶?”本是调侃话,孩子的回答却直戳心窝子

一位女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称,原本她与婆婆因为没有住在一起,所以婆媳关系一直很和谐。然而,仅仅是因为婆婆来探望孙子的时候,问了一句:“你更爱姥姥还是奶奶?”孙子从出生起便一直是由孩子的姥姥照顾,直到如今已经4岁,晚上还是喜欢和姥姥一起睡,在他心目中爸爸妈妈还要排在姥姥之后,所以面对奶奶的提问,第一时间便答道:“当然是姥姥啊!”这位女网友说,婆婆听到孩子的回答后,顿时感到十分生气,觉得是儿媳妇与孙子的姥姥平常一直教唆,才导致孙子与自己不亲近。

婆婆暗讽了女网友一顿后就走了,婆媳间有了隔阂。其他网友对替这位女网友抱打不平,都说既然奶奶没有照顾还,全有姥姥照料,自然会亲近姥姥。不过,这个现象也引起不少已为人父母的网友们的另外一个讨论焦点,那就是作为父母,是否也该反思一下为何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会落于老人之后,这是否意味着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所缺失呢?

许多研究早已经表明: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哪怕老人能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却也无法替代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所言:“在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时,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精心的陪伴,这样孩子才能足够的安全感、控制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要知道,来自妈妈的温柔安抚,爸爸比较大幅度的肢体互动等,既能让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也能通过互动锻炼孩子的身体,促进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孩子出生起便缺乏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增加,需要与父母通过亲密、良好的互动产生。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3岁前能与父母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可以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减弱分离焦虑。

同时,随着孩子的年龄与认知的不断增长,从2至3岁起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他们会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也就是进入性别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对性别的认知主要是来自于父母,女孩子会模仿妈妈,从妈妈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女性。男孩子则会模仿爸爸,从爸爸的言谈举止中学会男性的表达模式以及责任感等。

有研究表明,孩子会将父母作为性别认知的范本。这也意味着,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可以令孩子对自己的性别以及异性有深刻、生动的认知,不易对性别产生错误认知。

父母还要明白的是,父爱与母爱不法代替,且缺少任意一种都会对孩子的身心有所影响,这个结论获得了心理学界的普遍认同。缺少母爱,孩子感性的一面是不完整的,变得冷漠,难有同理心,社交能力差。而缺少了父爱,孩子便缺少了理性的一面,易养成内向、怯懦、没有主见的性格。

从小不缺乏父爱与母爱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往往是热情、活泼、阳光、自信、果敢的。为了孩子能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父母双方都不应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对于异性的了解,开始于父母。他们寻找另一半的时候,会有意或者无意的以父母作为参考。也就是说,儿子会选择拥有母亲优点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子,女儿寻找丈夫时,会选择父亲的优点,避开父亲的缺点。父母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除了影响他们的择偶,还会影响他们对待夫妻关系的态度,自己未来家庭的和谐等。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做好示范作用,夫妻相处融洽,懂得欣赏对方的优点,互相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超过7000万的儿童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学习都只能依赖于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身心健康很难得到保证。甚至有不少青少年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关爱或是老人的过度溺爱,心理产生了问题而做出犯罪的举动,造成害人害己的惨剧。

李嘉诚曾说过:“一个人取得再大的成就,若缺少了子女的成长,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他并不是真正的成功!”教养子女,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希望父母们都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他们一同成长!

你家是谁带孩子呢?对于老人带孩子,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