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维系了番剧版的“萌化教育”, 细胞保护身体世界与细菌大战,构成了整部电影故事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算上已经剧化的《工作细胞》《工作细胞black》,“细菌线” 很难不让观众想到原作者清水茜老师监修的《工作细菌》。

这种暗示给予了作品之后延续的可能,毕竟, 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工作细胞》这种类型的作品的衍生。

在既定的世界,寻找答案

《工作细胞》的魅力之一,是它还原了社会本身。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一般细胞等都是这个世界生命的一部分,维系着这个名为“身体”的社会正常运转。

和“异世界”作品截然不同,还原了一个“真实世界”。 心脏、胃、气管、大肠、小肠等人体器官的工厂化、社会化创作,让《工作细胞》给予观众可触摸的现实质感。

这种质感来源于“真实世界”的代入,观众会把已知的知识, 直接代入到这部作品中,减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成本,增加对这个作品科普向的学习效率。

比如四处奔跑的红细胞,给人体输送着氧气,维系人体各部分的运转。 白细胞会消灭入侵到人体的有害病菌或细胞,保障人体的“社会秩序”。

血小板凝聚在一起,可以有助于伤口愈合。

于是,对于第一次看《工作细胞》的观众来讲, 从观影体验上来说,这部剧场版是非常友好的。

人体社会环境”的存在,让动画电影和观众之间没有疏离感。 更为亲切的是,细胞的“拟人化”创作, 代入了细胞本身在人体的功能特征,并转化为性格,科普起来, 也显得容易代入,而不是生搬硬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寓教于学,是一切的开始

《工作细胞》剧场版依旧是一部科普向的动画电影, 其实,《工作细胞》的创作初衷也是如此。

原作者清水茜的妹妹苦于学生物时,复杂的细胞理解, 于是求助姐姐,能不能用“拟人化”的方式表达出细胞,这样更容易记忆、学习。

根据妹妹的要求,清水茜画出了短发的红细胞和半刘海的白细胞, 这也就有了《工作细胞》的雏形。

电影版的《工作细胞》有一条“细菌线”,讲述的是人体有益菌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在有益菌,如乳酸菌的帮助下,是可以做到战胜幽门螺旋杆菌这样的有害菌。

表面上,将《工作细胞》刻画成了一个类似拥有超级英雄和怪物的世界, 实际上,通过这种简单的对立,科普了人体细胞、细菌之间的分类和关系。

整部剧场版的信息点非常多,除萌化后的乳酸菌,被观众熟识的血小板、 红细胞、白细胞外,一般细胞与乳酸菌故事、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也很精彩。

对于感性的观众,这是一件好事。就像中文互联网上, 有一句评价《工作细胞》的话:

你会知道你不是孤独一人,你会知道,你的人体中,还有无数个细胞,在为了你的生命奋斗。

性格各异的细胞、细菌,成为了引子,成为了第一次观看《工作细胞》, 意识到自己身体机能、结构,并随之重视的引子。

恰到好处的“拟人化”

“拟人化”创作的作品有很多,除了《工作细胞》外, 还有《宝石之国》《兽娘动物园》《黑塔利亚》等,中国知名的也有《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黑塔利亚》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讲国格“拟人化”, 这种“拟人化”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创作者环境下的国格印象。 这种创作是符合大环境的,但难免会因为信息迭代误差,产生不必要的刻板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石之国》《兽娘动物园》这种“拟人化”,则是赋予“物”生命。 但“物”本身的性格,往往需要二次创作、三次创作甚至更多创作的重新归类。

渐渐的这类作品的“拟人化”物,离人类更近,离他们的本质属性更远。

清水茜老师在创作《工作细胞》时,便天才般将加工,停留在细胞本身功能及特性上。 比如NK细胞,受到压力会低落,但亢奋时,又能力战群敌,情绪的波动,成为它“力量”的来源。

又比如电影版中的调节性T细胞,阻止NK细胞、记忆T细胞,攻击癌细胞。 只有等到调节性T细胞,重新反应并审视危害后,才做出允许攻击并协同攻击的表态。

所有细胞的性格,源于细胞在人体本身的特性而产生,以此为原型下的创作, 减少了二次、多次加工后,角色的偏离。这种还原,也为《工作细胞》的科普,减少了障碍,更便于观众理解。

这也就有了时隔14年后,CCTV-6重新引进日本动画,并且还是《工作细胞》的缘故。

任何年龄的观众,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学龄观众, 可以因为血小板萌,了解结痂处,是不能抠的;也可以看懂, 红细胞为人体输送氧气,白细胞和病菌战斗。

成年观众,也可以看懂各种细胞、细菌间的相互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为我们的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

如果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评价《工作细胞》,那就是:

看了,笑了,学会珍惜自己身体了。