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埋藏了400年的历史

大约在1619~1709年,正处于明末清初的浩大历史动荡期,有这么一群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从神州大地逃离,哪怕是要经历九死一生的海路飘摇,但也要坚决地拖家带口,迁徙于人烟罕至的南海孤岛上。要开垦那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次避难之旅,他们不仅携带上各种粮食种子,还有大量生产工具,甚至还拖上了作为农耕主力的公母黄牛!风帆之下,几经颠簸才抵达中国南海的荒岛——西沙东岛。

在登上岛屿后,他们不由喜极而泣!因为,不同于其他南海诸岛,陆地少或极其匮乏淡水资源,几乎无法让人生存繁衍下去。西沙东岛,就像是为逃难的他们量身订做的避难所。

西沙东岛,飘摇在大海中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不仅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比如:年平均气温约26~27摄氏度,哪怕是最热的5~6月,温度也只有29度左右而已。其次,岛上还覆盖着茂盛的植被,作为珊瑚岛的它,不仅有超过20种的高等植物。比如,由大片的白避霜花生成茂密的原始乔木绿林,在海岛边缘,还有生长着海岸桐、银毛树等灌木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最最重要的资源是,东岛的中部地域,藏着一个长度约100米,宽度为20米,面积大约是2400平方米的天然淡水湖泊,深度大约是0.5米左右。当然,这个只能视为水塘的小湖泊,会随同雨季旱季的变化,而导致淡水资源的丰盛与稀缺。不过,得益于东岛充沛的降雨,年均约有1500毫升的降雨量,让这个小水塘几乎很难彻底干涸,而这里也成为了鸟类和动物最重要的栖息地。

东岛也成为了鸟类的天堂之一,生活着如鸭科、隼科、鹭科、军舰鸟科、鲣鸟科和鹰科等多达36个种类的鸟群。

这群人,或许是为了躲避战乱,也或许是为了逃荒,又可能是为逃离仇家追杀,甚至还有可能是明末时期某一族不愿降清的忠于明朝的臣民,又或者仅仅是被海盗们劫撸到此的倒霉蛋而已。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至少来到了东岛,他们找到了新生活的奔头!

“因牛粪”,而重现于世的科学真相

这段掩埋于历史过去的曾经,如今被人们重新挖掘出来了!因为,在东岛出现的突然发现的野牛群,很显然并不是这珊瑚岛天然就能衍生出来的,一定是有人把他们带到这里来。而中国科考团队,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教授,就从非常科学的角度给出了铁一般的证据。

从小水塘湖边的散落的牛粪取样,同时,再从水塘里采集沉积柱,获得关于水塘的淤泥存在着三段式沉积构成特征。揭示出:96厘米以下,是白色海洋珊瑚砂沉积层;96~25厘米是褐色海鸟粪土夹杂着珊瑚砂沉积层;顶部25厘米的,则是包含了黑色牛粪、海鸟和珊瑚砂沉积层。

这样的淤泥结构,陈诉了这水塘,伴随着海岛在时间轴上,经历的故事。地质上,先有了水塘,之后慢慢积攒了淡水,吸引了海鸟的迁徙与栖息,再到后来,来了牛群这一大家子的不速之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通过科学的测定,人们计算出它距离现在大概是300~400多年间。而不仅仅是水塘边,科学家们,其实在东岛的北侧丛林间,也发现了一个高120厘米的鸟粪堆。这个鸟粪堆并非是天然形成的。因为它的底部架设了几根木炭和一些灰烬,这些人工的痕迹,揭示了那时候的人们,似乎是要把鸟粪收集起来,要作为种植的肥料而存积。

只不过,随着时光消逝,东岛的远古居民慢慢消失了,而牛群却留下来了。甚至从家养,重新野化成今天这样子。

关于野牛的来源,早已记载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

除了这样的科学探索之外,在世代生活在南海的渔民群,关于东岛的野生牛群,也一直有不同版本的传说记载。最早的版本,可追溯到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南沙时,所留下的黄牛。也有人认为是清末的时候,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放养的。而到了二战时期,霸占了西沙群岛的日军,也可能劫掠了大陆的黄牛放到海岛上,作为补给......

但这些版本,更多是口口相传的美谈与野史故事,如今孙立广教授的126毫米长的沉积柱,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人们,“野牛”登岛时间,锁定在1650年前后,这与清明时期王朝交替的战乱时间点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沙东岛的野牛群,至少有这样远久历史故事。

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来判别这些“野牛”,同样很有意思

尽管,东岛不大,牛群的数目大约在400头左右。但它们,在生物学上,也呈现出很多有趣的研究方向。比如,这些野牛群,其实可细化出两大群类:一群野性十足,警惕性极高,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奔跑逃离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很显然它们怕见到陌生的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群,就显得比较亲近家养的黄牛,不仅有公有母、大小不一,可因为早已多年不事劳作了,体格也极其矮小,比如公牛的高度甚至连1米都没有。如今更进化出厚厚的皮肤,用以抵御丛林中的多刺植物!而随着种群的繁衍,这些牛群毛色多为棕黄色,与海南岛的家养的黄牛有一样的特性——耐潮湿抗炎热。

而对于很多生物环境学家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样本。东岛的“野牛群”,如何在如此隔离的环境下,规避了近亲繁殖的伤害,并进一步稳定其遗传特性,最终实现种群的扩大,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其次,家养的动物,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从驯化——野化的逆过程。这对于很多濒临灭绝动物,经由人工保护,在重新放养回严酷的环境中,重新获得应付新环境的种群生存技能。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特别是家养的黄牛,如何克服环境的突然变化与刺激,避免了大量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的种群灭绝风险,还能进化出适应环境的“野性”遗传机理。比如学会了群居、善于奔跑,甚至如今还会躲避人类的骚扰等等活命技能,也是相当有趣的。

从西沙群岛的牛粪研究,人们不仅读懂了历史过去,在祖国的神奇海岛上发生的故事。从科学上,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相处,每一个物种之间,其实有更多的相处方式。如何让它们重新野化,找回自己独特的物种空间,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