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COVID疫苗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医生群里分享了自己的定心丸:孕妇和哺乳妈妈可安全接种COVID-19疫苗!一文后,我被心外科孙医生吐槽:你不像一个科学工作者,孕妇能不能打要有数据支持,中国政府暂时不给孕妇打是负责任的做法。

对临床医生同行的此类吐槽,我早有准备。

我知道,由于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沟通很少,临床医生对疫苗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体报导,而近年来中国疫苗出过不少被媒体重点报导的负面事件,所以临床医生中对疫苗安全性持负面态度的不在少数。

我的公卫医生同行经常在微信群里吐槽,说临床医生是猪队友,因为他们经常建议患者不要接种疫苗,或不要接种自费疫苗,或者把接种后出现的健康问题归因于接种疫苗。对于这种情况,我无能为力,我很想告诉临床医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疫苗,但实际缺乏与临床医生有效沟通的渠道。

中国的临床医生都非常辛苦,他们忙于看病,忙于加班,忙于考试,忙于科研,忙于升职称,还经常被恶劣的医患关系困扰,要让他们静下心再了解一些专业外的疫苗基础知识很难。我完全理解他们,如果没有一种制度性安排,中国临床医生对疫苗的误会是不太可能消除的。

公卫医生理解临床医生,也希望后者理解前者

这次疫情让疫苗成为所有人的焦点,临床医生也不例外。他们甚至就是去年首批被安排紧急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之一,所以他们不得不关注和学习疫苗知识,这就是我和他们有效沟通的机会,这种机会很难得,所以我做好了准备,希望能够重塑他们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

针对孙医生【你不像科学工作者】的吐槽,我正面回答孕妇能接种COVID-19疫苗的理由如下:

上世纪50年代末,震惊全球的药物反应停(用于孕妇止吐)导致婴儿短肢畸形事件,引发了医学界对如何验证药物安全性的重新思考。

反应停事件里有一个关键性细节:该药上市前其实做过怀孕大鼠的研究,没发现对胎鼠致残,没想到人体的代谢机制与大鼠不同,这就造成了悲剧。

人可以吃巧克力,同为哺乳动物的猫吃巧克力会中毒。异烟肼对于人类是治疗结核病的良药,毒性非常低,但人类单日治疗剂量的异烟肼,对狗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这就提示:化学物质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代谢机制很可能不一样,所以对于化学药要非常小心。

苗不是化学药,是否也需要同等看待呢?答案并非不言而喻。

人们对于药物安全性的担心,默认基于治疗用的化学药。疫苗虽然也是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与化学药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用化学药的标准去看疫苗,会错误高估疫苗的风险。

疫苗是模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机制是在千百万年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可靠性非常高,否则人类很难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存活下来。

即便不接种疫苗,人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空气或饮食或触摸,接触环境中的大量各种微生物,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微生物接触数量,远远大于通过疫苗的微生物接触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触微生物可以锻炼免疫系统,不是坏事

如果要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在逻辑上首先应该担心日常生活里不可避免的接触,必然应该希望生活在一个无微生物的环境了,但那可能么?真的好么?

基于对疫苗作用机制的深刻理解,陶医生认为:虽然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疫苗已经有近三十种之多,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疫苗其实是一种疫苗,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都是刺激免疫系统。

化学药不存在千百万年进化过程中与人体不断作用的机制,因为它们不经常接触人体(即便是各种天然的植物/矿物),很多化学药还是人工合成的,人体对它们完全是陌生的。

这就导致化学药与疫苗最大的不同点:化学药进入人体后,其代谢机制是未知的,所以化学药要研究其药理、毒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最大可耐受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等。

致敬:很多小白鼠为人类健康牺牲了

疫苗的药理很明确,即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刺激。疫苗不需要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机制也很简单。疫苗也研究剂量,但不像化学药那样重视寻找安全剂量范围,而是从免疫效果角度寻找一个成本合适的剂量。

疫苗的单次用量通常是10微克级别,常用的疫苗一般也就间隔数月接种2~4剂。化学药的单次用量是几百毫克级别,通常每天用药2~3次,数天为一个疗程,这么算下来的用量通常要达到几克以上。疫苗和化学药的常用剂量差了至少5个数量级,两者的安全性不可同日而语。

以抗生素为例:越来越多的疫苗生产过程中不用抗生素(COVID-19疫苗里就不含抗生素),如果使用了抗生素,我国药典的疫苗质量标准要求抗生素残留量≤50纳克/剂。然而,中国人每年通过食品和药品摄入体内的抗生素至少在1克以上,是单剂疫苗的2000万倍。

上面这个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提示卡,只对临床治疗需要使用的抗生素有警示意义,疫苗里那点痕迹量抗生素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单剂疫苗里含有的高风险抗生素含量,只是其最低临床使用量的1/50万。全球疫苗安全性监测中,也没有因接种含高风险抗生素的疫苗导致神经性耳聋的证据。

再举个与生活经验有关的例子吧:吸烟致癌,这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事实,连烟草公司都不敢否认。如果我们拿一支疫苗和一支烟做比较(只好委屈疫苗了),有谁认为一支疫苗比一支烟更毒?没人这么认为吧,默认应该是疫苗比烟安全多了。

OK,那现在如果让你早、中、晚各抽一支烟,就抽一天,你觉得有必要去纠结抽这三支烟会致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致癌、胎儿致畸么?

从常识来说,我们承认烟有毒有害可致癌,但也没必要这样钻牛角尖,是不是?中国烟民太多了,谁还不吸上N口二手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如果你觉得抽三支烟不至于会对健康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危害,那么接种三支疫苗就更应该放心了。疫苗难道还不如烟安全么?绝大多数疫苗只需接种2~4剂,你真的认为疫苗会有长期风险么?

以上陶医生一再强调了疫苗的安全性,但疫苗作为药品,自然也会有不良反应,我绝不会回避。疫苗不良反应有明确的医学机制和概率,超出这种医学机制的不良反应是难以想像的。

国药北生灭活COVID-19疫苗说明书里声称,该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味觉丧失、流感、肩部肿块、尿失禁等,陶医生认为那是匪夷所思的自黑,无法用现有医学原理去解释。

符合医学原理的疫苗不良反应,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活疫苗感染导致的损害,脊灰活疫苗会导致肢体残疾,概率为1/25万左右;卡介苗里的活菌在某些免疫缺陷个体造成全身感染致死,发生率低于1/100万。活的腮腺炎疫苗也可能导致无菌性脑膜炎,但不严重。某些活的风疹疫苗可能引发一过性关节炎,也不严重。

第二类是与免疫有关的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休克,喉头水肿等,发生率在1/10万~1/100万级别。

第三类是局部反应(红肿硬结等)和全身反应(发热不适等),疫苗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人体,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本能地会对其反应。发生率在10%~50%左右。

就是这三类,没有其他可能性。

以上三类不良反应中,只有活疫苗导致的感染,在理论上可能损害胎儿健康,一般不建议孕妇接种活疫苗。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明确会导致婴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感染水痘病毒,对胎儿也有致畸性,但比风疹病毒风险小。

然而,现实中,孕妇误种属于活疫苗的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的情况时不时会出现。然而,并没有这些疫苗病毒导致胎儿健康损害的证据。

因此,目前疫苗界的共识是:不建议孕妇接种活疫苗,但如果接种了,也不建议采取额外措施(特别是没必要流产),正常产检即可。

非活疫苗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或推荐接种。比如:

狂犬病疫苗就可以给任何人接种,包括孕妇;

流感疫苗则将孕妇作为最优先接种的人群之一,保护母亲和婴儿;

白百破疫苗也建议孕妇接种,但其目的是让妈妈的百日咳抗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是婴儿出生后对百日咳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维持到2月龄自己接种白百破疫苗。

以上,陶医生有十足的把握认为:目前全球大规模使用的COVID-19疫苗,都不需要担心其对胎儿的影响,除非有活疫苗问世。

如果有活疫苗问世,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月1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荟萃全球17个国家40项有关孕妇感染COVID-19病毒对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论文,共纳入了超过600万次怀孕的数据,结论是:病毒感染增加了死胎、孕妇死亡、产妇抑郁症的风险,但没有增加早产风险,也没有提及胎儿畸形风险。

由此可见,COVID-19病毒不太可能导致令人担心的胎儿畸形。那么,活疫苗中减弱致病力的疫苗病毒更不太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这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当然,有那么多技术路线的疫苗可用,孕妇没必要故意选择活疫苗而无视其他安全性更高的疫苗。

好了,我已经把孕妇为什么能打COVID-19疫苗的道理都讲明白了,不知道孙医生以及其他临床医生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陶医生欢迎任何用证据和逻辑来质疑我的声音,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