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表示,由于运营策略调整,自2021年4月12点起,QQ付费入群功能将停止服务,之后将不再支持设置加群方式为“付费入群”。首先这个做法我表示支持。因为这个群的建设没有相关的资质和认证,路人根本不知道群里是否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上次我通过网络了解到了一个表情包的素材社群,交了20元进去之后发现根本没有这些素材,磨蹭了半天给我踢除拉黑。所以从这些多余的操作来看,微信肯定不会开设这个功能!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什么是社群?它其实就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和爱好建立起来的社群。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群,而是以某一人或物建立的一组社群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社群由一定的社区关系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和特有的文化这几个基本的要素构成。

给大家举个实际案例;苏落发表在成功营销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品牌社群的文章。这篇文章当中提到的品牌社群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对策,非常值得大家思考一下。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社群经济成为了热点。碎片化时间中的实时在线与沟通成为了常态。网红,粉丝,粉丝经济等概念如雨后春笋。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也有人泼冷水,说经济社群已死,逃离社群,社群多如牛毛等等说法。那么如何做好社群经济就非常值得深思和研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社群经济究竟多大才算合适呢?英国有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叫罗宾·邓巴的教授。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人类的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人数是148人。精确跟踪的人数为20人。这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不必做太多的了解。我们只需要知道,过量的信息,低效的传播对于自己需求的信息获取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

怎么理解?大家想想为什么微信群上限是500人,还有就是我敢肯定的说你的微信好友,有一部分是你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所以大家仔细一想,我这一辈子接触了这么多人,居然真正认识的人,相对了解的人不超过148个。

第二:社群经济经常会有哪些角色构成呢?美国有个数字营销专家,根据网络社群中网友的参与度及变化,将社群成员分为五种;(外围的潜水,入门的新手,熟悉内情的常客,支撑用户参与和管理的领导,出走的资格老人)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点像QQ群里的等级分类。

大家仔细想想,你手里有多少个QQ群以及微信群。大家有没有在群里发送信息或者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根据上面的分类,你又属于哪一类?我掐指一算恐怕在座的各位,都属于潜水员或者僵尸人对不对?

大家为什么不说话或者潜水呢?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涉及到数十数百人,这就是典型的视角爆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直高度投入社群活动,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陪家人,运动,游玩,刷短视频等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等等各种原因导致群的活跃度不够吧。

第三:社群经济如何走得更好,走得更远?那就必须要保持社群的活跃度以及它的价值性。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要保持这个社群有意思,有意义。那么如何做一个高质量的社群呢?下面有一些办法不妨一试。

首先有价值的连接,每个人都想建立连接,特别是想和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识,有钱的人建立连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面讲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你是不是有价值,就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跟你建立关系。

那么怎样才算有价值呢?最好的衡量标准就是被链接的次数与深度。小米的“认同感”就是最好的例子。小米产生粉丝经济以后互联网思维似乎成为了小米公司的代名词,而小米社区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型社群,吸引了用户参与到产品讨论与创造中来。有亲手制造产品的参与感,不断与其互动增加了粉丝的活跃度,为发烧而生的情怀,小米社区更让每一位米粉有了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部手机,一个参与感让很多的陌生人联系到了一起。移动互联网让社群能够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仅是人的契合,更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的载体,线上和线下形成联动,社群规模经济,商业化套现都在不断被尝试。好的社群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社群建立的初衷和运营都要调动起成员的积极性。最好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一线贯之继而营造商业活动的空间。

有社群经济的资深朋友可以私聊我,一同探讨社群的哪些秘密。想必能看到这里的人对私域流量肯定不陌生。当然也不排斥想要了解社群经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